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的道理(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的道理(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大家都知道,我喜欢从历史的犄角旮旯里去发现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摆外语小白的尴尬形势,他痛下决心迎头赶上,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比如他当年带领的我党共产主义革命天团,可以说是海外人员众多。比如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而他只是个2线城市的师范生。他可是一代天骄,怎会甘心落后于人?
文 | 栩然
首发 | 栩然说(ID:xuranshuo)
在笔者的家乡,至今还能看到几乎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悬挂着教员的画像。
许多人把他当成天神一般的存在。其实一代伟人,也有接地气的可爱一面。
比如他当年带领的我党共产主义革命天团,可以说是海外人员众多。比如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
而他只是个2线城市的师范生。
他可是一代天骄,怎会甘心落后于人?
为了摆外语小白的尴尬形势,他痛下决心迎头赶上,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
1大家都知道,我喜欢从历史的犄角旮旯里去发现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这些"蝴蝶效应",正是历史充满魅力的地方。
历史总是将浩瀚的细节、无数的可能和真相藏在幕后,于是留在台前的只有大人物与大事件。
最近在读历史的时候,我曾读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1929年,因为朱德、陈毅等人带头反对"专制领导作风",教员被迫离开红四军,到闽西去休养。
这是他人生中一段非常低谷的岁月。
一方面,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创立的红四军,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将他放逐;另一方面,他那段时间正好身患疟疾,最严重的时候连床都下不了。
见他许久没有露面,国民党非常兴奋地宣布了教员病逝的消息。
第二年初,共产国际甚至公开在《国际新闻通讯》上专门为他病逝补发了1000多字的讣告。
但这些都不能对他造成什么困扰,真正让教员感到痛彻心扉的是,他离开后,红四军开始屡吃败仗,他内心的难过可想而知。
10月份后,教员的身体有所好转,虽然仍比较虚弱,但已经渐渐能行走,常到河边小道上散步。
重阳节那天,他看到黄菊盛开,两岸霜花一片,触景生情,填了一首叫《采桑子·重阳》的词,开篇第一句就是:
人生易老天难老。
很难想象,写下"人生易老天难老"时的教员怀着怎样的心境。
但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除此外,他还经常干一件在当时来看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为太让人难以置信,所以容我引用下原文:
随着体质增强,他贪婪地阅读当时所能找到的书籍,有一本《模范英语读本》,天天朗读一段课文。
我之前讲过很多教员青年时读历史读政治的故事,这些历史和政治的东西,构成了他今后思想的基础。
但我没想到的是,处在人生低谷中的教员,不仅坚持看书,而且每天看的居然是英语!
这一段历史,在陶铸夫人曾志的回忆录里得到了印证。
1929 年,36 岁的教员在闽西苏家陂养病期间,喜欢每天朗读英语,虽然他的英语发音不够纯正。
但是,教员"每天起码有两次端端正正坐在窗前桌子旁边念《模范英语读本》。一课一课地念读,一课一课地默写,学得津津有味"。——曾志
2我后来研究了下,教员之所以会坚持读英语。
很可能是因为他早年的时候,曾经被英语深深地伤到过。
1912年,还不到20岁的教员在长沙,曾经短暂地上过一所商学院。
那时候的商学院就已经有了和国际接轨的意识,他们的课程大多数都用英语讲授,而出生农家的教员除了几个字母以外,几乎不懂英语。
实在读不下去,他只上了一个月不到就退学了。
第二年,教员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他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据一个非常生僻的史料记载:
教员每天早晨都死背英语,可最终英语成绩还只是个F。
这个很冷门的细节,最初的来源是在一本1949年出版的全英文书籍上有记载。
这个细节在后来教员和斯诺交流的时候得到过印证。
他在谈到这一段经历时说:
"幸亏我的社会科学课程的分数都很高,这样就把其他课程的坏分数扯平了。"
而他在这里所指的其他课程的坏分数,也包括英语成绩在内。
1919年,一师毕业后的教员从长沙来到北京。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作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他到了北京才第一次听说了马克思。
他后来自己感叹说:
"到了北京,在马克思诞生整整100周年之后,方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这个人、有十月革命这回事。"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不懂外语。
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基本都有留学经历,可以直接阅读德语、法语、英语或者俄语的共产主义著作。
但教员却只能看中文翻译,但当时中文翻译的共产主义著作并不多,流传也不广。
我看到的一个历史细节里曾记载,教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助理员期间,曾借了一本英文版的劳工运动小册子,但最后因为自己的英语"实在不行",只得请杨开慧帮他翻译。
从1912年到1919年,整整七八年的时间,才华横溢的教员却在英语这件事上处处受制,被虐得死去活来。
痛定思痛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
英语有什么难的,学它!
