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校内保研名单(同济大学公示研究生清退名单)
同济大学校内保研名单(同济大学公示研究生清退名单)7月8日,正观新闻记者联系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MFA创意写作专业负责人的张生教授,对于目前国内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他有着自己的看法。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进一步高涨,达到377万人,增长3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博士生每年招收数量也已经达到10万人。但另一方面,毕业难、学术压力大、经济收入少等问题,也让许多人在学术道路的中途选择放弃。正观新闻记者查阅《同济大学超期研究生管理规定》发现,同济大学规定:2017级及之前普通博士生学制为3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4.5年或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2018级及之后的普通博士生学制为4年,直博生学制为5.5年(医学专业学位普通博士生学制为3年,医学直博生学制为6年),最长学习年限均为7年。对于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规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
正观新闻见习记者 王笑迪
7月7日,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公示了一批拟进行退学、结业处理的研究生名单,引起网友热议。
7月7日,同济大学公示了一批拟进行退学、结业处理的研究生名单,引起网友热议。在名单中,被清退的原因主要有二:学业成绩未达学校要求,或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告
正观新闻记者查阅《同济大学超期研究生管理规定》发现,同济大学规定:2017级及之前普通博士生学制为3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4.5年或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2018级及之后的普通博士生学制为4年,直博生学制为5.5年(医学专业学位普通博士生学制为3年,医学直博生学制为6年),最长学习年限均为7年。
对于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规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而对于未能在最长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学校会根据规定进行清退或结业处理。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进一步高涨,达到377万人,增长3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博士生每年招收数量也已经达到10万人。但另一方面,毕业难、学术压力大、经济收入少等问题,也让许多人在学术道路的中途选择放弃。
7月8日,正观新闻记者联系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MFA创意写作专业负责人的张生教授,对于目前国内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保持清晰认知,才不会骑虎难下
张生教授表示,许多研究生中途退学,和当初选择对学位的认知不清晰有关。他认为,早先时候,我们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学位越高,日后走上社会发展前景越好,基于此,很多人将学位作为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这对博士的培养目标认知是偏离的。
近年来,国家在博士培养方向和目标上越来越清晰——就是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输送学术人才,学位建设也逐渐走向正规,正本清源,与之伴随的是博士的要求和训练也越来越严格。
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学不清楚博士最后的培养导向,盲目选择读博,或者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把学位作为工作的跳板,就产生了认知偏差。抱着这样的目的,进入博士生的训练和学习后,往往会感到压力太大,承受不了,所以出现退学、放弃学位的现象,甚至精神上产生了焦灼,这对于个人、学校、导师来说都是不好的。很多人认为,博士生未来选择会很多,其实相反,博士的选择是最狭窄的,以后只能走学术道路,进入高校。
所以选择深造第一步,是要保持认知清晰:读博以后要做什么,过程中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想清楚。只有这样,才不会盲目读博,产生骑虎难下的局面。
改进学位制度,增加专业型硕士
张生教授认为,除了个人原因,我们目前学位制度设计也需要改进,增加科学性和合理性。
张生教授回忆起自己八十年代读大学时,很多老师本科毕业后就留校任教,而他自己九十年代初硕士毕业就可以进入大学教书。十年后水涨船高,到了他的学生,基本上必须有博士学位才能进大学教书了。但我们的学位制度没有跟上这种变化趋势。国外许多大学的学术型硕士学制是一年或两年,但国内目前学术型硕士是三年制,对于很多以后不走学术道路的同学来说是一种浪费。三年结束,只有极少数人走上学术道路,其他不走学术道路的同学,只能是“陪太子读书”。同时,目前国内硕士专业仍以学术型为主,真正面对就业市场的专业型硕士开设的数量很少,且因为课程设置仍然是学术型硕士的传统套路,既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也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这是对个人的浪费,也是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未来需要增加面向就业的专业型硕士,减少学术型硕士。
博士帽是一顶棘冠,选择需慎重
对于那些因为个人原因中断学业的同学,张生教授表示,如果本人表现优秀,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退路。他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学位制度,对于学术有热情的同学,本科毕业即可申请博士,如果未能完成学业要求,不能授予学位,但完成了全部博士课程修读,学校应酌情给予学术型硕士学位作为补偿。对于硕士清退的同学,学校可以酌情给予结业证书,给他们一个重新进入社会、就业的机会。
最后,张生教授表示,不会轻易建议自己的学生读博。目前国家博士津贴还很有限,许多同学开始读博已经二十五六岁,经过几年的学术训练,完成学业可能已经三十岁,这中间的时间十分宝贵。如果没有一定经济支撑,压力会相当大。所以,进行深造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否真的对学术感兴趣,家庭能否承担。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可以暂缓计划,因为某种意义上,读博是一条不归路,博士帽是一顶棘冠,戴上并不轻松。
编辑:张香梅 马少剑
统筹:石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