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在解释“请事斯语矣”句时,作者指出:这句话要注意,“请+动词”的结构,在文言文和白话文中意思有很大的不同,白话文表示请对方做什么事,但文言文中却表示请对方允许我做什么事。“请事斯语”如果是白话,就是“请你按照这个话去做”(“事”是从事、奉行的意思,“斯语”就是此语,指孔子的话),如果是文言文,意思就变成“请你允许我按照这个话去做”。文言文“请”的这种用法在白话文中还有残留,例如“请问”,我们只要把“请问”跟“请坐”、“请吃”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第19—20页)在解释“己所不欲”句时,作者指出:“所不欲”是所字结构……“所”字指代后面动词“不欲”(动词“欲”的否定)的宾语,所以“所不欲”意为“不欲的(东西、事情)”或说“不想要的(东西、事情)”。(第19页)作者是教育家,比较熟悉今天青年人易犯的错误,随文指点。我特别有同感的是作者对“其”字的辨析:“其为人也”中的“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1)

唐翼明先生的《论语新诠》新近由岳麓书社出版。拜读之后,深为佩服。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讲解《论语》的佳作,可供学术界、大学生与民众作为学习《论语》的入门书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书

本书分类导读了《论语》,把孔子倡导的核心价值、重要理念为主线,予以梳理与讲解,纲举目张,深入浅出。全书抓住了二十余主题:仁、义、礼、智、信、学、孝、命、天、道、德、忠、士、中庸、鬼神、为政、教育、交友、君子与小人、修养与观人、孔门弟子、孔子自述等。作者选取了《论语》六成的内容,按以上主题,以类相从,予以梳导。

作者对《论语》重要章节、段落的诠释,通常分为“释词”、“大意”、“导读”三部分。“释词”,即先从认字开始,紧抠字、词、句的训释,把相关的某实词、虚词的知识或语法讲得十分清晰且简明扼要,这是准确理解每章、每句经典的基础,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讲读经典一定要从训诂开始。“大意”,即用流畅的白话文把本段古文的意思传达出来,不一定是一字对一字的直译。“导读”,则意在引导读者全面理解本段古文的意义,尤其是作者以创造性诠释,贯通经典的义理与现代社会人生,对读者很有启发。

作者在《自序》中指出:“一百年来的白话文运动和几十年来厚今薄古的应试教育,已经让我们的青年对古文、古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隔膜,从前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问题,从前注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注的东西,对现在的青年却成了非注不可的东西。”(《自序》第4页)本书对虚词、实词都依文作了简单又准确的解释,特重古汉语与白话文的区别,对难字都用汉语拼音与汉字注音,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作者是教育家,比较熟悉今天青年人易犯的错误,随文指点。我特别有同感的是作者对“其”字的辨析:“其为人也”中的“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大多数情况下是代词,有的时候是语气词,这里是代词。“其”作代词的时候一般是物主代词,而不是人称代词,可译作“他的”而不是“他”,用英语来比较,“其”相当于his,而不是he,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楚这个区别,把许多白话文中该用“他”的地方也写成“其”,这种错误的用法现在出现的频率很高,充斥报刊书籍,念起来非常别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见正文第7页)唐先生的这一纠正,切中时弊。

在解释“人而不仁,如礼何”句时,作者指出:“如……何”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个语式,现代白话文只剩下“如何”这个词,而没有“如……何”这种语式。“如何”在古文中有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等含义。仔细分析一下,“如”跟“何”是可以拆开讲的,“如”的意思是“如此”、“如前面所说”,“何”才真正表达疑问,这有点像英文当中的“so what?”,“如”和“何”既然可以拆开,那么在中间加入别的成分也就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了。但因为白话文中没有这种语式,所以不大好翻译,大致的意思是“把(这个)怎么办”、“对(这个)怎么样”。(第10页)

在解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句时,作者指出:“立”是建立、树立的意思,是“建功立业”的立,“达”是发达、闻达的意思,是“富贵发达”的达。要注意两个“立”字用法不一样,前一个“立”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后面一个“立”字是及物动词,后面有宾语“人”,意思也变了,变成“使人立”的意思。两个“达”字的情况跟“立”字一样。一个不及物动词拿来做及物动词用,表示“使……”的意思,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很常见,现代语法学家把这种情况叫做“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我们读古文时要多加留意。(第13页)