于是,1920年6月7日,他在写信给恩师黎锦熙的时候专门说道:
"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我决定不再进学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
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不可不将它打通,现在每天读一点英语,要是能够有恒,总可稍有所得。"
"我近来功课,英文,哲学,报,只这三科。
哲学从'现代三大哲学家'起,渐次进于各家;英文最浅近读本每天念一短课;报则逐日细看,剪下好的材料。"
第二年的9月,他又专门写信给在北京的萧子升,谈从上海回湖南后的生活情况。
"我回湘即寓船山,专以疗病为主,病即大有起色。现在读书虽甚少,然把英文作为主课,每天多少必读几句,诚已晓得非读不可了。"
然而,从后面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员已经狠下了决心,但在英语上并没有特别大的长进。
特别是后来开始带兵打仗、红军长征,更是没有时间兼顾了。
1936 年7 月,长征胜利后的教员在延安接见了突破封锁远道而来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斯诺不懂教员一口湖南腔普通话,全靠翻译来实现交流,这让教员"感到很不习惯"。
而周恩来等人则流利地用英语和斯诺交流,这让教员受到了很大触动。
于是,他再次向英语发起了挑战。
他拜自己的翻译余光生为师,每周一到两次学习英语。外国记者、特使到延安,他也会坚持用英语说几句,与外国人直接对话。
1946 年8月,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延安杨家岭采访了教员。
会谈的时候,教员认为,面对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美国原子弹的威胁,中国共产党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
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3建国以后,教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学英语又被提上了日程。
1958年,他在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 》"第四十四条"中专门指出:
"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文。争取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中等程度。"
第二年他在会见一个外宾的时候又说:
"我要订个五年计划,再学五年英文。那时可以看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现在学了一半,看书不容易, 好像走路一样,到处碰石头。"
但事实上,那个时候的教员已经认真学了四五年的英语了。
1954年,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的林克,被选为教员国际问题秘书,并教授教员英语,长达12 年之久。
而这时候的教员,已经年逾花甲了。
放到现在,一个已到退休年龄的人,钓鱼打麻将旅游去好了,还有心思去学一门外语?
毕竟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且早年的学习也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
所以这一次,教员学英语并不是从初级课本到中级课本循序渐进,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 从实际出发,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法。
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很多工作后还想要学英语的人很有帮助,所以特地梳理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坚持读原文,学英文原著。
1954年教员重新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多 但就已经开始跳过什么音标、词汇、语法结构。
直接阅读英文版《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杂志,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
之后更是"以学代练",开始学习和阅读《矛盾论》、《实践论》、《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等共产主义经典原著的英译本。
想想多少人中文版的都读不进去,教员一字一句地啃这些艰深的英文原著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
为了能读懂这些英文原著,遇有生疏的单词和短语,在林克领读、解释完字义和语法结构后,教员就用削得非常尖细的铅笔在单词上方注明音标。
并且,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注明每个单词和短语的不同含义。
在《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英译本上 他从第一页直到最后一页 都作了详细的注; 每当他重读一遍时 就补注一次。
只是到晚年 由于他年事已高 视力减退 已经不能用蝇头小字 而是用苍劲的大字作注了。
其实,这种学英语的方法效率并不高,但教员还是用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借助词典一篇又一篇地攻读完了这些经典作品。
自1961年到1964年,他收集过各种辞典和工具书。可他都不甚满意,曾希望能出版一本好的汉英辞典。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是,期间教员还阅读了他自己所著的《教员选集》一至四卷的英译本。
不知道读自己写的东西,会不会也需要查查词典?
