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服装打版新技术,服装打版教程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服装打版新技术,服装打版教程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第八代文化式原型(4)BP 点的位置下降了。这一改变是符合当今人体体型变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人身体发育构。这一变化符合人体本身的结构比例 在进行合体性设计时 是有利于实际应用的。第4 期 王 平 等: 对最新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的研究cm 减至1.2 cm。这样做的结果是 在满足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下 提高了服装与身体的吻合性。(3)前后胸围大的比例改变了。第七代原型的前后片是一样宽的 而第八代原型则变成了前宽后窄的结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原型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平面样板设计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域相邻 人种体型相同 文化相近等多方面的原因 日本文化式原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因此 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每次变化都值得我们密切注意。而掌握其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借鉴 有助于提高我国制衣行业样板设计的能力。最近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跟以往的原型相比 尤其是与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第七代原型相比 该原型有了显著的变化。了解其新的特点 对服装样板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最新的两代原型作一比较 分析其优劣 并对新原型在样板设计中的运用与推广 发表一点初步的意见。

服装打版新技术,服装打版教程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第八代文化式原型(1)

服装打版新技术,服装打版教程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第八代文化式原型(2)

一、 比较分析:

A、定性分析 这里对制图的简、繁 省道设计等方面作一简单的比较。


  注: 灰条显示的是本制图采用的省道分配方案。

(2)胸宽、背宽同时都变小了 尤以背宽变化幅度较大 但仍保持背宽大于胸宽 只是减小了差距 由1.5152

第4 期 王 平 等: 对最新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的研究

cm 减至1.2 cm。这样做的结果是 在满足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下 提高了服装与身体的吻合性。

(3)前后胸围大的比例改变了。第七代原型的前后片是一样宽的 而第八代原型则变成了前宽后窄的结

构。这一变化符合人体本身的结构比例 在进行合体性设计时 是有利于实际应用的。

(4)BP 点的位置下降了。这一改变是符合当今人体体型变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人身体发育

比较好 身高增加较明显 胸部较丰满。同时 人们追求健康美丽的形象 很在意服装的外形轮廓线。因此 BP

点位置的下降与身高变化相适应 有助于体现当代女性均称的身体。

(5)对两者的肩斜进行比较 会发现第八代原型的前后肩斜的差距缩小了。而且 第八代原型的前后肩斜

的倾斜幅度 刚好与第七代原型的调换了位置 即由第七代的前肩斜小后肩斜大 变成了第八代的前肩斜大

后肩斜小。这样的结构更符合人体向前倾斜的肩部的造型。

(6)由于背宽、胸宽同时减小 再加上前衣片袖窿深的加长 实际造成了第八代原型的袖窿变大。而前袖

窿处由于收胸省的缘故 形状改变不是太大。但后袖窿在其他部位变化的同时 挖深了腋下的弧线 因此 后

袖窿变得既阔又深。这对于提高袖子设计的灵活性是有利的。

2 原型实物之比较

依据以上的原型样板 用白坯布制作成衣。再在相同尺寸的模型进行穿着试验 观察其穿着效果。正面、

侧面和背面效果见图3。

图3 原型实物效果

(1)整体感觉是 第八代原型较合体 衣身服贴 感觉不到明显的余量 造型较美。特别是其腰线 基本上

与人台的腰线相重合。第七代原型相对来说显得较臃肿。由于省道处理相对集中 腰胸的余缺处理不够细腻

特别是没有省道处理的腋下明显可以看到容量聚集。而其衣身则明显朝后跑 前片无法盖住腰线 这是和其

前衣长的设置 以及肩斜的处理有关的。与第八代原型相比 在两者后片等长的情况下 第七代原型的前片则

要短1.5 cm 再加上前肩斜较大 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2)从细部来看 由于将胸省与腰省分开处理 第八代原型的胸部显得丰满、圆润。而第七代原型则将胸

省与腰省集中形成胸凸全省来处理 使得胸部显得较突兀 造型不自然。同样 由于增加省道处理的结果 第

八代原型的后背曲线与人体本身的线条更加吻合 再一次展示了第八代原型的合体性效果。而第七代原型的

后背则相对显得较直 对人体自然线条的体现不够。而袖窿的形状 明显地验证了以上的数据分析第(6)点。

由于第八代原型的背宽减小了许多 再加上较细腻的腰胸余缺处理 两者的合体性可以明显地从背面的效果

图比较中看出来。第七代原型显得较宽松 不够贴体 特别是胸围线附近 身体两侧有向外膨胀的感觉。第八

代原型则明显成瘦瘦的倒梯形 线条内收 准确地再现了人体曲线 造型自然完美。

3 结 论

(1)两代原型的设计重点区别明显: 第七代原型较宽松; 而第八代原型则较合体 造型趋向于与人体体型

相吻合。

(2)虽然第八代原型制图趋向繁复 但是却方便了依其靳行的服装款式变化。特别是其精心设置的省道

结构 已非常接近实用套装 应用前景广阔。

(3)第八代原型的结构设计符合当今女体体型 较好地表现了女体的身体曲线特征 是较好的女装原型。

以上是转载的王平先生的论文,不知大家对日本新文化原型有什么理解。我很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胸 宽 17 16.7 略微变窄

背 宽 18.5 17.9 变窄明显

胸围线 21 20.7 略有提高

BP 至前中 9.2 9.1 几乎不变

BP 至SNP 24.5 25.1 明显降低

前横开领 6.9 6.9 无明显变化

前肩斜 4.2 4.6 增加了斜度

后肩斜 4.7 4.4 减少了斜度

平均肩斜 4.5 4.5 不变 但肩线位置改变

前胸围大 23.5 24.7 变宽明显

后胸围大 23.5 23.3 略微变窄

(1)第八代原型增大了胸围的放松量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经过省道处理后的原型(见图1 和图2)来

看 第八代原型上的八个省道 有四个省道经过了胸围线; 而第七代原型只有后腰上的一个省经过胸围线。现

以标准人体胸围84 cm 腰围66 cm 收腰省 腰围的放松量取6 cm。经测量(此处腰围尺寸为W =66 cm 6

cm) 第八代原型上的四个省(省道的分配见表3)总共使得胸围减少了1.8 cm 而第七代原型的胸围因收省

减少了0.4 cm。这样 实际上第八代原型胸围的松量减小了 增加的1 cm 松量只是为了弥补因收省而减少

的放松量。

表3 第八代原型的省道分配 cm

总省量 f e d c b a

100% 7% 18% 35% 11% 15% 14%

9 0.630 1.620 3.150 0.990 1.350 1.260

10 0.700 1.800 3.500 1.100 1.500 1.400

11 0.770 1.980 3.850 1.210 1.650 1.540

12 0.840 2.160 4.200 1.320 1.800 1.680

12.5 0.875 2.250 4.375 1.375 1.875 1.750

13 0.910 2.340 4.550 1.430 1.950 1.820

14 0.980 2.520 4.900 1.540 2.100 1.960

15 1.050 2.700 5.250 1.650 2.250 2.100

  注: 灰条显示的是本制图采用的省道分配方案。

(2)胸宽、背宽同时都变小了 尤以背宽变化幅度较大 但仍保持背宽大于胸宽

只是减小了差距 由1.515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