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父亲希望马克思毕业干什么(马克思博士曾被岳父嫌弃)
马克思父亲希望马克思毕业干什么(马克思博士曾被岳父嫌弃)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既是爱的幻想曲,也是爱的思念曲——△燕妮和马克思(鉴于没人不知道马克思是谁,这里省略简介。)昨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超过万字。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革命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政府出资发行了印有马克思肖像的零欧元纪念纸币。
编辑 | 赵小天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今天,5月5日,是马克思的生日。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左)和年近60岁的马克思(右)
(鉴于没人不知道马克思是谁,这里省略简介。)
昨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超过万字。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革命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政府出资发行了印有马克思肖像的零欧元纪念纸币。
△燕妮和马克思
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既是爱的幻想曲,也是爱的思念曲——
我用迷恋幻想的这只巧手,
编织一幅旋律绕空的罗纱,
让我飞向那心爱的远方,
用轻纱把我的燕妮披上。
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
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长,
比理想国更美妙,
忧心似海,深胜海洋。
他又把爱情、理想和志愿结合在一起:
我幻想使心中雄伟的歌声
响彻全世界,洋溢在长空,
为了获得光辉的荣誉,
向精神堡垒发起猛攻。
……
我要向那茫茫苍天问讯死亡。
我能在那儿找到什么?真是荒唐!
我应当达到成熟完善,
像火炬自身迸发火光。
马克思那个年代,伦敦男人有打老婆的坏习惯,马克思对此很痛恨。这个疼爱妻子的模范丈夫每当听到女人的哭叫声心里就难受,他一定要冲过去将那打老婆的男人打个半死才痛快。有一次,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律师)遇到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同丈夫吵架,丈夫想把她弄回家,妻子就抗拒并像疯子一样地大喊大叫。
“这就是你不好了!做妻子的过量喝酒,有碍身体。”马克思又对她丈夫说,“就是妻子已经多喝了点酒,也不能对妻子无礼。你没有动手打她吧?”
“谁,谁错?我喝自己的酒有什么错?你,你这外国人多管闲事。”女人对黑胡须人说得喷出满口酒气。
“真是!你是什么地方的?我抓妻子打妻子关你屁事?”女人的丈夫气冲冲地说。
李卜克内西劝不住马克思。马克思听说打妻子不应该管,心里好生气。“你扶妻子回家就行了,为什么要动手抓、动手打她呢?”他又粗声粗气地说,“我警告你,女人也是人,男女都一样,不能欺负女人。真气人!你们伦敦人吃饱了怎么就爱打老婆?”马克思说完转身欲挤出人群,可周围的人紧紧包围着两个外国人,似乎已不准他俩轻易离去。
“呃,岂有此理!伦敦人打老婆为什么要受这可恶的外国人管?”人群中有人有意在挑衅。
“说得对,伦敦人打老婆不允许这个外国黑鬼管!……”周围的人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马克思,对准了两位陌生的外国人。
李卜克内西见周围越挤越紧,一双双眼睛都不友好地盯住黑胡须,他心里好生紧张,又不知所措。劝那男人快扶妻子回家,那喝醉的女人却死皮赖脸地拖着马克思的风衣;这时拖马克思挤出人群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人不多,他也不会随便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甩开不管的。她跌跌撞撞的,他只好去挽扶着她。
男人们嫉妒的目光眼看就要喷出火光了,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都有挨伦敦人拳头的危险,一场善意的干预被人反唇相讥,恶意对待,眼看他们将要付出毫无意义的代价。怎么办?
这时,两个强壮的警察挤进了人群,问明事因,总算拉开了那醉酒的女人。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才挤出重围。
来源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科技新报 《马克思》(罗范懿 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校对 |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