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如果是提到吴琦瑛的名字,周围的人或许还不清楚这是谁,但是如果提到有一个爱看建筑书的小伙,那么大家就都知道是指谁了,能这么爱看书的,只有吴琦瑛一人。离开学校之后,吴琦瑛选择了踏入社会打工补贴家用,业余的时间便全部拿来看书,《结构力学》《测量学》《拱桥》之类的书被他翻开一次又一次。在学校的期间,吴琦瑛了解到了一系列的建筑知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算是在后来辍学之后,也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学习。那时候父亲在解放前是中学校长,本来对吴琦瑛的学习就是非常看重,在这段期间,其实吴琦瑛的生活并不好,同龄人的欺压,歧视,没人和他玩,他就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周围的桥梁墩成为他最经常去的一个地方,慢慢的想要从事建筑桥梁这个想法,就变得越来越坚定。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

吴琦瑛

我国的“桥文化”曾给世界带来了很多独特风采,不管是从南宋时期修建的卢沟桥亦或是2018年正式竣工的港珠澳大桥,都曾创下过世界之最。

除却这些以外,湖南的一所大桥也是极为别致的,全程没有桥墩,而他的设计者还是一个只拥有初中文凭的小伙,此后凭借此桥一跃成为高级工程师,他是谁呢?

从小就生根发芽的造桥梦

这人就是吴琦瑛,他出生于1940,睁眼看到的便是充满战火和动乱的世界,家里倾尽全力的支持也只够他上到初中而已。

在学校的期间,吴琦瑛了解到了一系列的建筑知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算是在后来辍学之后,也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学习。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2)

那时候父亲在解放前是中学校长,本来对吴琦瑛的学习就是非常看重,在这段期间,其实吴琦瑛的生活并不好,同龄人的欺压,歧视,没人和他玩,他就学会了与自己相处。

周围的桥梁墩成为他最经常去的一个地方,慢慢的想要从事建筑桥梁这个想法,就变得越来越坚定。

离开学校之后,吴琦瑛选择了踏入社会打工补贴家用,业余的时间便全部拿来看书,《结构力学》《测量学》《拱桥》之类的书被他翻开一次又一次。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3)

如果是提到吴琦瑛的名字,周围的人或许还不清楚这是谁,但是如果提到有一个爱看建筑书的小伙,那么大家就都知道是指谁了,能这么爱看书的,只有吴琦瑛一人。

20年期间,吴琦瑛凭借自觉和努力先后啃完了200多本技术理论书,并写下了60多万的重点笔记与工作日志。

虽说他只有初中文凭,但是就凭借这个读书量还有用心程度,恐怕是当时很多一直在学校深造的学生都无法企及的。

但是光有这些暗自努力的经历也是很难让人信任的,他还需要一个官方授予的文凭。

在1960年,他凭借自身优异的成绩成绩考取了当时的武汉测绘学院函授的专业本科,在学校顺利毕业之后,吴琦瑛顺利的进入了湖南洞口县交通局工作。

也是在这一刻起,他之前所有学习过的知识,才真正开始有了用处。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4)

洞口县当地的渡口很多,溪流遍布但是却极不规律,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特别是托运重物的时候,有时候因为一条无法横渡的小溪,常常就得绕很远的路才能达到目的地。

坚定不移地向梦想靠近

到达洞口县的第一天,吴琦瑛就在统计着这些小溪的分部情况还有渡口的具体位置,身上的测量工具从不离手。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总能看见吴琦瑛奔波在丛林中的身影,等到64个渡口全部摸清楚之后,吴琦瑛认为,唯一的破解办法,就是架桥。

但是这个想法在之前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人提过,但是因为当时洞口县的经济实在难以支撑,桥梁建设有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人们不得已只能作罢。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5)

当时在1969年,国家曾为洞口县建造了一条163米的大桥,耗资将近96万元。

如果每一条桥都需要如此高巨额投资的话,那么洞口县的交通改善就更加的遥遥无期了。

洞口县的负责人也不是不想修桥,实在是因为没有钱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琦瑛开始翻阅各种书籍,希望能找到一种能节约建筑成本,又能适应洞口县地形的造桥建筑。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来二去,还真让他找到了办法,根据《全曲拱桥计算案例》等书籍。

