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为什么不好(高考分数不理想)
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为什么不好(高考分数不理想)纵览复读一年里,高四学生的心态变化,往往是:但总体而言,能够在复读一年或者两年以后,顺利提高几十分考上理想大学的,只不过是凤毛麟角。问题是,不是每一个高考生,在多增加一年复习时间后,都能顺风顺水地提高成绩。实际上大多数复读生,虽然付出了额外的心力、脑力和苦力,最后的结果依旧是乏善可陈。据我所知,在各类复读生里,有抑郁孤僻的,有寻衅滋事的,也有自暴自弃的,当然每个复读班里,基本都有相对比较自觉和努力的学生。
复读这件事儿,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20年前,我第一次高考没过本科线,第二次高考超过本科线,也算是复读生中“幸存者”。
最起码,比我同班那个平时成绩能上名牌大学,高考成绩却只考到二流大专的女生,要好太多了。
我的意思是说,高考成绩不理想,理论上应该复读,来年提高几十分,上个更好的大学。
问题是,不是每一个高考生,在多增加一年复习时间后,都能顺风顺水地提高成绩。
实际上大多数复读生,虽然付出了额外的心力、脑力和苦力,最后的结果依旧是乏善可陈。
首先,复读生容易受到心理问题困扰。据我所知,在各类复读生里,有抑郁孤僻的,有寻衅滋事的,也有自暴自弃的,当然每个复读班里,基本都有相对比较自觉和努力的学生。
但总体而言,能够在复读一年或者两年以后,顺利提高几十分考上理想大学的,只不过是凤毛麟角。
纵览复读一年里,高四学生的心态变化,往往是:
刚开始,踌躇满志,复习计划精确到分钟,以为自己能提高100分以上;
紧接着,出现厌学情绪,做题考试能抄就抄,一心想着浑水摸鱼;
寒假里,学习没情绪、复习没状态,80%的时间都在玩手机打游戏;
开学后,鼓起勇气准备好好学,却被一模考试的糟糕成绩打脸;
想自学,请假回家却效果不好,往往是学习5分钟,休息一小时;
高考前,急忙在网络上寻找“如何逆袭”的方法,却发现已经于事无补。
因此,对于高考失利的学生,父母和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对高考失败和备考困难的原因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建议,从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行动力。
而不只是让他们在复读班里“自生自灭”,全靠自觉主动去复习。
其次,复读前确立的目标,要切合实际。有不少同学在复读伊始,都抱着“弥补失误、重新开始”的想法,可是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激励下,不由自主地就开始拔高目标、拉升预期,结果反而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对于复读和高考来说,其实是南辕北辙的做法。
因此,如果你决定复读,那就应该提前选定更加契合你学习能力的院校专业。
最起码,确定一个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提分标准,不要动不动就想通过复读提高几十分、一百分,那肯定是无稽之谈。
因为80%以上的复读生,在辛苦一年以后的提分幅度,都在50分以下,更别说那些平时成绩优秀,一到关键考试就掉链子的“玻璃心”学生了。
所以说复读一年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给自己设定太高的标准和目标,反倒增加了心理压力。
最后,高考后要不要复读,主要看考生的情况。其一,平时成绩优秀、考试发挥失常的孩子,可以选择复读,但一定要适当引导和调节好情绪状态,避免因为心理问题,影响到备考应试和考场发挥。
其二,平时特别努力,考试成绩平平的孩子,谨慎选择复读。这类学生基本已经发挥了大部分学习潜力,即便是再复读两三次,考试成绩也不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一旦复读,还有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发挥失常,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在当前高考试题越来越模式化、创新化的形势下,同学们想要多考几分很难,多丢几分却很容易。这就导致高考生在备考期间情绪紧张,神经也一直紧绷着,不但对背书做题的心态和状态有害,也会显而易见地影响到高考的发挥和分数。
其三,平时成绩较差的孩子,反而更建议尝试一下复读。
反正模拟考和高考的分数已经“差到谷底”了,那么复读一年,重复训练题型和解题思路,或多或少都会给孩子带来考试成绩的显著增益。
而这些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如果通过高压、紧迫和宝贵的复读时光,掌握和领悟了备考应试的诀窍,进而付出心力去踏踏实实地背书做题。
或许就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给父母和老师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总之,高考失利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复读,主要看:
孩子的心理素质是否过关?
复读时的计划目标是否合理?
孩子到底还有没有学习的潜力?
想明白了以上这3点,也就能够确定孩子继续复读的必要性了。
毕竟,大多数复读生的高考结果,都和考生的初始分数和这一年的努力程度密不可分,所以我的建议是:
就算是你高考失利不得不复读,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也不要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