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踩踏(全体师生家长这份防踩踏锦囊请收好)
防治校园踩踏(全体师生家长这份防踩踏锦囊请收好)首先,在拥挤的人流中,需破开人流保护自己,防止自己被身边的人挤倒,预防踩踏事件发生。02 踩踏事件发生可以这样做!人群拥挤造成踩踏致死的根本原因是:窒息,也就是憋死的。因此遇上踩踏事件时,学会及时自救才是关键。发生踩踏事件时,被踩踏者的胸腹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他的胸廓无法扩张吸气,也就是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长时间被挤压得无法吸气,他的胸膜腔内压就会小于大气压,医学上叫胸膜腔负压。这时由于肺不能舒张,也就无法吸入空气,最终窒息而死。踩踏致死的原理和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土方坍塌致人死亡很相似,都是胸腔被重压无法扩张吸气,最终都发生了窒息。踩踏事件中的踩背是一群挤得密密麻麻的人不间断地从你背上踩过去,至少两三个人同时踩你的背,被踩踏着整个胸腔都会踩平,脆弱的肋骨全部折断,断骨甚至直接插入心脏或其他脏器,造成内脏出血,进而造成人的休克。现实中就曾有受害者在站立的姿势中被挤压致死。
韩国 梨泰院
据韩国《中央日报》10月30日晚最新消息,截至当地时间30日晚9时,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难者又增加1人。目前,韩国首尔市警察厅调查本部确定了154名遇难者中的153人(含26名外国人)的身份,并通知了遇难者的家属。遇难者当中,男性56人,女性98人。
遇到踩踏事故如何自救?
01 踩踏事件发生机制
人群拥挤造成踩踏致死的根本原因是:窒息,也就是憋死的。因此遇上踩踏事件时,学会及时自救才是关键。发生踩踏事件时,被踩踏者的胸腹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他的胸廓无法扩张吸气,也就是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长时间被挤压得无法吸气,他的胸膜腔内压就会小于大气压,医学上叫胸膜腔负压。这时由于肺不能舒张,也就无法吸入空气,最终窒息而死。
踩踏致死的原理和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土方坍塌致人死亡很相似,都是胸腔被重压无法扩张吸气,最终都发生了窒息。
踩踏事件中的踩背是一群挤得密密麻麻的人不间断地从你背上踩过去,至少两三个人同时踩你的背,被踩踏着整个胸腔都会踩平,脆弱的肋骨全部折断,断骨甚至直接插入心脏或其他脏器,造成内脏出血,进而造成人的休克。现实中就曾有受害者在站立的姿势中被挤压致死。
02 踩踏事件发生可以这样做!
首先,在拥挤的人流中,需破开人流保护自己,防止自己被身边的人挤倒,预防踩踏事件发生。
在拥挤的人群中抬起双臂,手肘的点对准人与人之间的缝隙,让人流的冲击分散到身体的两侧,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人流中摔倒,并且要保持重心稳定,不要让身体与人群的冲力对抗,保护胸腔,减少压力,减少身体的受力面。
在人群拥挤中,若身边的人冲撞你被迫倒地或被绊倒时,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防止进一步伤害,提升安全系数。
摔倒后,如果无法起身,应快速蜷缩身体,用双臂保护头部要害及胸腔,使肱骨、肩胛骨、锁骨以及骨盆形成支撑保护脏腑,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受到致命伤害。
注意:手肘和膝盖连起,形成空腔区域,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护胸腔,还可以保留足够空间获取空气。
我们还要把握机会靠近墙壁,寻找机会将身体从侧卧调整为跪卧,双手扣紧后脑,同时,我们要将脚腕部、小腿与大腿、大腿与躯干、躯干与大臂、大臂与小臂,均调整为三角形支撑身体,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抗压性。
03 踩踏事件其他注意事项
当遭遇拥挤的人群时:
1.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 如果路边有商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当出现混乱局面时: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04 一张图掌握踩踏事件自救
哪些场所易发生踩踏?
据介绍,主要是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踩踏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事故发生原因具体包括:
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