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成就人生和事业的重要能力(时代自控力的驭与愈)
自控力成就人生和事业的重要能力(时代自控力的驭与愈)自控力说白了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这种对抗可以分为三种挑战:“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自控就是驾驭这三种挑战。跟人的自控力相关的区域,是大脑的前额皮质,它控制着所有“我不要”“我想要”“我要做”的行为,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第一章: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为什么重要自控力和《自控力》所谓自控力,就是一个人自我控制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冲动和欲望有效掌控的能力。在传统观念看来,自控力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从不尝试主动去掌控和改变自己的自控力。《自控力》内容简介
文/野渡
说我们正滑向一个集体失控的时代,这似乎是危言耸听,但如果你跳出自我站在路人的角度审视自己,你会发现,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无意识地刷朋友圈,漫无目的地逛微博,丧心病狂地淘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追肥皂剧却不知道到底哪里吸引你,一边咒语般叨叨我要减肥一边充满罪恶感地胡吃海塞,相反,给自己定制的“宏伟蓝图”被束之高阁,各种任务计划一拖再拖……你会大吃一惊:你的自控力原来如此薄弱,甚至逐步滑向失控的边缘。
自控力和《自控力》
所谓自控力,就是一个人自我控制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冲动和欲望有效掌控的能力。在传统观念看来,自控力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从不尝试主动去掌控和改变自己的自控力。
《自控力》内容简介
第一章: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为什么重要
自控力说白了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这种对抗可以分为三种挑战:“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自控就是驾驭这三种挑战。跟人的自控力相关的区域,是大脑的前额皮质,它控制着所有“我不要”“我想要”“我要做”的行为,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
自控力如何重要呢?作者用了三个有助于从侧面做了形象描述:“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
自控力第一法则:认识你自己。做决定前,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二章:自控力的本能
自控力不仅是一种心理作用,更是一种生理本能。实验表明,人的心率变异度跟自控力直接相关,因此,通过提高心率变异度能够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
压力是自控力的死敌,而通过运动、呼吸训练、绿色锻炼、睡眠、放松可以提高心率变异度,从而增强自控力。
第三章:累到无力抵抗,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限?
意志力有极限,在做一件事情或多或少消耗了意志力时,在其他事情上会表现意志力减弱。
自控力跟肌肉一样具有极限,用的太多就会疲惫,同时它也跟肌肉一样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极限。
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但提高自控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我们的极限。如果我们试图像保存能量一样保存“意志力”,那我们就会失去本来拥有的力量,但如果我们每天都跑意志力的马拉松,又会把自己搞垮。
第四章: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人往往会将自控的成功做为下一次放纵的理由,也往往会将坏东西好的一面作为自己放纵的理由,因此,我们要忘掉理由、关注目标,不为自己的放纵做辩护。
当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为了能更好的自控,我们需要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第五章: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人的大脑具有一个奖励系统,为了获得奖励,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神经递质,促使大脑其他部分去追逐所谓能给你带来奖励的东西。而我们的大脑往往错把奖励的承诺当做快乐的保证,促使我们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求满足感。我们应该从正面运用这种奖励的承诺,用其来增强自控力而不是放纵自己。
第六章:“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情绪低落更容易使人屈服于诱惑,摆脱罪恶感会让人变得更强大。因此,我们要学会解压、学会原谅自己。
能有效解压的方法: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散布步,冥想或瑜伽,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没有效果的解压方法: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游戏,上网,看电视或电影。
有效和无效的策略主要区别是,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例如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资还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
第七章: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及时享乐的根源,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我们拖延、我们及时行乐。为此,我们应预先对未来的自己做出承诺,用奖励或威胁来激励自己。
第八章:传染: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自控力为何具有传染性。自控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因此自控力和诱惑都具有传染性。
坏习惯和好习惯都像细菌一样在社交圈子传播。社交会产生镜像的自己,有三种形式:
1) 无意识的模仿他人的动作;
2) 传染情绪;
3) 传染诱惑,意志力。
目标也能传染,有时候别的人目标会不知不觉成为自己的目标。感染别人的目标,失去自己的控制。社会认同会增加人们的自控力:从众心理。
把增强意志力变成集体项目。无需单独面对挑战,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一同实现意志力目标。不必有共同的目标,只需要相互记录、鼓励。也可以把这种支持变成一种良性竞争。
第九章: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想法和欲望,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更巧妙的方法自控而不是一味压抑。
比如:跟不节食的人相比,节食的人更可能压抑对食物的想法,面对食物的控制力最差,感受到食物的渴望更强烈,因此更容易过度进食。
几种增强自控力的简单方法
《自控力》一书介绍了多种提高自控力的方法,这里简要介绍几种。
一是5分钟冥想。安静坐好,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专注吸气和呼气的感觉,当你走神的时候,重新将你的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这种反复的自控力训练,能让大脑前额皮质开启高速模式,让大脑中处理压力和冲动的区域更加稳定,从而增强自控力。
二是降低呼吸频率。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人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状态。经常坚持几分钟的呼吸训练能够增强人的抗压性,提高人的自控力储备。
三是自控力锻炼。我们可以像训练肌肉耐力一样锻炼自控力,即选择一件事坚持来做或者不做。比如选择一件事锻炼“我不要”的自控力。像:克制自己不说“我靠”这个词;再比如选择一件事增强“我要做”的自控力。像: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每天冥想五分钟等。通过坚持训练,我们的自控力的极限就会提高,就如我们每天坚持跑步我们肌肉的耐力就会增强。
四是挖掘“我想要”的力量。每当你面临自控力挑战的时候,认真挖掘你“我想要”的力量。如果自控成功,我会有什么收获?我个人会得到什么回报?如果自控成功,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会有什么受益?当你面对诱惑、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你就想一想这个东西,它会给你一个新的动力。这让我想起了我高中宿舍的兄弟,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我想要”的力量是什么?那就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所以当我们面临电脑游戏、面临高中时代所谓的美好爱情、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我们时刻用“改变命运”提醒自己,当时没有人督促我们,但我们一个比一个自觉,最后,我们整个宿舍12个人11人上了重点大学。现在回想,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种自控的力量。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作者。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野渡读经典、头条号: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