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京市月坛中学官网(北京市月坛中学)

北京市月坛中学官网(北京市月坛中学)中日民间友好故事说不完  走进博物馆、文学馆、展览馆参观,走进日本驻华大使馆交流,走出国门开展游学活动……不同主题的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层次多主题的特色外事课程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经历与体验;特色民宿交流和互访活动,既开阔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又增进了中日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月坛中学开设日语课程50周年。1972年开设日语课程,1985年开展对日交流工作,1988年被市政府外办批准为对外开放单位,1993年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50年来,学校育人成绩十分亮眼。  月坛中学依托日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为必修课的优势,以中日历史文化为背景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通过日本风俗、快乐日语、社交礼仪、日本将棋、中日文化比较等课程板块,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日文化之间的异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

北京市月坛中学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全校都以日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为必修课的公立完全中学,也是国家级高中特色建设项目学校。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育人方式改革、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为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一面旗帜。

北京市月坛中学官网(北京市月坛中学)(1)

2019年10月24日,时任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前排左四)携夫人横井英子(前排左三)访问月坛中学并与师生座谈

北京市月坛中学官网(北京市月坛中学)(2)

2009年1月20日,月坛中学第五次研学访问团师生在大阪城公园合影留念

开放办学彰显育人特色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月坛中学开设日语课程50周年。1972年开设日语课程,1985年开展对日交流工作,1988年被市政府外办批准为对外开放单位,1993年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50年来,学校育人成绩十分亮眼。

  月坛中学依托日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为必修课的优势,以中日历史文化为背景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通过日本风俗、快乐日语、社交礼仪、日本将棋、中日文化比较等课程板块,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日文化之间的异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月坛中学注重“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建设。在国家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之外,学校还开设了研学课、外事交流课、志愿服务课和劳动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体育、书法、美术、心理、礼仪等社团平台,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化需求。

  走进博物馆、文学馆、展览馆参观,走进日本驻华大使馆交流,走出国门开展游学活动……不同主题的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层次多主题的特色外事课程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经历与体验;特色民宿交流和互访活动,既开阔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又增进了中日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日民间友好故事说不完

  “使每名学生在校六年的学习生涯中,都能够去日本体验与学习。”这既是月坛中学外事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会合作共事的人,会生存发展的人”,学校开展了很多对外交流项目。

  1985年7月与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开展“民宿交流”项目;2008年5月与日本涩谷幕张高校签订民宿交流项目;2012年5月与日本佐野日大高校签订民宿交流项目;1988年与北京日本人学校共同开展中学生中日演讲比赛项目;2001年12月启动中学生赴日“修学旅行”项目等,都在月坛中学对日交流中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月坛中学开展对外交流过程中,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堪称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1987年3月,年仅15岁的中出浩二参加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第二次民宿交流活动来到月坛中学,这次交流让他终生难忘,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2014年3月,中出浩二11岁的长子和奶奶中出素子一起报名参加了第29次民宿交流活动,分别寄宿在月坛中学师生家里。2017年3月,中出浩二的次子又报名参加了第32次民宿交流活动,仍是寄宿在哥哥曾经寄宿过的月坛中学学生家里。正是中出浩二那次难忘的北京之行,才有了祖孙三代四人30年之内都参加同一项民宿交流。

  “双方能够持续如此长期的青少年交流,实属不易。我们一家三代人能够加入到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感到非常的开心,这种共同体验也成为我们家人之间沟通思想、加深感情的纽带。”2020年3月,在月坛中学与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民宿交流35周年纪念之际,中出素子以志愿教师身份写下这样的交流感言。

  从民宿到“小大使”,从民间到政府,从住家到国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对日交流活动,月坛中学带领学生们走出国门看世界,不仅让师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加深了中日两国民间的信任与友谊。

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赠送“墨宝”

  月坛中学在坚持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还立足学校自身特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品质。

  2014年,月坛中学提出了“智慧教学3﹢3”的课堂教学观。第一个“3”强调的是上课初始设有3句百科式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希望能用这样的开场白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第二个“3”是结束时设有3句耐人寻味的结束语,让学生通过结束语感受到老师身上厚重的人格与文化。“我们相信,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别致,这样的教学体验,最终也会让师生在人格和文化上收获双重成长。”张文生校长说。

  2009年,面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月坛中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尊师爱生121”的师生互评活动。“尊师爱生121”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给学生写1段个性化的评语,每名学生要给老师写2句话——一句赞美、一句建议,学校每学期开展1次交流总结活动。“尊师爱生121”项目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教师评价方式的变革,也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在月坛中学的校史馆里,珍藏着许多书画作品便是见证。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包括开国将军、著名书画家以及教育界知名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赠送墨宝,表达对学校的支持和肯定。

  1985年,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米南阳为月坛中学题写校名“北京月坛中学”;2018年,徐悲鸿先生再传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都本基为学校题写校训“明理明德 笃学笃行”;1995年,在北京市月坛中学与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友好交流十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孙平化、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时任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柳斌等领导纷纷为学校题写贺词;2008年10月,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为月坛中学45周年校庆题写贺词;2021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曹卫洲为月坛中学校史馆、国际交流馆题写馆名。

日本驻华大使青睐的“打卡地”

  在不断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过程中,月坛中学积极推动育人模式的变革。2008年9月开始,先后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武藏野大学、明治大学、法政大学等高校签订高大一体化直通车留学项目;2009年启动由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共同推进“心连心”中国高中生公费留学项目;2016年与外交学院合作开展“世界名校预备项目”,实施五年国际贯通培养……

  目前,月坛中学已经为学生开辟了包括通过语言学校参加留学生考试、教育部公费留学、高大一体化直通车、“世界名校预备项目”四种留学渠道,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三毕业生选择赴日留学。高考本科上线率和录取率均达到100%。学生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中日知名高校。

  通过开展友好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留学机会等举措,月坛中学已经与日本257所大中学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自1985年开始对日交流到今天,接待了上千个来自日本各地的政府和民间参观交流团,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深切关注,在国内尤其是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7年12月31日,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在温家宝总理陪同下看望了受邀参加早餐会的月坛中学师生;2011年7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在首相官邸接见了赴日参加“小大使”活动的月坛中学师生;2012年3月31,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率领日本灾区100多名青少年访问月坛中学,亲手栽下一棵樱花树……开展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以来,多任日本首相及夫人与月坛中学师生有过密切接触,支持学校开展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月坛中学被誉为日本历任驻华大使的“打卡地”。从1988年至2021年,先后有7位日本驻华大使到月坛中学访问,参加学校活动并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2021年10月15日,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访问月坛中学,参加学生座谈会后还在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德不孤,必有邻”的条幅上签字留念。

  月坛中学凭借出色的办学成绩更是吸引了北京、河南、河北以及香港、澳门等21个省份多个团队慕名来访。鲜明的办学特色,带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开设日语课程,开展民间交流,培养赴日留学生,从首相到百姓都知晓北京有个月坛中学……一所学校走进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在关注一所学校。

(文/赵艳国;图:学校提供;来源:现代教育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