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可以在家自己做雾化吗(在家给孩子做雾化)
小孩可以在家自己做雾化吗(在家给孩子做雾化)家庭雾化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是配置一台雾化装置,市面上雾化机几十至几千元不等,如果选定雾化装置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理想的家用雾化机应体积小、噪声低、出雾效率快、使用方便等特点,最关键的是保证雾化药液粒径在1~5μm,因为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颗粒才能到达下呼吸道和肺部;如何判断雾粒是否符合要求的一个简易方法就是3~4ml药液的雾化时间应在10-15分钟左右全部输出。家用雾化机建议首选空气压缩雾化机,市面上售的部分为超声雾化器,但其雾化粒径较大,且对大分子药物的稳定性有影响,如常用的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等。雾化连接装置通常是接口管或面罩,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通常选用面罩,如孩子愿意配合,接口管的效果优于面罩。雾化吸入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药物经过雾化吸入装置转化为可吸入的细微颗粒,通过雾化者的口腔鼻腔吸入,药物颗粒沉淀在呼吸道和肺部,发挥药效的治疗方式。相比输液和口服药物,具有起效快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欧阳珊
你是否自行购买了雾化机?是否孩子一有感冒发烧首先想到给他/她做雾化?是否将孩子不愿意口服的药液倒入雾化机给孩子吸入?以上这些操作是正确的吗?儿科临床药师来这些你要知道的事。
雾化吸入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药物经过雾化吸入装置转化为可吸入的细微颗粒,通过雾化者的口腔鼻腔吸入,药物颗粒沉淀在呼吸道和肺部,发挥药效的治疗方式。相比输液和口服药物,具有起效快、局部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随着雾化装置的商品化,家庭雾化治疗越来越普遍,在家庭中开展雾化吸入治疗,可大大提高给药的及时性、方便性和舒适度,但目前家庭雾化治疗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很多家长在家自行雾化,存在用药品种不合理、操作不规范、雾化装置选择不合适等现象,不仅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关注。
家庭雾化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是配置一台雾化装置,市面上雾化机几十至几千元不等,如果选定雾化装置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理想的家用雾化机应体积小、噪声低、出雾效率快、使用方便等特点,最关键的是保证雾化药液粒径在1~5μm,因为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颗粒才能到达下呼吸道和肺部;如何判断雾粒是否符合要求的一个简易方法就是3~4ml药液的雾化时间应在10-15分钟左右全部输出。家用雾化机建议首选空气压缩雾化机,市面上售的部分为超声雾化器,但其雾化粒径较大,且对大分子药物的稳定性有影响,如常用的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等。雾化连接装置通常是接口管或面罩,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通常选用面罩,如孩子愿意配合,接口管的效果优于面罩。
进行具体雾化操作时,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1)雾化治疗前半小时不要让患儿进食,以防雾化刺激发生呕吐窒息;雾化前不要涂抹油性面膏;以减少经皮肤吸收的药量;配制的雾化药液不能过少和过多,一般用量为3~4ml,如仅使用布地奈德单药时,药液仅1ml,应使用生理盐水补充;
2)雾化操作中注意要正确使用雾化装置,最好的是口含式的接口,婴儿可采用雾化面罩,尽量完全罩住口鼻,防止药物进入眼睛产生不必要的副反应,雾化时保持储雾罐垂直,让患儿正常呼吸即可;最好让患儿在安静状态下吸入,患儿哭闹时建议暂停雾化,因为哭闹时吸气短促,雾化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存留在口咽部难以进入下气道,而且烦躁不安也使面罩难以固定,药液损失较多;睡眠状态下也可雾化,但此时雾化需尽量让孩子张开嘴巴,以便减少雾化颗粒被鼻部阻留而影响药效;
3)雾化后:结束后立即清洗脸部,用清水漱口(婴儿可用棉巾擦拭口腔),防止长期用药引起口咽部念珠菌感染;雾化后可予患儿拍背,通过有效拍背使痰液易于咳出或下咽,从而更好的解除气道的阻塞,有利于患儿呼吸道的通畅。
关于家庭雾化吸入,家长需要警惕的以下方面:
1)如果不遵医嘱擅自用药,不对症或选错药,最终会耽误病情;家长不可自行加减药物和调整剂量,更不能擅自使用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等进行雾化,更不可将上述药品与常用雾化药物混合;应注意长期盲目使用雾化吸入用激素,可能导致口腔炎、霉菌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因此应定期复诊和评估治疗效果,不可擅自给患儿停药或自行延长用药时间;
2)对小于一岁患儿,家庭雾化时需警惕可能出现缺氧和窒息,如出现喘憋、支气管痉挛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3)雾化治疗不能代替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家长应了解普通的感冒发烧没有做雾化的指征,也不能把雾化当成抗感染或止咳的治疗手段;
4)家长应注意不可忽视雾化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否则有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因此配置药效前,家长应注意清洗双手后再配制,药液应现配现用,不建议一次性配好放置于冰箱,配制的药效最好在30分钟内使用;同时家用雾化器的清洁和保存也应注意,常规应在使用之后冲洗和风干,防止管道堵塞同时减少微生物污染;如需定期使用时建议每周在乙酸溶液中浸泡1至2次30分钟(一份蒸馏白醋至三份温水)或购买的医用消毒液中浸泡10分钟来消毒,最后自来水冲洗后晾干。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作者,有关涉及厂家的品种仅供学习理解使用,不代表推荐立场!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何艳玲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