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饮食指导流程,剖宫产术后1周要做好4件事
剖宫产术后饮食指导流程,剖宫产术后1周要做好4件事剖宫产的产妇由于腹部伤口疼痛、体力尚未恢复等原因多以卧床为主,活动量的减少会导致留在宫腔内的血及蜕膜组织不能及时排出,影响子宫的复旧,甚至造成产后大出血,所以临床上特别强调床上翻身,并建议手术24小时后下床适当走动。母乳喂养和适当的活动都会帮助恶露的排出和子宫收缩。适当活动输液及饮食满足能量需求剖宫产的妈妈很多是没有阴道分娩条件而需要手术的,此类产妇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才可手术;另一种是阴道分娩失败转为手术的,这种产妇在试产期间进食少,体力消耗很大。无论哪种情况,这些产妇都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血液浓缩的问题,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术后3天要坚持补液,纠正脱水状态,并根据产妇术后进食情况适当调整输液量。完全依靠静脉输液不能满足术后能量的需求,因而在术后6小时可进食半流食,如米粥、面片或熬得很浓的鸡、鸭、鱼、骨头汤等。
由于剖宫产手术本身会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加之手术中失血、手术创伤、术后禁食等都会造成产后体虚、子宫复旧不良、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乳汁分泌减少……因此,在剖宫产术后的一周,科学恢复极为关键,以下四个方面需多注意:
保护伤口
剖宫产术后要特别注意对腹部伤口的护理,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在有条件的医院,腹部伤口多采用皮内缝合技术,术后第1天要打开敷料,检查伤口有无渗血或红肿,挤压伤口检查有无渗出液体,还会用酒精清洁伤口周围并更换敷料,以后每两天伤口都要更换敷料。
营养不良、剧烈活动、咳嗽、恶心、呕吐都有可能造成缝线断裂、伤口裂开,因此强调术后增加营养,咳嗽、呕吐时要按压住伤口的两侧。
输液及饮食满足能量需求
剖宫产的妈妈很多是没有阴道分娩条件而需要手术的,此类产妇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才可手术;另一种是阴道分娩失败转为手术的,这种产妇在试产期间进食少,体力消耗很大。无论哪种情况,这些产妇都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血液浓缩的问题,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术后3天要坚持补液,纠正脱水状态,并根据产妇术后进食情况适当调整输液量。
完全依靠静脉输液不能满足术后能量的需求,因而在术后6小时可进食半流食,如米粥、面片或熬得很浓的鸡、鸭、鱼、骨头汤等。
适当活动
剖宫产的产妇由于腹部伤口疼痛、体力尚未恢复等原因多以卧床为主,活动量的减少会导致留在宫腔内的血及蜕膜组织不能及时排出,影响子宫的复旧,甚至造成产后大出血,所以临床上特别强调床上翻身,并建议手术24小时后下床适当走动。母乳喂养和适当的活动都会帮助恶露的排出和子宫收缩。
如果产妇本身是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血栓在孕晚期或产后比较容易出现。引起此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长期卧床、产妇年龄较大等。下肢深部血栓性静脉炎在剖宫产的产妇中比较多见。
所以,剖宫产术后麻醉作用消失,产妇的知觉恢复,就应进行上下肢肌肉收缩、提肛等动作练习,家属还可以帮助新妈妈按摩下肢进行被动锻炼,产妇也应配合伸、屈下肢活动,这样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
尽早大小便
剖宫产后,由于手术对膀胱的刺激作用,加上麻醉影响、术后伤口疼痛都会影响到大小便的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若原有痔疮,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产后要督促产妇尽早排尿。
剖宫产一般留置导尿管24小时,手术后第2天即可拔除,拔除后,新妈妈要多多饮水,并在4小时内排一次尿。最好起床去厕所排尿,若体力不支,则可在床边排尿。
另外,由于术后活动少,胃肠蠕动减慢,加之产后高热量饮食都将导致排便困难,故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后,要适当增加摄入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尽早下地活动,若仍存在排便困难,则可以使用开塞露帮助通便。
来源:中国人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