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浙大最诗意的诗人(北京大学的女诗人们在写什么)

浙大最诗意的诗人(北京大学的女诗人们在写什么)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注意到,专辑中的北大女诗人,相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批女诗人,规避了一种宣言式的性别意识,“这些作品通往历史和通往现实的道路都是非常畅通的,体现出诗人的综合素养非常高。如果把专辑的题目去掉,很难从这些作品里探究作者的生理性别。她们的性别经验以更加隐性的方式呈现,这恰是这批诗人进步的地方”。《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表示,女性文学、女性文化一直以来是被反复探讨的话题,歌德曾说“伟大的女性指引我们上升”。这次“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里的21位诗人,风格差别很大,充满很多可能性。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谈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诗,把写诗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她们的诗不为某一刊物而写,也不为出诗集而写,就是为当下的自我而写,能否最终留下来,是结果,而不是目标。当下诗歌中,越来越能体会到古诗兴、观、群、怨的功能。诗人、北京大学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张慧君毕业于北大医学院,刚开始写诗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女性范本,读到的都是名声响亮的男诗人作品。后来读到周瓒的《匠人》,她才恍然大悟,诗中写道:“女性诗人一直在摸索,没有师傅也没有样本。”

作为中国新诗的发源地,北京大学一直是新诗创作、批评和研究的重镇,近年来,北大的女性诗人队伍不断壮大。《诗刊》2022年3月上半月刊推出“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并于3月7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在北大李兆基人文学苑,联合举办《诗刊》“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诗歌座谈会。

浙大最诗意的诗人(北京大学的女诗人们在写什么)(1)

当时决定要编一个青年女性诗歌专辑后,《诗刊》社发了一个征稿启事,开头引用了珍妮特·温特森在一次访谈中的一段话:“一方面我是一名作家,无关性别;另一方面我不仅是一名作家,还是女性,我对此非常有意识。我意识到女性写作的声音在不断增强,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我必须继续,必须再多做一点,如果可能的话,再往前多跑一点点。不然的话,我就同时辜负了过去和未来,辜负了当初那些绝对尽了全力、做出过巨大牺牲的女性。”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说,英国《卫报》去年有评论题目为《女性是如何征服小说世界的》,这篇文章根据近年来各种小说评奖、年度新人小说家名单、畅销小说家榜单等数据分析,女性小说家已占主导地位。

《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表示,女性文学、女性文化一直以来是被反复探讨的话题,歌德曾说“伟大的女性指引我们上升”。这次“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里的21位诗人,风格差别很大,充满很多可能性。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谈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诗,把写诗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她们的诗不为某一刊物而写,也不为出诗集而写,就是为当下的自我而写,能否最终留下来,是结果,而不是目标。当下诗歌中,越来越能体会到古诗兴、观、群、怨的功能。

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说,促使自己在北大开始写诗的原因是未名湖,“我喜欢在湖边走,看一年又一年的四季,这个地方像我的另一个故乡,是城市中喧嚣的宁静,在湖边散步就可以捡到诗”;另一原因则是理想主义,“理想是一个强大的情感动力,带来和现实的矛盾,也包含了女性理想与各个层面现实的矛盾,这时,诗成为一种不可剥夺的安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注意到,专辑中的北大女诗人,相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批女诗人,规避了一种宣言式的性别意识,“这些作品通往历史和通往现实的道路都是非常畅通的,体现出诗人的综合素养非常高。如果把专辑的题目去掉,很难从这些作品里探究作者的生理性别。她们的性别经验以更加隐性的方式呈现,这恰是这批诗人进步的地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