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美女语文老师讲唐诗(不一样的语文老师)
网红美女语文老师讲唐诗(不一样的语文老师)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认定真正的老师应同时是真正的学生。他身兼党支部书记的“虚职”,却孜孜不倦地做着编写党员学习资料的“实事”,每月及时分发到诸位同仁手中,时时告诫自己也提醒他人教书的同时不可放弃学习,并定期组织大家针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省和交流,力求长足的进步。他认为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语言、知识和文化,更应对现代世界有一个通达的理解,使自己的生命处在较为宽广的时空状态,这样孩子才能从其中得到生命的成长。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即将破土萌芽的种子,在培入土壤的最初理应得到最好的呵护”。他曾数度入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但每次获奖感言都是相同的那句话:三十年的语文,三百年的语文教育。一个人作语文教师一辈子最多做三十年几年,但这三十几年中要关注教师自身将和未来三百年间的民族语文教育发生怎样的关系。在他心目中,成功的老师,不是能博得学生一时的喜爱,而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
苏苏 水寒说语文(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按:今天是教师节。改变一下节奏,增发一期公众号。七年前的一篇旧文,我爱人写的一篇文章。当年因为在学校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活动评选中得票率很高,被推荐为西城区的“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候选人,要求每个人上交一篇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业绩的文章,这可让我很为难,平生最不会说表扬的话,不奉承别人,更不会吹嘘自己,临到快要交稿了,没办法,把这个任务硬推给了平时就爱写一些东西的她。她写完之后给我看了看,虽然有一点“情人眼里出西施”之感,有一点小布尔乔亚的情调,但总体都还说的是事实,不算吹捧。今天发这篇文章,纪念一下逝去的美好岁月。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也会不忘初心,做一个合格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
文中提到的语文教育观,是我在工作第二年时,在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提出来的四条原则,以此自勉,并在之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一以贯之。
他从来不向往做那似锦的繁花,随时随地都要把全部明艳捧出来供人展览,而是立意要做一棵绿意婆娑的大树,将根脉植入脚下的泥土,藉着静默的光阴潜滋暗长。在他看来,内心的丰富和充盈远胜过外在的锦衣华服。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每月都豪掷千金批量购进大批图书,恨不得将每天清晨醒来到夜晚入睡的时段都以印刷体来充斥自己的眼睛,却从来都不考虑自己是否该买件新外套了。他勤于思索力求精进为师之道,笔耕不辍地将从教之后的点滴思考汇聚成源源不断的文字,却从无意付梓发表以求闻达,更无暇为自己“泡制”贴金之作。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不仅教育学生,更时常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平生第一次收到任课老师电邮”的家长戏称之为“一份学费,三人受教”。他的电脑里,总是为学生和学生家长设置和保留着专门的文件夹。学生文件夹用来保存学生优秀习作的电子稿,家长文件夹则用来收录他和各个家长的交流邮件。这样一个学年下来,积累的通信竟也已多达两百余封。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曾参与了开明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该教材经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中心审定通过),作为北京市教研部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职教研员组成员经常参与北京市的学科教研活动,且连续四年作为西城区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参加了西城区初三年级教研、命题和中考阅卷。对于如何做技术型老师可谓驾轻就熟,但他仍毅然决然地选择做一名思想型老师,虽然明知那是一条许多人未选择并且注定会十分艰险的路,但他相信语文老师有责任深入探求和拓展课程的思想深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质地,这些都远比应试技巧的养成更重要。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即将破土萌芽的种子,在培入土壤的最初理应得到最好的呵护”。他曾数度入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但每次获奖感言都是相同的那句话:三十年的语文,三百年的语文教育。一个人作语文教师一辈子最多做三十年几年,但这三十几年中要关注教师自身将和未来三百年间的民族语文教育发生怎样的关系。在他心目中,成功的老师,不是能博得学生一时的喜爱,而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当他们回想起来,仍觉得你是一个好老师。而且还要为民族的母语教育承担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任。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认定真正的老师应同时是真正的学生。他身兼党支部书记的“虚职”,却孜孜不倦地做着编写党员学习资料的“实事”,每月及时分发到诸位同仁手中,时时告诫自己也提醒他人教书的同时不可放弃学习,并定期组织大家针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省和交流,力求长足的进步。他认为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语言、知识和文化,更应对现代世界有一个通达的理解,使自己的生命处在较为宽广的时空状态,这样孩子才能从其中得到生命的成长。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坚持语文教育不应是单纯的学科教育,而是生命教育。他希望有那么一天极端功利的考试制会被颠覆,孩子们可以不按照现在的方式来考,老师们也可以不按照现在的方式来教。他一贯秉承非功利的语文教育观:首先,语文教学应当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要认识到他(她)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学生成功的受益者,而学生未来的成功则应该源自于当时教师成功的教育;其次,教师必须有“大语文”的观念,把语文当作“语言和文学”和“语言和文化”来讲授,而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再次,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功能要通过"文学和文化"的讲授来实现,不能空喊口号,尤其不能为了思想性而忽视文学性;最后,要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动力源,也就是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文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他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强烈反对现行制度下的两种趋势,其一为,老师要么是甘当人梯,让学生踩着上去,但一旦上去了,学生不但抛弃了老师,更抛弃了语文,最终抛弃了一个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精神品格;其二是,老师残酷地压榨学生,把学生的每一点时间都榨取过来,然后学生成绩上去了,老师也颇有颜面,但是本质上只不过是把学生当梯子。“一将功成万骨枯”,实际是踩着学生上去的,结果和被学生踩着的一样,都是学生最终抛弃了语文,抛弃了做人的最基本的精神品格。他希望每个老师都有一把自己的梯子向上攀登,同时也告诉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梯子向上攀登,师生双方都有丰富健全的精神世界,他坚信这才是真正的师生的共同成长。
他就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胖胖的、戴着眼镜,有着粗犷的外表和细腻的内心。偶尔也会板起威严的面孔,却一直从心底里热爱着那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