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结三次婚都被婆婆欺负,儿子娶离异带孩女婚礼遭人诟病
儿子结三次婚都被婆婆欺负,儿子娶离异带孩女婚礼遭人诟病“今年你要再一个人回来,我就喝药给你看……”转眼儿子上了三十岁,彭姨更急了,催婚也催到了新高度:不管碰到谁,用不了三句话就开始:“哎,恁姐,你身边有合适的不,给你兄弟说个媳妇……”“嗨,恁姨,恁庄里有没结婚的闺女没?给我儿子介绍一个,丑点大的也没关系……”吓得熟识的人都躲着她走。
一年前,64岁的彭姨最大的心事就是自己31岁的儿子王峰还没有说上媳妇。
从儿子刚参加工作,每次儿子回家,她都耳提面令的嘱咐:“男人啊,得先成家后立业,早早成了家当了爸,才能更有责任感……”
儿子每次都答应,可下次回来,依然是一个人。
为此,彭姨愁白了头发,那样开朗豁达的一个人都给整得差点抑郁。
不管碰到谁,用不了三句话就开始:“哎,恁姐,你身边有合适的不,给你兄弟说个媳妇……”
“嗨,恁姨,恁庄里有没结婚的闺女没?给我儿子介绍一个,丑点大的也没关系……”
吓得熟识的人都躲着她走。
转眼儿子上了三十岁,彭姨更急了,催婚也催到了新高度:
“今年你要再一个人回来,我就喝药给你看……”
儿子这才开了口,说是谈了个女朋友,跟自己同岁,但她是离婚的,还带了一个3岁的女孩。
因为怕父母不同意,所以回家也没敢说。
“只要她是真心过日子,带个孩子也行,我还白捡一大孙女叫奶奶。
赶快,赶快把那娘俩一起带回来,让我瞧瞧……”
蹲着在一旁竖着耳朵偷听的王叔听了老伴的话一皱眉:
“峰他娘,是个离婚的啊?咱家峰怎么说还是个大小伙子呢,娶个离婚的,还带着个孩子,是不是有点亏?”
“离婚的怎么了?谁年轻时还没有碰到几个渣男?既然离婚了,说明他们没缘份。
咱峰相中了,你还能不相信儿子的眼光不成!
老头子,你就当个现成爷爷吧!”
“我总觉得不妥……”
“怎么才算妥?转眼峰都32了,不是23,还想挑挑捡捡的?
你看村东老李家,仗着自己儿子长得俊,高不成低不就的,比咱峰都大3岁呢,还不是单着?
再过几年,怕是带孩子的都说不上……”
“你说行就行吧,这道理一套一套的,我说不过你……”
王叔站起身,扛起锄头上了山。
一天催三回,王峰终于领着对象回来了。
临回前,问母亲:“我先不领孩子吧?怕是邻居们有闲话。”
“领,一定得领看,我红包都准备好了。
谁爱说谁就说,鼻子底下长着个嘴,除了吃饭也没别的用处!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一家三口刚到村口,彭姨便迎了上去,拉着儿媳妇,抱起小孙女,有说有笑地进了门。
一打眼,她便喜欢上了这个姑娘,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一看就是个实诚人。
对于过去,也没瞒着:“我的第一段婚姻是因为前夫啥也听他母亲的,而他母亲又重男轻女,一看我生了个闺女,三天就让我自己做饭。
还不让她儿子帮我,我是远嫁,身边连个可靠的人都没有。
所以,出了月子我就离了婚……”
彭姨听得一脸心疼,拽住儿媳妇的手保证:“你要是和我儿子结了婚啊,我除了帮你带孩子,别的事绝对不掺合……”
带来的那个小女孩叫沫沫,长得可爱,小嘴也甜,一口一个“奶奶”叫着,粘在彭姨的身上不下来,把彭姨乐得脸上就像开了花。
就连做梦,都笑醒了好几次。
儿子在家呆了三天,彭姨领着小沫沫,满村子里显摆了三天。
临回去时,把婚期都给定下了,催着儿子赶快去岳父岳母家提亲……
儿媳妇说:“用不着这么隆重,瞅个顺便日子双方老人见个面就行。”
彭姨说:“不行,该有的理数绝不落下……”
一切都顺顺利利地进行着,王峰和媳妇也说好了,结婚后回镇上工厂上班,就和彭姨一起住。
王叔说:“这个儿子没白养。现在有几个愿意和老人一起住的?”
彭姨说:“好儿不如好媳妇,儿子愿意媳妇不愿意,还不是要闹腾?
儿子的这个想法,肯定是儿媳妇也支持!”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儿子结婚的日子,一大早王峰便和本家近支的叔伯兄弟接亲去了。
彭姨和王叔在家里招呼着客人,忙得团团转。
忽然一个老人问:“恁婶子,那孩子也一起来么?”
“一起来,说好了的。”
“那到时候你别让她走大门哈,等小俩口拜完堂,找个梯子把她从院墙上托进来……”
“有什么讲处么?”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听老人讲,有这么一规矩……”
彭姨转身离开,没再理她。
吉时到,新娘子下了车进门拜天地,小沫沫跟在她身后就要往里走。
谁也没想到,那个多嘴的老人一直盯着呢,看见孩子要进门,直接一把拽住了她,吓得孩子哇哇大哭。
王峰连忙回头,伸手想抱起孩子,却被挡了回去:
“大娘,你这是干啥?”王峰问。
“你年轻不懂,这是风俗,外来的孩子不能见爹娘拜堂,不吉利。
还有,大门也不能走,想进去,爬梯子翻墙进……”
新娘子一听,说不让孩子看见拜堂时没有搭话,可不让孩子走正门,就忍不住了,这是不待见自个儿闺女,根本没把她当成自家人啊。
当时就不干了,抱起孩子招呼送亲的就要回去。
彭姨听到门口吵吵走了出来,看见那个本家嫂子堵在门口,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她双手接过孩子一步跨进门去:
“既然我认可了这个媳妇,那么她的孩子也就是我的亲孙女。
进了我家的门,就是我家的人,我得护着。
谁要再说三道四,看我不撕烂她的嘴……”
后记:
村里的年轻人听了彭姨的话,全都拍手称颂,那些陈规陋俗早就应该摒弃了。
新社会新世纪,自然得有新风貌,老皇历翻不得了。
婚礼上,儿媳妇改口的时候,彭姨掏出了两个红包,一个递给了儿媳,一个递给了孙女。
儿媳妇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