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文物修复的感受(北京中小学生体验文物修复)
体验文物修复的感受(北京中小学生体验文物修复)此外,颐和园的王敏英、中国民族文化宫李莉、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几位老师,也分别指导这些中小学生进行书画装裱、古籍装帧与铸钟体验。北联大应用文理学院试点班的大学生还现场演示了陶瓷修复、古建营造技艺、文物成分分析、显微观察及基于色差仪的配色实验,让中小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护和修复文物。据千龙网记者了解,本次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体验项目共分为两大组,涵盖11个项目,涉及虚实博物馆展示互动、传统民俗与手工技艺、文物保护修复技艺3个模块。一组是文物保护与修复体验,中小学生可以观摩并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体验;第二组是传统非遗技艺体验,中小学生可以参加丰富而有趣的活动。所有活动均邀请文物修复大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指导体验。
6月9日上午,120名北京中小学生走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亲手装裱古籍与修复文物,不仅体验了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特点,还零距离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图为中小学生在观摩文物修复师装裱书画文物。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6月9日上午,120名北京中小学生走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亲手装裱古籍与修复文物,不仅体验了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特点,还零距离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图为中小学生在体验打浆糊。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千龙网北京6月10日讯(记者 于振华)6月9日是文化及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120名来自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北京园林学校的中小学生走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亲手装裱古籍与修复文物,不仅体验了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特点,还零距离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
在此次体验活动现场,千龙网记者看到,在故宫博物院纪秀文的指导下,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的中学生在小心翼翼地进行书画装裱与修复体验。他们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仔细地体验托画心、打浆糊等。
此外,颐和园的王敏英、中国民族文化宫李莉、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几位老师,也分别指导这些中小学生进行书画装裱、古籍装帧与铸钟体验。北联大应用文理学院试点班的大学生还现场演示了陶瓷修复、古建营造技艺、文物成分分析、显微观察及基于色差仪的配色实验,让中小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护和修复文物。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本次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体验项目共分为两大组,涵盖11个项目,涉及虚实博物馆展示互动、传统民俗与手工技艺、文物保护修复技艺3个模块。一组是文物保护与修复体验,中小学生可以观摩并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体验;第二组是传统非遗技艺体验,中小学生可以参加丰富而有趣的活动。所有活动均邀请文物修复大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指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