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虽然现在的爸爸妈妈们没必要去编写家训了,但不妨读一读你所期望的孩子以后品行的家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一些具有原则性的生活作风、细节传承给孩子,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成功的家庭教育只做三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善于学习。清朝陆陇家训是:“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汝读书明白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建议:父母不妨多读家训,通过一言一行教育孩子家训其实更多的是在约束家长,以家长生活中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礼仪教养、为人处世。

古时的教育并不是只会让孩子死读书,其实他们也讲求快乐教育,并且教子手段多样。古代家长把家教当成一个终身的事业。那么古人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他们的育儿法宝都是什么呢?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1)

一、家训

古代流传下来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等中国传统家训,是治家者人生经验和教训的传授,它的意义是将大爱融入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中,它的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授人以渔。每个家训都不一样,所传达的思想也是不同的。

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把协调好人际关系放在最前面,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做人,有自食其力的本领就是成功。

清朝陆陇家训是:“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汝读书明白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2)

建议:父母不妨多读家训,通过一言一行教育孩子

家训其实更多的是在约束家长,以家长生活中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礼仪教养、为人处世。

成功的家庭教育只做三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善于学习。

虽然现在的爸爸妈妈们没必要去编写家训了,但不妨读一读你所期望的孩子以后品行的家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一些具有原则性的生活作风、细节传承给孩子,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二、家书

在古代,除了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模式外,针对因政、因商导致亲人远离的家庭,会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家书”。

例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因其“教子之道”,曾家代代有人才,子辈有外交家曾纪泽和数学家曾纪鸿,孙辈有诗学家曾广钧,曾孙辈则有教育家曾宝荪。而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曾国藩有大量的家书遗留给子孙,后人们在这些家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可见,一个家族的兴盛绵延,不能不说有家书的贯穿其中。长期以来,曾国藩家书还被许多当代年轻人视为励志佳作。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3)

建议:家书充满浓郁亲情,妈妈的爱心便签也是家书

家书相对于严谨的家训来说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是中国家族血脉相传的亲情记忆。在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现代,虽然传统的纸质家书并不多见,实际上传统的家书在现在也有了更多的形式和载体,如短信、电子邮件等。有时候,每天留给孩子的便签纸也可以看做简短的家书。而这些最终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家书,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

三、格言

格言,是先史大智慧之人所留的经验,一般都较为简短,内容虽通俗,却耐人寻味。每一个有威望的家族的老祖宗都会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格言警句,并且也十分善于运用这些格言来教育后辈子孙,《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著作中,便饱含人生格言。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4)

建议:父母不妨自创格言,挂在孩子房间的墙壁上

可能家里老祖宗留下的格言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比较难懂,家长这时候可以将格言改为白话文传递给孩子;有时候在书中看到的中外经典语句,都可以用来当做格言教育孩子;当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给孩子。将格言制作出来贴在墙上,时刻提醒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四、遗言警句

郑板桥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也是自己的孩子。他担心孩子没有经历过贫寒之苦,不知世道艰辛。遂在弥留之际,将儿子叫到窗前。他儿子问他,父亲有何教诲?郑板桥说:“想尝尝你亲手做的馍。”父命难为,平日读书之人在厨房里手忙脚乱,蒸个馒头就仿佛上阵打仗,尝试多次未果,父亲奄奄一息却没有等到儿子成功。

郑板桥的儿子嚎啕大哭,痛恨自己平时没有一技之长,深切感受到小事并非易事。亲手为父亲穿上寿衣时,发现父亲枕头下留有字条:“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顿时震撼,终生铭记。才明白,老父临终难以瞑目,莫过于希望自己自强自立。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5)

建议: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讲祖辈的教诲

靠人不如靠己,这就是郑板桥教子之良方。临终震撼,这就是父亲爱子之深意。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先辈留下来的教诲,让孩子感受到祖先是怎么教育后代的,自己的父母和祖辈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四、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一般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生动有趣,所以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古代的传说故事浩如烟海,古人也十分善于用传说故事来启迪和教育孩子,想让孩子懂得谦让和礼貌,会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孩子勤奋好学,会用“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故事。《西游记》、《山海经》等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适合小孩子的传说故事。

古人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古人教育孩子的小妙招(6)

建议:给孩子讲故事要精挑细选有所取舍

现在因为国外大量文学作品的涌入,现在的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讲的故事比我们的老祖宗要多得多。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等。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注意挑选和删减。比如有的故事内容过于繁杂,可以选其中一部分孩子能接受的,讲给他们听。如《西游记》,有的故事可以部分删除。如《金色的海螺》原是一则美丽的爱情神话故事,讲的是海里的女仙,为了报答捕鱼少年的救命之恩,变成海螺,来到少年家,克服重重困难,和少年结合,过上了美满的生活。像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听时,只要突出他们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地奋斗就可以了,至于爱情描写,也可以把它改成一种纯洁的友谊。

话外:

无论古今,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我们都很疼爱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都有过困境,都怀疑过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一直都不会变,加油吧!父母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