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乳腺癌两年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24岁女性右乳触及肿物)

乳腺癌两年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24岁女性右乳触及肿物)第1问:首选最佳治疗为行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ER(-),PR(-),HER2(1+)。腋窝淋巴结细胞学穿刺发现癌细胞。门诊诊断为右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病来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童叟无欺,无PS无美颜,共612页,界哥手拍~患者女,24岁,已婚末育,专业技术人员。右乳癌新轴助化疗后。半年前来医院门诊,双乳不对称,右乳明显较左侧大。于右乳外上象限及中央区可触及肿物,最大径10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腋下可触及两枚肿大淋巴结,融合,直径约4.0cm。左乳未触及肿物,左腋下及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乳腺癌两年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24岁女性右乳触及肿物)(1)

朋友们,这是病例挑战第25期。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界哥首开《病例挑战》专栏,请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下期病例挑战,界哥会公布本期正确答案及解析。

为了给大家点奔头,任意连续5期答对3期者(当然你连续3期,或4期答对3期算你有本事喽~)联系界哥,这本砖头就是你的了!

乳腺癌两年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24岁女性右乳触及肿物)(2)

童叟无欺,无PS无美颜,共612页,界哥手拍~

患者女,24岁,已婚末育,专业技术人员。右乳癌新轴助化疗后。

半年前来医院门诊,双乳不对称,右乳明显较左侧大。于右乳外上象限及中央区可触及肿物,最大径10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腋下可触及两枚肿大淋巴结,融合,直径约4.0cm。左乳未触及肿物,左腋下及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行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ER(-),PR(-),HER2(1+)。腋窝淋巴结细胞学穿刺发现癌细胞。门诊诊断为右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病来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

第1问:首选最佳治疗为

A.手术

B.辅助化疗

C.放疗

D.新辅助化疗

E.内分泌治疗

F.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G.靶向治疗

第2问:新辅助化疗后应选择的手术术式

A.病灶切除术

B.区段切除术

C.保乳手术

D.乳房单纯切除术

E.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F. Halsted根治术

住院后检查:乳腺彩超提示:右乳癌,右腋窝淋巴结转移。脂肪肝。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血化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乳腺MRI显示:右乳外上象限不规则肿物,右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右乳癌及右腋下淋巴结转移。

完善术前检査后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右)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标本,25cm×17cm×5cm,乳头无内陷及糜烂,书页状切开见弥漫质硬颗粒区,大小6cm×5cm×4cm,部分区域灰黄色似有坏死,距胸肌筋膜1.0cm,距乳头1.5cm,腋窝找到淋巴结数枚。

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伴导管内癌,可见脉管瘤栓,瘤细胞轻度退变伴坏死。肿瘤未累及乳头、皮肤及胸肌筋膜。周围乳腺可见导管癌。淋巴结9/35。免疫组化:ER(一),PR(一),HER2(1+),Ki67(40%阳性)。

第3问:改良根治术后选择最佳治疗项目包括

A.放疗

B.化疗

C.内分泌治疗

D.靶向治疗

E.免疫治疗

F.中药治疗

第4问:本案例病理分期为

A. pT2N2M0

B. pT2N3M0

C. pT3N1M0

D. pT3N2M0

E. pT3N3M0

F. pT4N2M0

往期精彩病例挑战:

第24期答案及解析

第1问答案:D

解析:原发灶累及脏层胸膜属于T2a,第2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为N2,没有远处转移为M0,故患者的病理分期为pT2aN2M0,ⅢA期。

第2问答案:C

解析:术后患者应该进行辅助化疗加辅助放疗。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无肿瘤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对于一般状况较好、没有脏器功能减退的患者要选择含顺铂的两药方案为主(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或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等),对于不适合使用顺铂的患者可以使用含卡铂的方案(紫杉醇联合卡铂)。辅助化疗应该使用4个周期;具有同侧纵膈淋巴结转移(N2)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以外还应该进行辅助放疗,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术后辅助放疗对N2患者有延长生存的作用,而对N0-1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没有见到生存获益。术后辅助放疗限于具有同侧纵膈淋巴结转移(N2)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第3问答案:E

解析:患者现在出现了多发性转移,并且一般状况不佳。检测其淋巴结发现具有EGFR19外显子突变。根据研究发现具有敏感性突变的患者一线使用分子向治疗较化疗具有更长的无肿瘤生存时间(PFS),虽然研究显示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不管先用化疗还是先用靶向治疗总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别,但是由于该患者一般状况较差,贫血,难以承受正规化疗,故应该首先考虑靶向治疗。

第4问答案:E

解析: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患者在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并维持一段时间后病变进展,表明患者出现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虽然该患者EGFR-TKI治疗后肿瘤进展,根据美国NCCN指南,可以继续应用吉非替尼。由于患者颅内转移伴有颅内高压症状,故建议继续应用EGFR-TKI靶向治疗,并进行全脑放射治疗加脱水治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