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出的考题难倒了95%考生(像钱学森一样给学生出题)
钱学森出的考题难倒了95%考生(像钱学森一样给学生出题)第23题.(2012江苏南京7分)看图说故事。我们再看2012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的一道题目(没错,是2012年):这道题考察了学生真正的素养,靠刷题能行吗?要靠自己的大脑,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把已有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样培养的人是我们想要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当试卷考查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的智慧,他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凭借所有工具来解决问题时,这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新,代表人类智慧的发展方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发展速度会超越任何时代,人类的智慧真正进入云发展。
我国科学泰斗钱学森曾经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
“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火箭绕太阳再返回到地球,请写出轨迹方程”。
学生开卷答题,可以借助任何工具,任意查阅资料。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有哪些具体的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道题考察了学生真正的素养,靠刷题能行吗?要靠自己的大脑,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把已有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样培养的人是我们想要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当试卷考查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的智慧,他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凭借所有工具来解决问题时,这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新,代表人类智慧的发展方向。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发展速度会超越任何时代,人类的智慧真正进入云发展。
我们再看2012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的一道题目(没错,是2012年):
第23题.(2012江苏南京7分)看图说故事。
请你编一个故事,使故事情境中出现的一对变量x、y满足图示的函数关系式,
要求:①指出x和y的含义;
②利用图中数据说明这对变量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其中需设计“速度”这个量.
这道题的出现,当时让很多老师很震惊。
这是出的啥题呀!批改的标准也变得模糊了,没有像标准答案是1 2 3那么确定了。
这道题虽然引起一些争议,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题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或一个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因为是第23题,属于基础题,如果改在压轴题的位置,是否可以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呢?
再看刚刚出炉还没有发行的2021版新课程标准,它将指引未来十年的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下面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如图是1个纸杯和6个叠放在一起的纸杯的示意图,请自行定义常量与变量来建立一个函数,探究叠在一起的杯子的总高度随着杯子数量增加的变化规律。
这是考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思考,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种抽象,就是思维,具有探究性和创新型,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未来的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思维,具有更广阔的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是高于一切机器的的智慧载体。
可以相信,未来的试卷也会更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能真正的让学生开放式开卷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