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心理压力大造成抽动症怎么办?6岁孩子挤眉弄眼

孩子心理压力大造成抽动症怎么办?6岁孩子挤眉弄眼学会早期识别抽动障碍感觉性抽动:临床中40%~55%的孩子在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性抽动,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大孩子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要早期识别和诊断抽动障碍,就要了解抽动障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分为三种。运动性抽动:抽动障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无任何原因出现不自主眨眼、摇头、点头、皱额、皱鼻、吸鼻、噘嘴、张口、歪颈、耸肩、吸腹、甩手或胳膊、抖腿或脚等,做或站、行走时不自主拍手、挥舞上臂、弯腰、扭动躯干、眼球转动、下蹲、跺脚、蹦、跳、敲打、打自己、修饰发鬓、走路转圈或突然停下来、重复触摸物品或身体某部分等动作。发声性抽动:有些孩子会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发声,如“喔、噢、啊、嗯……”等,清嗓、咳嗽、发出咕噜声、吐唾沫等,甚至不自主地说出与场景不符的词语、唠叨、秽语、重复言语和模仿言语等行为。

今年6岁的乐乐经常不由自主地挤眼、点头、歪嘴、做鬼脸,妈妈一直以为是孩子太调皮。直到学校班主任告诉乐乐妈,乐乐上课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频繁发出怪声,乐乐妈才坐不住了,带儿子四处求医,近日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就诊,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及检查后,专家给出诊断结论:乐乐患上了儿童抽动障碍。

孩子心理压力大造成抽动症怎么办?6岁孩子挤眉弄眼(1)

抽动障碍的三种典型表现

提起儿童抽动障碍,很多宝爸、宝妈都是一头雾水——什么是抽动障碍?哪些行为属于抽动障碍?10月30日,记者采访了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医生郭向阳。

郭向阳介绍,抽动障碍又称为“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儿童神经发育行为障碍疾病。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以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这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无节奏的肌肉收缩,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然后波及躯干及四肢。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行为/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学习困难、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发作等。共患病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影响孩子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和挑战。部分孩子表现为难治性,顽固者可迁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

要早期识别和诊断抽动障碍,就要了解抽动障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分为三种。

运动性抽动:抽动障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无任何原因出现不自主眨眼、摇头、点头、皱额、皱鼻、吸鼻、噘嘴、张口、歪颈、耸肩、吸腹、甩手或胳膊、抖腿或脚等,做或站、行走时不自主拍手、挥舞上臂、弯腰、扭动躯干、眼球转动、下蹲、跺脚、蹦、跳、敲打、打自己、修饰发鬓、走路转圈或突然停下来、重复触摸物品或身体某部分等动作。

发声性抽动:有些孩子会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发声,如“喔、噢、啊、嗯……”等,清嗓、咳嗽、发出咕噜声、吐唾沫等,甚至不自主地说出与场景不符的词语、唠叨、秽语、重复言语和模仿言语等行为。

感觉性抽动:临床中40%~55%的孩子在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性抽动,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大孩子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孩子心理压力大造成抽动症怎么办?6岁孩子挤眉弄眼(2)

学会早期识别抽动障碍

孩子如果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述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就要考虑有无抽动障碍。早期可能只是单一的一过性抽动,家长和孩子一般不会注意。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反复出现,而且发作部位不固定、发作形式多样、症状时好时坏、可短暂自我控制、睡眠中不出现等。如果无其他疾病解释,就要想到抽动障碍可能,及早到儿童神经或行为发育专科就诊。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除上述表现之外,会出现共患病的表现,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坐不住、脾气急躁、缺乏耐心、情绪不稳定等,甚至易与同学冲突、打架、破坏性行为、自伤等,更应引起家长重视,及时就诊。

抽动障碍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共患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应与患儿直接交流,观察抽动和一般行为表现,了解症状的主次、范围、演变规律及发生的先后过程。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检查。可选择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神经影像、心理测验及实验室检查,目的在于评估共患病及排除其他疾病。对于已诊断抽动障碍的孩子,一般评估抽动严重程度可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等进行量化评定,以评估孩子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疾病治疗和病情监测。

根据临床特点、病程长短,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三种类型。

短暂性抽动障碍: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病程短于1年;18岁以前起病;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不符合慢性抽动障碍或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慢性抽动障碍: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病程中只有1种抽动形式出现;首发抽动以来,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18岁以前起病;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不符合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Tourette综合征: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1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18岁以前起病;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3种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延续性,短暂性可以进展为慢性,慢性也可过渡为Tourette综合征。

孩子心理压力大造成抽动症怎么办?6岁孩子挤眉弄眼(3)

郭向阳提醒,此外还要注意抽动症状需与癫痫发作、运动障碍、舞蹈病、肌张力障碍、肝豆状核变性、心因性发作、中毒等的区别。还需要明确抽动障碍是否有共患病,以及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会活动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如有相应问题,需与儿童心理精神科和(或)相关专业人士多学科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少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