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的定义是指什么呢(劳动技能课会纳入中高考吗)
劳动技术教育的定义是指什么呢(劳动技能课会纳入中高考吗)所以很多生活自理能力平时不一定用得上,但得会;遇到紧急情况就不会慌张、手忙脚乱,这就是老祖宗说的“技多不压身”。但也有的人,在家里种了葱,韭菜等等,缓解了一定的燃眉之急。听说,上海这一波疫情和超长居家隔离,逼得很多不会做饭、做家务的年轻人纷纷现形:明明锅碗瓢盆和食材都有,但不会做,只能吃泡面;切个菜被划伤,炒个菜被烫伤,还不懂得紧急处理伤口……
很多人担心既然劳动课程已经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当中的“独立”课程,那么,未来的中考、高考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劳动课考试呢?
教育专家 储朝晖:目前的政策标准和相应的一些要求当中,没有把劳动教育纳入中高考。中高考本身只是当下的、短期的评价标准。学校、家长和社会应看到劳动教育的长远价值。劳动教育不应成为升学考试的砝码。
一、爱劳动的孩子更独立,甚至成绩更好
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必要时可以应急,甚至保命;更重要的是,这是个人独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基础的部分。
听说,上海这一波疫情和超长居家隔离,逼得很多不会做饭、做家务的年轻人纷纷现形:
明明锅碗瓢盆和食材都有,但不会做,只能吃泡面;
切个菜被划伤,炒个菜被烫伤,还不懂得紧急处理伤口……
但也有的人,在家里种了葱,韭菜等等,缓解了一定的燃眉之急。
所以很多生活自理能力平时不一定用得上,但得会;遇到紧急情况就不会慌张、手忙脚乱,这就是老祖宗说的“技多不压身”。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照顾好自己,并知道自己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个人独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会照顾自己,以后才能更好的照顾父母和孩子。
二、培养责任感
学会定期地参与家务劳动,这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家庭分子,都应该对家庭有所付出,承担一些义务。
很多家长没有这个意识,尤其是跟孩子“隔代亲”的老人家。他们习惯性地为孩子包办一切生活事务,几乎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在家除了学习,其它事务几乎都不用干。
这样的孩子对于“付出”和“责任”很可能是缺乏意识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要什么就有什么,把获得视为理所当然。如果哪一天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他们会觉得无法理解,甚至暴怒、打父母。
我们有时候看到新闻里说,孩子因为父母不肯买手机,当众殴打父母。这样的孩子固然应该受到谴责,但从深层次来看,父母也负有很大的教育责任。
做家务是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的义务与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动手参与,共同维护家庭。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一起父母,而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父母大包大揽。
三、趁机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孩子在家劳动时,如果家长懂得给予及时的、具体化的肯定,这就是提高孩子的自信、改善亲子关系的大好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家长苦恼于跟孩子没有共同话题。想聊学习吧,现在孩子学的知识家长可能都不会,又或者一聊孩子就反感;想聊孩子喜欢的动漫、游戏吧,家长更是一窍不通,尬聊。
其实一起做劳动、家务、手工等,就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机会。孩子学习劳动技能时,往往一开始需要家长协助和参与,或者需要家长验收。这时,家长要学会给予孩子及时的、具体化的肯定。
比如孩子第一次炒菜,肯定状况百出,口味也没有大人做的好吃,甚至可能比较难吃。但至少他们做出来了,跨出了第一步,这就值得肯定。
父母一定要当“捧场王”、尽量多吃点,并给孩子鼓励和肯定,也引导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如果想提建议,可以善意、温和地说一句,“如果下次再放点盐就更完美了!”
其实饭菜做得好不好吃,孩子心里很清楚,如果大人直接指出来,他们反而很受打击,产生抵触情绪。此时,他们需要的是及时而具体化的肯定,获得成就感,以后才能更加用心去做,进入良性循环,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
欢迎留言讨论,还有哪些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