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 日常片尾竖版(VLOG幸福是什么味儿)
vlog 日常片尾竖版(VLOG幸福是什么味儿)“你敢相信吗?我们带着孩子们酿酒。”这是让校长许小平引以为豪的生物课。为了让八年级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发酵,老师带着孩子们亲手做甜酒、葡萄酒甚至酸奶和泡菜。“我们还搞了‘品鉴会’,邀请家长一起品尝。” “菠菜园”是附中博才师生对学校的昵称。在“菠菜园”里,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眼中发荣滋长的“小菠菜”,阳光照耀雨露浇灌,孩子们在“菠菜园”里的故事,都有老师们温柔起笔的“提纲”。 课间跑操,活跃的孩子们脱去了棉袄,伴随着音乐的节拍愉悦奔跑,路边的老师们会停下脚步,挥舞着双手大喊加油。 一抹暖阳,足以让他们找到快乐的由头,这是属于附中博才师生间的默契,老校长周望城“幸福教育”的理念,一直根植在他们的心中, 10年来,不曾改变。 在校园中感受幸福
VLOG|幸福是什么味儿?“菠菜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会告诉你
新湖南客户端12月6日讯(记者 宛俊余 姚懿轩)
初冬的寒潮过后,阳光重新晒暖了附中博才中学的校园。
课间跑操,活跃的孩子们脱去了棉袄,伴随着音乐的节拍愉悦奔跑,路边的老师们会停下脚步,挥舞着双手大喊加油。
一抹暖阳,足以让他们找到快乐的由头,这是属于附中博才师生间的默契,老校长周望城“幸福教育”的理念,一直根植在他们的心中, 10年来,不曾改变。
在校园中感受幸福
“菠菜园”是附中博才师生对学校的昵称。在“菠菜园”里,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眼中发荣滋长的“小菠菜”,阳光照耀雨露浇灌,孩子们在“菠菜园”里的故事,都有老师们温柔起笔的“提纲”。
“你敢相信吗?我们带着孩子们酿酒。”这是让校长许小平引以为豪的生物课。为了让八年级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发酵,老师带着孩子们亲手做甜酒、葡萄酒甚至酸奶和泡菜。“我们还搞了‘品鉴会’,邀请家长一起品尝。”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菠菜园”里已成为常态,睿智博学的老师们总能有数不清的点子让书本知识跳跃起来,与孩子们互动。
校园里,常听学生们打趣地说,上课好像在“搞活动”。
上课成了学生们眼中的“活动”,正如许小平所说,“课程就是生活,愉快地学习就是孩子们的幸福所在。”
每到暑假,高一的学生变身 “小农民”,在老师的带领下,择一处美丽的小山村安顿,开始一周的田园生活。插田、种菜、捕鱼,孩子体验到的是耕作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而内心深处,回响撞击的则是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堂无需理论灌输的思政课在田野间悄然展开。
到了高二,高科技工业区的厂房成了学生们的乐园,“小工人”们自由组队,从工程师叔叔手里接过各种零件,他们的任务是组装一辆电动车。“动”起来只是起码的要求,比拼的是哪台车装得多、跑得远。
在岳阳楼前背《岳阳楼记》,在桃花源里读《桃花源记》,许小平相信,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课堂无处不在。
九歌文学社《北走》杂志出了新刊,BOUNCE街舞社有了新节目,排箫课上,一首古曲被掌握……总有那么多愉悦成长的点滴,在不断激活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在学习中获得幸福
仅有十年校史的附中博才中学,已有87名学子走进北大清华,在今年的国际中学生物理和生物奥赛中,原1305班的陈俊豪和原1436班的彭凌峰分别夺得了国际金牌。
是什么培养秘籍,成就了今天附中博才的人才辈出?“校本选修课”或许能找到其中的“溯源”。
校长助理曾辉介绍,“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才能让他们有兴趣学、有动力学。”
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和筛选,附中博才开设了60多门校本选修课供学生们选择, 3D打印、AI智能、机器人等形式多样的课程满足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士校区里的一片菜园,各种蔬菜瓜果长势喜人。它们的“主人”是一群“校园小农夫”。每到校本选修课时间,“校园小农夫”们头戴草帽、肩扛锄头,在菜园里搜索着绿叶标本。这是属于他们的天地,不在乎尘土挂上裤腿,泥巴裹满球鞋,发现一片品相极佳的菜叶,足以在同学间炫耀一下午。
在机器人教室,学生们变着法子编写复杂的程序“折腾”机器人。不用担心机器人会“体力不支”,授课老师明白,这是孩子们在用天性去探索代码之间包含的科学原理。在尤克里里课堂,兴奋的孩子奏出了“摇滚”的味道,音乐老师的节拍打得愈发用力。
在工作中传递幸福
“温暖党建”让幸福在教师和职工身边散发着温度。“暖心、暖胃、暖家”,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新宇坚信,后方的保障能让教师和职工们更加安心工作。
“早自习的老师无法按时吃上早餐,党员们找来保温箱,去食堂为他们打来米粉和面条,”李新宇说,“渐渐地,一些非党员老师也踊跃加入了‘送餐’队伍。”
一些教师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早,接送问题成了困扰,附中博才在校园里开辟了“袋鼠乐园”。在这里,一些没课的教师义务当起了“保育员”,她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带着孩子们游戏画画。有了这群“袋鼠妈妈”的陪伴,无暇照顾孩子的年轻教师们不再有后顾之忧。
“幸福生活”的办学理念在一代代博才人中传承,不断放大,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动名片。
记者手记
10年间,附中博才从城市北郊的70余亩荒地,到三校七地、城乡一体的区内基础教育集团,这条办学路上,记录着每一个附中博才人的艰辛与付出。
转身擦去泪水,用微笑把幸福传递给孜孜不倦的博才学子,传递给生机勃勃的美丽校园。
下一个10年会怎样?附中博才的老师和孩子已经有了一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