二是要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开口。
教员的方言很重,普通话里也带有浓重的湖南方言,更别说英语了,但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不耻下问,敢于开口讲英语。
延安时期,前方战斗激烈,教员就在指挥的间隙里读英语,浓重的口音引起当时很多同志发笑,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放声朗读。
据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回忆"为了补助他的湖南方言,教员向我的秘书学普通话,向我学英语。
他也学唱英文歌,但他的嗓子是平板单调的,因此毫无成绩。"
跟着林克学英语的时候,他"n""l"不分,常常出现把"night"(夜晚)念成"light"(光亮)一类的误读。
每当此时,教员就会随着林克的领读,反复练习。
建国以后,会见很多外国大使和领袖,教员更是一找到机会就"秀英语"。
从来也不像有些人学外语,念错几次,便羞得张不开口,而始终是爽爽朗朗地大声念,坦坦然然地大声改。
三是把学英语当成生活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一种休息方式。
教员学英语,几乎全部利用业余时间,更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他常常说: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
1959 年1月 他接见巴西外宾时还说过:
学外语好 当作一种消遣 换换脑筋。
50年代和60年代 是教员学英语兴致最高的时候。
他在国内巡视工作期间,无论在火车上,轮船上,随时都挤时间学英语,有时哪怕只有个把小时也要加以利用。
在教员的遗物中,有他外巡时专作装书之用、充当流动图书馆的樟木书箱。
但有一种书一般不装进箱子,而是放在公文包里,这就是英语书,以便随时学习。
1955年1 月 他在杭州休息时 游兴很高 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等处。
在攀登途中 他常常要停下来略作歇息 这时往往坐下来就学习英语。
至今,在杭州刘庄,还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纪念语。
这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纪念教员学英语的地方,也成为了西湖一景。
旁边一块低矮的石头表面已有些光滑,显然是由于游人坐在这里拍照留念久而久之被磨光的。
在飞机上的短暂时间或者出国访问期间,教员学习英语的兴致也丝毫不减。
1957 年, 他到苏联参加莫斯科会议 当时住在克里姆林宫。有时早上天色未明 他就让林克同他一起学英语。
在会议期间 他的英语学习也没有中断过。
1960年5月6日至10日,教员在郑州连续会见非洲12国、拉丁美洲8国等4批外宾后,多次用学英语作为休息。
曾为教员开专机的李恩恕也回忆说:
"教员每次上飞机后, 首先把书放到茶几上。他在飞机上常看外语书。
有一次,教员视察回来,飞机已经着陆了。许多领导和群众在机场迎接。可是,左等右等不见教员走出飞机。机场上的人都很着急,不知机舱里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教员正在聚精会神地学外语呢!"
41941年,教员发表了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
后来他又强调:"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但要真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这一生真正当成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并且坚持到老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学英语。
1910 年教员离开韶山老家,进入湘乡县城新式学堂——东山小学堂读书,那里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 教英语和音乐。
所以,教员最早是在17 岁那年开始接触和学习英语的。
少年时的教员不仅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还很厌烦。
那时的英语,对他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有书里推测,当年他之所以放弃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外语过不了关。
但也是从那时起,教员几乎和英语斗争了一生。
1990年11 月,国家将保存的教员遗物移交韶山纪念馆。
这些遗物涵盖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在众多有关学习方面的遗物中,教员晚年学英语用的单词卡片格外引人注目:
它们见证了一代伟人在花甲之年坚持学习英语的决心与毅力。
1975年10月21日,教员在与基辛格谈到中美关系时,他还用他夹杂着中文的英语和对方聊天。
而这时候,离他去世只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林克的回忆录曾经记载,教员对他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他诙谐地说: " 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 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我相信,当他真的见到马克思的时候,应该就已经可以用英语问好,并相谈甚欢了。
5"为什么语言要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这是上世纪70 年代出版的英汉小词典扉页上的一条教员语录,它曾成为许多外语学习者的座右铭。
为了写这一篇文章,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整理。
在查阅资料和写作过程中,我真心觉得,教员虽然很多方面都像"开挂"一样,但在英语这件事上可能真的不擅长。
从17岁到80出头,六十多年的学习经历非常艰辛。
虽然在语言上,他可能并没有像其他方面那么有天赋,但他却一直在努力。
甚至成为国家领袖、耄耋老人了,在工作异常繁忙的间歇,在身体精力都已大不如从前的晚年,还在坚持学习英语。
教员1954年下决心学英语时,面临着三大困难:年纪大,基础差,工作忙。
但他却选择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曾说过:"我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1957年,教员询问曾志是否坚持学习英语,曾志向教员回答,她已经都四十六岁了,记忆力也不好,英文要靠熟记,哪能学得进去。
但是,教员却认为英语学习事在人为,只要下决心,年龄大不是问题,英语也是可以学好的。
"我六十多岁了,还请英文老师教我英文。每天学一至两小时英文,你才四十多岁,就没有信心吗?"
这样的毅力,这样的态度,这样的精神,现在的我们有几人能做到?
我觉得,这才是教员最值得我们学习,也最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
遇到一个问题,不要畏难、不要抱怨,更不要回避,而是认真的去努力克服它。
当有一天面对困难,觉得真的跨不过去,觉得学习真的非常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再看看这篇文章。
看看伟人在学英语这件事上,坚持奋斗的几十年经历。
我相信,一个伟大的人物,不仅在于干出了伟大的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功绩,还在于,哪怕是那些你想象不到的小问题、小地方。
他们也从来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学习。
英语将来是世界语言,要学一点,会有好处的——教员(1955 年)
看起来很困难,
实际上只要认真对待,
并不难解决。——《建国以来教员文稿》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
这才是好同志。——《教员选集》第4卷
—— END ——
大家好,我是栩然,感谢大家的阅读和评论。想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有态度、有深度的文章,欢迎关注【栩然说】(ID:xuranshuo),和100万粉丝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