他发现这种拱桥设计,就是非常适合如今这种情况的低价造桥案例,在经过与同事的研究之后,吴琦瑛越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在1970年的时候,恰逢洞口县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翻船事件,那些乘客本想节约时间到河的另外一面办些事情。但是因为河流湍急,所有乘客无一幸免,全部遇难。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6)

洞口县政府和吴琦瑛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在这里建一所大桥的决心,这一年吴琦瑛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为高级工程师,从这以后,他便有了可以自己主持桥梁设计的机会。

在1972年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湛江大队打算建造一条跨西洋江的大桥,在经过估测之后,计算的成本在28万元,造价较与实用而言成本较高,没有得到批准。

吴琦瑛对这条江有印象,如果是用双曲拱桥的设计的话,仅仅只需要5万元就可以造一座拱桥。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高层的时候,因为第一学习才是初中文凭,当下又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实质性成功,领导们并不认可他这个想法。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7)

设计方案初有所成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对他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冷嘲热讽,吴琦瑛才不管这么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自己肯定是要再试试的。

经过在各个部门的周旋,还有个别信任自己的领导帮忙游说,加上吴琦瑛已经做好的设计图,最终还是让他拿到了3万元的经费。

这和他之前预估的资金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吴琦瑛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总要先试试。

从工程开始之初,挑河沙搬水泥自己全部亲自参与,一来可以节约本钱,二来也更便于监督工程,在长达109天的时间中,吴琦瑛甚至没有陪伴妻子待产的时间。

但是好在这所大桥终于建成了,耗资5.8万元,不够的地方靠吴琦瑛东拼西凑得来。这所桥是我国当时最大的双曲拱桥湛田桥,和自己当初预估的钱所差无几。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8)

在这段期间,妻子常常挺着个肚子在家中翘首以盼丈夫归来,但两人依旧聚少离多,哪怕是在临产之际,吴琦瑛也是一心牵挂这这所大桥,

这是他第一个主导的桥梁,在孩子诞生后,为表纪念,便给孩子取名为湛虹。

从此后,吴琦瑛在当地也打响了名号,成为当时的“造桥省钱小能手”,人们对他的称呼也从“小吴”变成了“吴工”。

在1974年,吴琦瑛作为洞口县平溪江大桥的负责人,在历时一年的时间中,终于顺利在洞口县落成。

这所大桥落成之后,不少国内同行都感到非常好奇,这极高的性价比还有验收时那鲜红的质量合格四个大字,让他们都非常好奇这到底是是怎么办到的。

在经过学习了解之后,也有不少人从中获得灵感,纷纷效仿,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所大桥,依旧是我国现如今唯一一座石砌的单波双曲拱桥。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9)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也是因为这座桥,吴琦瑛一跃成为湖南桥梁协会的理事成员,各种各样的工程项目都在争先恐后的想要找到这位高级建筑师帮忙设计,就算是不能亲力亲为,能给一些建议参考也是极好的。

在这之后,吴琦瑛一生总共设计了23座大桥,但是真正让他享誉全国的,主要是这座在1989年的淘金桥。

在木鱼塘峡谷里面有有一条古楼河,这条河把村子和镇上完全隔离了,如果两边的人想要到对方的地界,只能绕着河边边走上很远。

渡船更是行不通,因为两边的地势过高,就算是渡了河也上不去。

吴琦瑛在接到这个项目之后,就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是在考虑到这给两边居民带来的巨大的不便,还是想要硬着头皮试一试。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0)

到了木鱼塘之后,吴琦瑛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原地来来回回的计量数据,峡谷距离河面的倾斜角度是60度左右。

两岸的砂页岩因为常年受到强风腐蚀的缘故,看起来并不牢靠,加上测量的水深等情况,一般人的初步判定就是需要在此地建立一个几十米高的桥墩。

但是几十米的桥墩成本高得吓人,两岸的岩壁无法支撑拱桥带来的重力,施工时用的脚手架也无法支撑。

对于常人来说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但是村民们能想到找吴琦瑛,想必也是因为实在是经济不够了。