在解释“己所不欲”句时,作者指出:“所不欲”是所字结构……“所”字指代后面动词“不欲”(动词“欲”的否定)的宾语,所以“所不欲”意为“不欲的(东西、事情)”或说“不想要的(东西、事情)”。(第19页)

在解释“请事斯语矣”句时,作者指出:这句话要注意,“请+动词”的结构,在文言文和白话文中意思有很大的不同,白话文表示请对方做什么事,但文言文中却表示请对方允许我做什么事。“请事斯语”如果是白话,就是“请你按照这个话去做”(“事”是从事、奉行的意思,“斯语”就是此语,指孔子的话),如果是文言文,意思就变成“请你允许我按照这个话去做”。文言文“请”的这种用法在白话文中还有残留,例如“请问”,我们只要把“请问”跟“请坐”、“请吃”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第19—20页)

在解释“远耻辱也”句时,作者指出:“远”旧读yuàn(院),形容词作及物动词用,使动用法。(第57页)

在解释“侍于君子”句时,作者指出:“侍于君子”句,“侍”,陪侍,在古文中一般用作不及物动词,后面通常不带直接宾语,例如“颜渊季路侍”,而不说“颜渊季路侍孔子”。“侍于君子”中,“君子”是被服侍的对象,故不能说成“侍君子”。(第203页)

从以上字句的细究,可知本书的严谨可靠,绝非时下一些误人子弟的所谓“经典导读”,望文生意,信口雌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本书的中心是义理的阐释,作者以“仁”为中心,分类解读,十分深刻,又取互见互释法,各章各段相互补充,便于读者触类旁通,把握孔子思想的全貌,并深度理解其原始意义与现代价值。作者在导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义理时指出:“‘仁’是一个道德概念,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精神境界,跟客观条件和行仁者的能力无关,因此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孔子说‘仁’没有那么难,只要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行了。每一个人都希望做一番事业,能在社会上好好立足,最好是事业发达,声名远播,也就是‘己欲立’、‘己欲达’。一个人这样想是应该的,但如果这个人不仅自己这样想,还希望并且帮助别人也能立足、也能发达,这就叫‘立人’、‘达人’。这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行仁的方法。可见行仁并不是那样困难,也不一定要建立丰功伟业,只要有爱人之心,平等待人之心,视人如己之心,就可以了。”(第14页)这种解释十分平实,娓娓道来,又抓住了重点,把经典与读者当下的生活世界联系了起来,真正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作者在导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理时指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术中最大、最高的观念,孔子从来没有给“仁”下过任何定义,因为它没法定义。在孔子那里,“仁”几乎就是道德的全部,凡“道德的”也就是“仁的”,凡“仁的”也必是“道德的”。所以孔子从不说“仁”是什么,而是就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告诉弟子怎样做,才符合“仁”,也就是符合道德的要求……这里我们特别应该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可以说是“仁”的本质要义,也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普世价值。这八个字说得多好啊,多么简要,多么深刻!现在这八个字已经刻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墙上。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样,这个世界就太平了。但可悲的是,总会有人偏偏提倡“己所不欲,要施于人”,并且以各种歪理来为自己的恶行辩护,这个世界也就一直充满硝烟和战争,充满不公和不义,不知何时是了。(第20页)

本书每一章前有一段重要的话,我体会是本章的章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智慧。如第七章《论学》,作者特别点醒:“孔子最看重学习 对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论语》中‘学’字几乎是除了虚词和个别常用名词以外出现最频繁的词之一(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学’字一共出现了64次),《论语》第一个字(‘子曰’不算的话)就是‘学’。孔子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知识是靠不断的学习累积起来的,他描述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称赞别人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于孔子的影响,好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点在全世界可能只有犹太民族能够同我们相比。但令人感叹的是,这一传统在今日的中国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现代中国人的学习热忱在全世界显得并不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警惕。”(第57页)作者对当下中国人不好学的反省,令人深思。本人读到此,未尝不击节赞叹也!

