武汉毕业生都到哪里工作了(信阳人上学去武汉)
武汉毕业生都到哪里工作了(信阳人上学去武汉)医院规模越大,赚钱越多,得到的关注也就越多,获得的资源也就越多。有钱了,就可以买更好的装备,请更好的医生,搞更多的研究,综合排位也就上去了。这种方式有没有好处呢?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家著名的医院就是一张名片。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将众多资源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医院里面,看病反而更难了。郑州能不能如法炮制一个大医院出来呢?我觉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郑大一附院这些年的快速进位,与郑州与河南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但是,医院与城市不一样,不应该过度集中。那么大一个郑州,只有两所医院能进全国百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河南人出省看病也不要走多远,豫西地区如三门峡的可以去西安,豫南地区如信阳的可以去武汉,此外,从河南到北京也不远,只隔了一个河北省。去上海也不远,跨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就行了。当然,能在省内看的病,还是在省内更方便,这就是郑大一附人满为患的重要原因。四川与河南一样,人口多而医疗不发达。成都的做法很简单,尽量
郑大一附号称亚洲第一,光有规模不便民,恐怕不是河南人民之福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实太厉害了,一夕之间,就能勾得40名专家集体跳槽,而这些专家所在的医院竟然对此一无所知。当这些医院的领导从朋友圈得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恐怕有一万条某种马在奔腾!据说,在郑州有关方面的干预之下,这次集体跳槽大会没有成功。这几十名专家的前途,恐怕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可以说,郑大一附将他们坑惨了。
郑大一附这些年发展非常快,块头如吹气球一般蹭蹭蹭往上涨。虽然其科研水平并不强,但人家好歹块头大呀!据了解,郑大一附每年的手术量高居全国榜首,真是海水不可斗量。
河南人口多,医疗资源却不丰富,尤其是高端医疗资源非常紧张。而郑大一附是河南最好的医院,如果不想出省的话,不去这里看病,还能去哪里呢?
河南人出省看病也不要走多远,豫西地区如三门峡的可以去西安,豫南地区如信阳的可以去武汉,此外,从河南到北京也不远,只隔了一个河北省。去上海也不远,跨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就行了。
当然,能在省内看的病,还是在省内更方便,这就是郑大一附人满为患的重要原因。
四川与河南一样,人口多而医疗不发达。成都的做法很简单,尽量将最好的资源堆集在华西医院。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华西医院越来越强,综合实力居然可以越过上海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和北京301医院,排在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协和。
郑州能不能如法炮制一个大医院出来呢?我觉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郑大一附院这些年的快速进位,与郑州与河南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但是,医院与城市不一样,不应该过度集中。那么大一个郑州,只有两所医院能进全国百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医院规模越大,赚钱越多,得到的关注也就越多,获得的资源也就越多。有钱了,就可以买更好的装备,请更好的医生,搞更多的研究,综合排位也就上去了。这种方式有没有好处呢?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家著名的医院就是一张名片。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将众多资源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医院里面,看病反而更难了。
所以,郑州大力打造郑大一附院,这种方式并不值得推广。不仅不应该推广,反而应该受到谴责,因为浪费了老百姓的医疗机会,抬高了老百姓的医疗代价。
在全国医院综合百强榜上,武汉有5家医院上榜,其中两家排进全国前十。成都有4家,其中华西医院贵为亚军。长沙也有3家上榜,其中两家可以排进全国前二十。如此看来,郑州的医疗资源真是非常一般。河南那么多人口,留在郑州的并不多,就是这种情况的影射。
尤其是信阳人,上学去武汉,就业去武汉,看病也去武汉。在信阳人看来,武汉才是他们的省会城市。很多信阳人希望信阳划入湖北,可惜河南不放,没能搞成。
信阳离武汉近,与武汉一样属于楚文化,与河南的主体文化——中原文化不一样。饮食习惯也与武汉相近,与河南大相径庭。如果将信阳并入湖北,将得到更多的资源,比在河南发展得更好。
信阳的农业不错,农业与工业占比差不多是2∶3的样子。如果划到湖北,将成为武汉的农业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必将跟着武汉城市圈一起快速前进。有了信阳的加盟,湖北的实力也会进一步上升,而这肯定是河南所不愿意看到的。(2022年5月29日于武汉)
#信阳头条##武汉头条##郑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