吴琦瑛只能放弃这个想法,找找其他“性价比”高的桥。恰好此时,之前阅读过的一个“科罗拉多桥”给了他一个灵感,这所桥是一座上承式悬带桥,是林同炎先生所设计的。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1)

自锚上承式悬带

上承式悬带桥和普通的悬索桥不同的是,悬索桥是靠悬带受力,当车子行至中间的时候,力量会沿着悬带传到桥墩上化解这股力量。

而上承式则先把立柱撑在悬带上,在立柱的顶端设桥,形成一个倒拱的形状,当桥面受力之

后,有立柱传到悬带,又从悬带传到桥两端,水平压力则可以被桥面自身的压力所平衡,巧妙了避开桥墩的这一款受力缓解。

有了设计方案,接下来就是如何施工的问题,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同。

虽说能采用林同炎先生的创作灵感,但是因地制宜,他又重新设计了一种独属于自己的自锚上承式。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2)

林同炎

林同炎先生所造的那条桥采用的的外锚上承式,相比较来说,用钢量会更多,在施工方面也更讲究专业的施工技术处理。

而且在这其中,悬索桥需要将悬索牢牢固定在两岸的土层中,这又需要数万吨的混凝土来拉住悬索,化解悬索压力。

但是自锚体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需要“烧钱”的环节,虽说这样一来在建造的时候,这所大桥的建设变得非常实在。

但是在建造的过程中,这所大桥的困难也比吴琦瑛想象中的要困难得多,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具体案例,所有施工细节都靠自己一点点慢慢琢磨。

从在林同炎先生的设计方案中得到启发之后,吴琦瑛开始从经济、牢固还有可行性几个方面进行琢磨。

设计方案出了一个又一个,在别人看来这已经接近完美之后,吴琦瑛依旧还是想着该如何在这基础上更加优化。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3)

为了解决在更换为自锚上承式悬带桥之后没有了锚定的问题,吴琦瑛带头在两岸凿了两个9米深的斜洞,又弄了一个贯穿洞底的横洞,两哥洞穿起来,桥索的张拉问题就解决的。

淘金桥的悬带是有混凝土进行包裹的,在那悬带里面,藏着48根虽然只有五毫米粗,但是强度却超高的预应力钢索。

然后再通过一些特别的收发,悬带的承载力可以最大程度投入使用,让钢材的抗拉能力发挥到极致。

不得不说,吴琦瑛的这一番操作下来,是将每一份钱都花在刀尖尖上,一点没浪费。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4)

一跃成名的建筑天才

而且桥面的结构既可以通车,又可以当做压受构建平衡拱的水平力,减少了桥梁的跨度,节约成本。

整个结构本身好像是“让狗去打猎,回来再把打猎得到食物分给狗本身”。

受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其丝滑,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建筑,吴琦瑛被称之为建筑天才也不为过。

当然,在当时吴琦瑛提出这个理念的时候,还是遭到过不少质疑的,毕竟连桥墩都没有桥,质量安全是否可以保证还存在一些争论

但是在差不多大半年时间过去之后,吴琦瑛用自己的成品为当初的这个理念作出了最好的证明。

这座远远地看起来像是一个咧着嘴露齿大笑的,长74米,宽4.5米的淘金大桥终于顺利完工。

湖南桥梁事故:1989年湖南一大桥被载入史册(15)

因为这座大桥的独特性,在落成之后,吴琦瑛又对其进行了变形观测,还有一系列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验,力求大桥的绝对安全性,实验结果均是完美通过。

在正式通行之后,淘金大桥的名声也彻底传开了,甚至载入了桥梁史册,无数设计师望之莫及,恨不得能马上前去看一看这成品,

这所脍炙人口的大桥只花费了26万元,吴琦瑛也因为这所大桥一战成名,各种功勋名誉接憧而至,成为了当时最为优秀的桥梁工程师之一。

如今的中国已经称得上是“建筑达人”了,不仅是在国内,连同孟加拉、马来西亚还有摩洛哥等地都有我们中国制造的痕迹。

虽说因为过于注重实用性而忽略了一些美观的因素,但是如今也已经在加强优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