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写作框架思路(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的写作框架思路(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写作方法)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 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 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 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对显性的效果 能够用数据说明的 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 可举例说明 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 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 比如“提高了积极性 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 让人心服口服 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 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 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 不可能凭空捏造 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 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 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 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 还有必要
如果从内容的角度对目前常见的教学论文进行分类( 不包括课堂实录、案例设计、叙事类手记、教育散文等)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方法型、观点型、随笔型。教研论文 顾名思义 是以论证和阐述为主的。上述三种类型的教学论文虽然都要求以论证和阐述为主 但在具体的写作程式上 却又有明显的区别。准确把握这种区别 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写好论文 也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那么 这些教学论文各有什么重点和要求呢? 下面逐一分析。
一、方法型教学论文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 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 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 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 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 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 不可能凭空捏造 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 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 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 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 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 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 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 有逻辑顺序 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 没有严密的逻辑性 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 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 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 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 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 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 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 最好用小标题 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 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 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 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 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 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 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对显性的效果 能够用数据说明的 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 可举例说明 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 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 比如“提高了积极性 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 让人心服口服 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 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 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 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 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 实际上却非常复杂 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 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 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 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 可能不会注意。总之 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都要交代清楚 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 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 因为它最实用 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 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 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 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 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 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 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 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 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
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 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 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 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 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 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 不要含糊其辞 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师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 写了篇教学论文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建立于两种教材的比较 由于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 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些人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吸引人 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这是不可取的。
2.摆出依据分析观点
光有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只有通过具体的论证 才会使观点站立起来 才能为读者接受。这一部分就是论证观点。论证通常有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演绎或概括 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观点作为佐证;事实依据就是摆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一般而言 依据越充分 就越有说服力。例如上文说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 作者就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A.课内分量明显增加;B.课外阅读要求提高;C.课文理解难度加大;文本内涵丰富多元;E.知识分布松散无序。对这些依据 作者自然都作了详细分析 或举例说明 或用统计数字 或运用对比等。这一部分是此类文章的重点 它的篇幅应该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结论指出对策
经过详尽论证后 往往要有一段结论性的论述。这段陈述 可以是观点的重申 可以是主要观点的概括 可以是观点的延伸 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希望 还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这段文字不必多 但必须集中、有力。
观点型教学论文是表达个人思想观点 特别是全新的观点 往往会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 这并不重要 也不要考虑得太多 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此类论文的观点必须鲜明 如果怕有不同意见而不敢直说观点 故意表达得含含糊糊 那就写不成任何文章了 这也是观点型教学论文的大忌。
三、随笔型教学论文
眼下 教育随笔的写作非常繁荣 应该说 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随笔简短、随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泼 写起来又不必占用大量的时间 十分适合处在第一线的教师写作。随笔的写法灵活多样 似乎很难用一个固定的程式来概括 但通过大量阅读时下教育类报刊的随笔 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思路。或者说 这种基本思路是符合一般的思维习惯的。随笔类教育教学论文的一般的写作程式为——
1.叙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随笔往往是由一个具体事例作为由头。对这个事例的要求是:真实、生动、有新意。真实 就是事例必须是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的 是自己所见所闻甚至是经历过的 而不是随意捏造的 或者道听途说的;生动 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 而且比较有趣 或者有经典细节的 可读性较强 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老生常谈;有新意 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种新的动向、新的意识 或者是一种新的现象的端倪。例如下面这个事例:
这是一次区级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课堂展示活动。第三位上场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执教的课文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因为是借班上课 上课伊始 老师为了调动情绪 活跃气氛 她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 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 有的说崇拜棋王聂卫平……待学生讲了一些崇拜对象后 老师反问:“你们猜 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 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崇拜董存瑞。”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 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里顿时爆发一阵哄笑。老师们为什么笑?笑学生回答得巧妙?笑学生回答得整齐?恐怕都不是。本来 老师也许是要说崇拜董存瑞的 可是 这一阵哄笑 使老师尴尬了 语塞了 她承认不行 不承认也不行。
这个事例无疑是新颖而有新意的。事例的叙述应该简洁而不粗略 具体而不烦琐 不要用笼统的概括 也不要用细腻的描绘。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随笔的价值。因此 精心选择事例是写好随笔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后 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征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内涵总是多元的 往往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 产生不同的想法 但在教学论文写作时 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 不能方方面面都写 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来展开。在这一层写作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就事论事 只作简单的判断 说这个现象好或不好 简单的判断是容易的 但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B.要透过现象看实质 作深层次分析 挖掘出潜伏在现象背后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的随笔 在举出事例后分析:“有些教师太听话 他们规规矩矩照着课本教 他们不折不扣地按照参考书上说的办 他们把课本和教参作为绝对正确的圣旨 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会这样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呢?分析原因 大概有三:一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不会错 保险 因为课本和教参就是这样 如果说错了 那也不是我的责任;二是他们以为这样教 就能有效应对考试 考试的内容总是课内为主 课外是没底的 课内是抓得牢的;三是这样做省力 课本和教参里现成的 拿来就可用 不用动任何脑筋 而且谁也不会说”。这个分析 实事求是 很有说服力。
C.分析要旁征博引 要打开思路 从多方面简述 以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 在分析原因后 有这样一段引申和发挥 “四百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 只活了39岁 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思想录》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帕斯卡尔后面的这一句 粗粗一听 似乎有点不可理解 细细一想 却颇有道理:一个没有思想的人 一个被别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 一个有思想却无法表达的人 还会有多少尊严?那还不是奴才!这里 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师教学的全部尊严也在于思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尊重 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教学思想的人 是不可能赢得学生尊重的 也是不可能赢得同行的赞赏的。”这段旁征博引 不但突出了立意 而且使论述更富有力度 同时 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3.照应开头表明态度
以事例为由头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 结尾处一般有这样三种写法:一是照应开头 对事例作结论性的判断;二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强调和重申自己的观点。《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思想是一种尊严。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 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压制 有话不能说;人最光荣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拥护。作为当代教师 不能只是传播思想 而是应该努力体现自己的思想 实践自己的理想。”这个结尾无疑是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强调。
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文体中 随笔型教学论文的写作是最无定式的。但随笔教学论文的几个特点是最为重要的:立意的新颖性 材料的生动性 语言的活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