第十七章《论为政》的章旨也特别精彩:“我们很难用现代的术语给孔子一个准确的定位,无论是学者、思想家、教育家,都只是描述了孔子的一个侧面。其实描述孔子也许不用这些术语更好。在那个时代,孔子就是一个人格高尚、品德完美而博学多才的人,他对人世间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相信这些看法是对的,希望把自己的看法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此来教化民众并改善社会。在孔子看来,要改善社会首先得改善人自身,所以孔子的学说很重视修身。对于每个个人而言,修身就是终极目标,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修身还不是终极目标,而推动社会进步(即古人说的‘淑世’)才是终极目标。所以一部《论语》教人怎样做人是主要的根本的,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讲的是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安定社会,用《论语》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为政’。”(第146页)我认为,这是抓住了孔子乃至儒家为人为学根本主旨的十方精到的判断。

在第二十章《论君子和小人》的章旨中,作者说:“《论语》中除虚词和个别常用词(如‘曰’、‘人’)外,‘君子’一词出现的频率(107次),仅次于‘仁’(109次),《论语》的精义可以一言蔽之,就是教仁,教人做君子,不做小人。”(第172页)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全书随处可见作者的深层的生命体验与生命智慧。在本书中,作者以生命对生命,以心灵对心灵,与孔子作心灵的交流与思想的对话。作者在本书中随处对数十年来似是而非、习以为常的流行看法予以批评,因此这也是一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好书。

例如“樊迟请学稼”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作者解说道:孔子这段话遭到很多误解,“文革”中大加批判,说孔子瞧不起农民,瞧不起体力劳动等等。其实是因为完全不了解当时的背景……孔子教学生,就是要把他们教成社会的管理人才,而不是把他们教成普通百姓。当时的社会条件显然并不允许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社会状况去套古代社会,用今天普及教育的理念去要求古人。樊迟要么就是不懂老师的理念,要么就是受到当时另一个思想流派“农家”的影响而跟老师的理念有分歧,向老师请教“稼”、“圃”,多少有一点不敬,难怪老师生气。其实即使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的反应也很自然,比方说,今天有人偏偏要向比尔盖茨请教种田,向杨振宁请教种菜,比尔盖茨和杨振宁会不会生气?(第247页)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2)

唐翼明

作者唐翼明先生有传奇色彩,又是一位正直平凡的普通人。他早年遭逢坎坷,历经磨难,在极左思潮的年代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文革前就在武昌实验中学教书,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位硕士学位获得者,此后于中年负笈北美,苦读十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学成后到台湾的几所名大学任教,一教就是十七年。退休后,他返回江城,又被礼聘为华中师大国学院教授兼院长。他学养深厚,著作等身,一生对《论语》情有独钟,把自己曲折人生的生命体验融进到本书的解读之中,尤其能与孔子精神相往来。

作者说:“我觉得孔子是我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哪怕在美国留学十年,我的书架上也总有一本《论语》。那些年我读了许多西方哲人的名著,也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但我从来没有认为他们比孔子更高明。孔子的教导仍然是我赖以安身立命的支柱和进德修业的指南。”(《自序》第2页)

“如果说信仰基督教的人用《圣经》来教育自己、团结自己,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用《古兰经》来教育自己、团结自己,那么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用《论语》来教育自己、团结自己呢?”(《自序》第2页)

“《论语》就是一本教人如何修身的书。《论语》只告诉你如何做人,如何让人成为人。”“《论语》是中国人一生中必读的书,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必读书。……《论语》就是中国人的圣经……其实中国人自有圣经,就是《四书》与《五经》,这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Axial Age)所形成的原创经典、核心经典。”(《自序》第3页)

唐翼明先生学贯中西,他的独见与诸多讲解,先得我心,启我良多,我将把此书作为今后读、讲《论语》的重要参考书。我极力推荐唐教授的《论语新诠》,建议读者诸君找来认真地读一读,慢慢地品味、消化,相信能从中获得养分与教益。

来源:“珞珈书生郭齐勇”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