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总体5年生存率不超8
胰腺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总体5年生存率不超8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睿医(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中国胰腺疾病大数据中心(CPDC)”专病科研平台于2017年10月成立,其目的在于以丰富的真实世界数据,为中国胰腺癌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坚实的循证依据。在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过渡的今天,大数据相较于个人及个案诊治经验更具说服力,因此特别需要源于国内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代表性的数据,以体现中国胰腺癌临床诊治的真实世界状况,为临床决策改进及患者预后改善提供参考。胰腺癌的治疗为何如此困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尹默教授坦言,主要在于对其生物学行为仍然所知甚少,特别需要临床一线的真实数据。然而,在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领域,源于个人及个案的诊治经验固然重要,但循证等级较低、可重复性差,难以作为胰腺癌临床诊治的指导性依据,参考价值有限。杨尹默教授表示,对于提升诊疗水平、深化科学研究而言,建立肿瘤相关数据库迫在眉睫。
近日,中国首个胰腺肿瘤大数据平台——中国胰腺疾病大数据中心(CPDC)在第十届胰腺癌上海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胰腺肿瘤大会上发布了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的最新数据。
最新数据有哪些发现?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提示?为此,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杨尹默教授就最新发布的胰腺癌大数据进行解读。
01 用真实世界数据解胰腺癌诊治难题
胰腺癌一直被称为“癌中之王”。全球范围内,包括手术、化放疗等在内的胰腺癌综合诊疗虽然进展迅速,但是患者远期预后无显著改善,总体五年生存率仅约为5%~8%。
胰腺癌的治疗为何如此困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尹默教授坦言,主要在于对其生物学行为仍然所知甚少,特别需要临床一线的真实数据。然而,在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领域,源于个人及个案的诊治经验固然重要,但循证等级较低、可重复性差,难以作为胰腺癌临床诊治的指导性依据,参考价值有限。
杨尹默教授表示,对于提升诊疗水平、深化科学研究而言,建立肿瘤相关数据库迫在眉睫。
在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过渡的今天,大数据相较于个人及个案诊治经验更具说服力,因此特别需要源于国内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代表性的数据,以体现中国胰腺癌临床诊治的真实世界状况,为临床决策改进及患者预后改善提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睿医(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中国胰腺疾病大数据中心(CPDC)”专病科研平台于2017年10月成立,其目的在于以丰富的真实世界数据,为中国胰腺癌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坚实的循证依据。
中心的合作网络已覆盖全国范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88家三甲医院,148名学科带头人参与共建。目前CPDC已纳入1.6万余名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信息,通过数据治理收集了超过480万个结构化信息字段,为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原始数据支持。
CPDC目前的建设模式借鉴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数据库)共建共享的运行和研究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CPDC的数据涵盖全部患者类型、全病程的临床诊疗信息,每月度进行实时数据更新,相较SEER数据库更具时效性。
此外,由于其信息采集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三甲医院,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02 大数据分析能给胰腺癌诊疗带来什么?
数据关键信息划重点:
-
CPDC大数据显示,有明确胰腺癌遗传因素的患者仅占1%左右,表明胰腺癌遗传相关性并不高。
-
我国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完成率不到一半。新辅助治疗开展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与国际上30%以上的新辅助治疗率相比,还是太低了。
-
大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仅为术后1年~2年,2018年和2019年总体5年生存率分别为8%和9%。
杨尹默教授表示,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我国胰腺癌治疗的现状。
另外,通过对中国患者真实世界研究,可对目前的治疗模式进行更新和优化;以此数据库为平台,也非常有助于开展临床研究,拿出我们自己的数据,避免很多临床研究数据源于国外、我们只能参考借鉴的被动局面。
针对CPDC现有数据的初步分析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杨尹默教授举例说,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对国内胰腺癌的诊治现状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例如,我们统计分析了各省市三甲医院就诊的胰腺癌患者的诊疗信息,大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仅为术后1年~2年,2018年和2019年总体5年生存率分别为8%和9%,客观说明患者治疗效果没有明显改善,胰腺癌无论是外科治疗还是综合治疗仍面临极大的挑战,任重道远。
杨尹默说,既往研究显示,胰腺癌存在家族易感性。而CPDC大数据显示,有明确胰腺癌遗传因素的患者仅占1%左右,表明胰腺癌遗传相关性并不高。这就是数据库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认知高度。
除了胰腺癌流行病学方面的基本数据,在胰腺癌治疗方面的数据更具说服力。
手术只是胰腺癌治疗的一个方面,术后的辅助治疗必不可少。在各种临床治疗指南和规范、共识中,辅助治疗都是术后标准化治疗的重要一步。一看到数据我们才发现,我国的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完成率不到一半。
新辅助治疗,即针对部分交界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患者化疗或放疗,尽可能消灭一些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病灶,以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延长生存期。这也是国内外指南、共识和各类文献共同倡导的治疗思路。
然而,通过大数据发现,我国的新辅助治疗开展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与国际上30%以上的新辅助治疗率相比,还是太低了。
杨尹默表示,上述这些数据也显示了我国胰腺癌治疗规范化的不足,提示我们进行改进。
CPDC编撰发布了《中国胰腺癌诊治标准数据集》和《中国晚期胰腺癌诊治标准数据集》,分别用于外科及肿瘤内科相关研究变量的规范化采集,并通过定期更新以确保研究变量和采集信息能够及时反映中国的诊疗现状。
杨尹默教授说,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开展更多工作。例如,在胰腺癌的早期复发方面,基于大数据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而早期干预,为新辅助治疗的时机前移提供实践基础。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文:健康报记者胡彬
编辑制作:夏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