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古时候的科举考试,进入考场就相当于走进了全封闭的空间。还要带上干粮和行李,吃喝拉撒睡都在考试院里进行,暂时失去自由,没有考完是不准出来的。其辛苦的状况,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的高考。连续考试三天后,终于结束了考试,兄弟二人也累趴下了,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匆匆填饱肚子后倒头便睡,足足睡了一天。吴敬梓故居作为官宦之家,汤镇台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考取个功名步入仕途。可他的两个公子和“六爷”偏偏就不喜欢读书,每日除了寻欢作乐,就是无所事事。也许当着自己父亲的面还会假装上进,用功读书。可是等父亲转屁股一走,就原形毕露,吃喝玩乐去了。吴敬梓这不,临近考试的前几天,兄弟二人借口放松放松,约上“六爷”一起外出喝酒去了。如果是正儿八经的朋友相聚,小酌几杯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他们三人,去的地方不对。去的是喝“花酒”的地方,而且为了炫耀身份,大白天的,还特地将自己老子“都督府”的灯笼提着到处走。这顿酒从当天的

我们国家的语言十分丰富,有很多俗语特别有意思。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老子英雄儿好汉”,说的是父辈是英雄好汉或出类拔萃的人,儿子这辈也不会差到哪去。可这话要放在《儒林外史》里,清朝贵州镇原府汤镇台一家,就显得不那么适用了。

镇台是一个地区武官的名称,相当于唐朝或是宋朝的总兵一职。是该地区级别最高的武官。汤镇台能坐上这个位置,证明他是有实力的。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汤由和汤实,另外他还有一个哥哥做过知县,如今退休在家,不理世事。也有一个儿子,被称为“六爷”。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1)

儒林外史

按道理来说,汤镇台和他哥哥,都是做官之人。在旧时代属于有功名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优秀人才,属于老子英雄那一类。可是他们的后辈就不像父辈那么争气,就是说并非所谓的儿好汉那种。成天只知道寻欢作乐,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可以说丢尽了父辈的脸面。

作为官宦之家,汤镇台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考取个功名步入仕途。可他的两个公子和“六爷”偏偏就不喜欢读书,每日除了寻欢作乐,就是无所事事。也许当着自己父亲的面还会假装上进,用功读书。可是等父亲转屁股一走,就原形毕露,吃喝玩乐去了。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2)

吴敬梓

这不,临近考试的前几天,兄弟二人借口放松放松,约上“六爷”一起外出喝酒去了。如果是正儿八经的朋友相聚,小酌几杯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他们三人,去的地方不对。去的是喝“花酒”的地方,而且为了炫耀身份,大白天的,还特地将自己老子“都督府”的灯笼提着到处走。这顿酒从当天的下午就一直喝到了第二天的凌晨,全都喝得醉醺醺的不省人事,被下人搀扶着才回到了家里。看到这情形,不知道作为“好汉”的老子会有何感想?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3)

吴敬梓故居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进入考场就相当于走进了全封闭的空间。还要带上干粮和行李,吃喝拉撒睡都在考试院里进行,暂时失去自由,没有考完是不准出来的。其辛苦的状况,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的高考。连续考试三天后,终于结束了考试,兄弟二人也累趴下了,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匆匆填饱肚子后倒头便睡,足足睡了一天。

休息好后,来了精神。拿了父亲给的钱,请来当地知名的戏班子来唱大戏,哄得二人开心的还大把的将银子赏给手下之人。真的是,钱不是自己挣来的,花起来就不知道心疼。这又是大闸蟹,又是花雕名酒的,还特意租了一艘大船夜游秦淮河。这一晚上的消费恐怕等于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了。没办法,谁叫人家老子是好汉呢,家底殷实摆在那。所以以他们这样的素质,能够考取功名那才奇怪了。果然,放榜的那天,两人都榜上无名。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4)

范进中举

没有考上只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总之兄弟二人也没将落榜之事放在心上,一路往回走,一路照样吃喝玩乐,丝毫不见收敛。回到家里,还受到“六爷”的“热情款待”,他本是两兄弟的堂兄,却偏要称呼两兄弟为“大爷”,“二爷”。听了这样的称呼,汤镇台十分不满,劈头盖脸的将他训斥了一顿,搞得他很沮丧。看来,六爷也是一个“混混级”的人物,比两兄弟好不到哪去。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5)

王冕墨梅

看到自家的儿子这么没出息,汤镇台于是萌生了让儿子拜师学艺的念头。于是通过关系找到当地有名的秀才余特来教书。没想到一封小小的拜师贴,都能让两个儿子给搞砸了。按照拜师礼仪,二人要写拜帖拜见老师。拜帖的落款应该以门生自居,以示对老师的尊敬。可是他们两个不学无术的东西,弄了个“同学晚弟”的拜帖投给了老师。老师一看肺都气炸了,竟然以自己的弟弟和同学自居,这不是和我同辈了吗?还要我这老师干嘛?因此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拜师请求。汤镇台看到这个情况,知道他们已无药可救,索性再也不去管他们,由他们去了。

小学拜师帖内容如何写(兄弟二人的拜师贴)(6)

儒林外史沈琼枝

所以,学些文化真的很重要,否则就像汤镇台的两个儿子一样。除了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之外,真的其它什么都不会。写个拜师帖,还能闹出这么大的笑话,真的让人无语。二人的所作所为,也没有能体现出“老子英雄儿好汉”这话的正确性。因此俗语所说也不见得都是完全正确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