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怎么查缺补漏(查缺补漏家校共育)
初三学生怎么查缺补漏(查缺补漏家校共育)这是期中测试成绩单 期中测试:学校前十名8人,前五十名30人,前一百名41人;全县排名前十五名6人,分别是曹宇涵、赵祎玮、刘令晗、安欣、王佳磊、王煜琳。 三、给家长的建议和要求 四、学生代表发言 这是1/4测试成绩单
2017年11月20日上午第三、四节课,浑源三中七年级223班在五楼会议室召开家长会。吴校长、数学程老师、语文穆老师、英语沈老师、历史冯老师和223班全体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班主任程老师主持。
这是孩子们升入初中的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共有六项议程:
一、班级基本情况介绍
二、1/4和期中成绩分析
三、给家长的建议和要求
四、学生代表发言
这是1/4测试成绩单
期中测试:学校前十名8人,前五十名30人,前一百名41人;全县排名前十五名6人,分别是曹宇涵、赵祎玮、刘令晗、安欣、王佳磊、王煜琳。
这是期中测试成绩单
两次测试有进步多的,也有退步大的。进步的同学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退步的更要找出原因,迎头赶上。
接着,程老师就数学方面的问题和我们做了交流:
1.这次期中数学试题难度大,80%应该能完成。可是问题还是很多,主要是没弄懂题意,没有做题方法。平时遇到问题只学会抄答案,到底是为什么不去追究。
2.七年级重在计算,可孩子们只关注答案,不注重思考过程。这很大一部分在于心理因素,遇题静不下心,不会知识沉淀,容易心浮气躁。
3.正确看待每一次考试,考试只是对前一阶段的检查,关键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分数仅仅代表孩子的过去。
4.数学重在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瞧,家长听得多认真呀!
【对家长的建议和要求】
一、给家长的建议:
1.积极引导,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大部分孩子磨劲大、惰性大,做作业不会合理分配时间。作为家长,可以事先定好完成作业时间,要求孩子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慢慢孩子就会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而且作业完成的效果也会很好的。注意晚上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最起码守时。
2.认识孩子的特殊性。生理上,正处在青春发育初期,要时刻关注孩子身体上的变化,及时给以正确的引导;心理上,自我意识强、独立性强、感情变化显著、与成人关系微妙。
3.多尊重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平等交流,孩子有问题应该及时指出,态度要平和,不能和孩子硬着来。
二、努力达成的共识:
1.做榜样型的家长,习惯养成会润物无声;
2.做监督型的家长。我们即使不会做题,但会看,比如导学案,有无错题,错题是否更正,做的是否工整,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
3.做细心型的家长。比如这几天孩子回家作业早早完成了,要不干脆不写,作为家长就得弄清缘由,是老师不留还是孩子不写,同时反映的是孩子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把不良习惯扼杀在摇篮中。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读书要心静。
5.学会放手,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意志力。
三、提出五点希望:
1.规范学习习惯,做守时好少年
2.热爱劳动
3.不给零花钱
4.不允许带手机、电子产品(电子手表)
5.多培养综合能力
【学生代表发言】
赵祎玮(女):两次测试成绩都稳居全校第二,她提到四个关键词
兴趣 态度 方法 习惯
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四大法宝。方法最重要,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复习、课后总结。习惯是前提,好的生活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
初中三年如果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其它三件法宝,那我们的学习就会无敌的!
乔佳昕(男):学习很起劲的一个学生。他也提到了兴趣这一关键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离不开“静、勤、活”三个字,静就是静心,心静则思路清、认真;勤就是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勤能补拙是良策”;活就是活学活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张智勇(住校生):回家少玩手机,忌玩手机游戏;家长少给孩子零花钱,避免买零食和垃圾食品;保证作息时间,努力学习。
三位学生代表发言很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给学生的是激励,给家长的是思考……
【任课老师的建议】
语文穆老师:期中考试咱班有三个不及格的。很多学生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1.上课不认真听课,没有好习惯,稳不住屁股,上课喜欢吵吵吵;2.写字不规范;3.思考不够,为完成作业而做作业;4.有人作业没完成骗老师说没拿;5.过度玩手机游戏,时间分配不当;6.少看网络小说,多看名著;7.学习提高效率,学会挤时间学习。
初中重在思维。这点作为家长,我深有同感。这次期中考试孩子的语文只得了77分,拿下卷一看,基础知识几乎都对,关键是阅读感悟题找不到文章主题,答题突不出重点。缺少的就是思维能力,其实细细看题,每小题的问题里无形中就告诉了文章的主旨,完全可以用到答题当中,但孩子就是不懂得,这就是思维所限,这就是没找到方法。考试是总结而不是终结。
英语沈老师:初一英语重在“听”和“读”,回家让孩子多听、多读,尤其是《英语周报》中的短文,做完再回头读一读。每单元B部分的语段必须背会,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
历史冯老师:1.正确认识历史与语文、数学、英语同等重要。2.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每节历史上课流程都是先用三、五分钟回顾上节课知识点,接着学习新知识,剩下十多分钟记忆,相当于当堂知识当堂吸收,下去再少费点时间就可搞定。3.星期日作业有规律。①背,复习知识点,一般每周两课,家长必须督促孩子认真完成。②做试卷,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家长代表发言】
王梦阳家长:共讲了三点
一、学校环境优美,领导大力支持。
二、老师最辛苦。每天早早到校,批改作业仔细、具体问题具体指出,布置作业针对性强……
三、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
223班这个大家庭就是以老师为圆心,学生为半径画成的圆,家长站在圆周上,同时为班集体出力,这个圆才能运转的越来越好。
1.家长为孩子做好榜样,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2.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该做出牺牲时就得牺牲。父母坐得直,孩子行得正。
3.不会辅导孩子,可以陪伴孩子。家长得做到尽心。
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我们会问孩子:你尽力了吗?那为啥我们不问问自己:孩子这样,我们尽力了吗?
吴校长做了总结发言:
一、道出此时的心理——欣喜 忐忑
欣喜的是师资配备上最团结、最敬业的团队带出的223班,在期中全县统考中,进入前二十名的7人,480分以上的51人。
忐忑的是还有几个不尽如人意之处:小升初衔接,1/4考试后没引起足够重视,小学时的许多坏毛病带入了初中;未来的路很长,我们还得群策群力,努力向前。
二、向全体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为什么而学习? 2.如何坚持?
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久失败。
三、十六字赠言:
善于总结 培养习惯
积极配合 不离不弃
这次家长会的关键词:
【送给学生】 兴趣 态度 方法 习惯
【送给家长】 总结 陪伴 配合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