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数学天才有哪些(今年数学诺奖的亚裔得主)
华裔数学天才有哪些(今年数学诺奖的亚裔得主)许埈珥的成长之路,非常具备传奇色彩。这里咱们还是先讲个故事。之所以想起许埈珥,是因为他在接受采访时,提起最早给他研究灵感的,可能是小时候琢磨过的一个国际象棋的问题:“怎么把左图的‘白马’和‘黑马’换个位置,变成右图。”一开始他是硬试,试得两眼昏花,索性停下来想有没简单方法。结果,他琢磨出来的方法,恰恰和现在研究的数学领域有紧密联系。我和逃逃专门在网上扒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放在文章后半部分,感兴趣的同学请一定看到最后,我觉得实在是太妙太有意思了,而且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应该都能理解。
原创 逃妈 东西儿童教育 2022-07-28 发表于美国
昨天给大家推荐适合孩子暑假学习的国际象棋课时,突然想起最近很火的一位亚裔数学天才。
他就是7月初刚公布的,2022年度四位“菲尔兹奖”得主之一,美籍韩裔的许埈珥(左二)。
菲尔兹奖又称为“数学诺贝尔奖”,是国际数学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迄今为止,获得过菲尔兹奖的华裔只有两位,分别是丘成桐先生(美籍华裔)和陶哲轩先生(澳籍华裔),可见难度之高。
之所以想起许埈珥,是因为他在接受采访时,提起最早给他研究灵感的,可能是小时候琢磨过的一个国际象棋的问题:“怎么把左图的‘白马’和‘黑马’换个位置,变成右图。”
一开始他是硬试,试得两眼昏花,索性停下来想有没简单方法。结果,他琢磨出来的方法,恰恰和现在研究的数学领域有紧密联系。
我和逃逃专门在网上扒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放在文章后半部分,感兴趣的同学请一定看到最后,我觉得实在是太妙太有意思了,而且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应该都能理解。
这里咱们还是先讲个故事。
许埈珥的成长之路,非常具备传奇色彩。
小时候是个数学渣渣,
而且一渣就渣了24年
许埈珥是个80后,虽出生在美国加州,但很小就随父母回到韩国。所以,他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本科都是在韩国就读。
许埈珥的爸爸是一位统计学老师。然而,许埈珥的数学成绩却一直很差,数学作业常常直接抄答案敷衍了事。这让爸爸很无奈,但也没有强迫他,还是比较尊重他的兴趣爱好。许埈珥喜欢的,游戏、下棋、读书什么的,父母都很支持。
少年时代的许埈珥还喜欢上诗词文学,写了很多诗歌、写过两部小说,恣意追寻着自己的诗和远方。
直到2002年,到国立首尔大学上本科时,他才有了危机感,意识到做诗人难以养活自己,于是打算当一名新闻工作者。
也就是说,从出生到大学本科快毕业,如果只看表面看成绩,许埈珥和“数学”完全不搭。
无意间遇到高人,
帮他打通了数学的任督二脉
本科最后一年,许埈珥24岁。这时日本最出名的数学家之一,广中平佑来访问国立首尔大学,访问期间他将开设一门叫“代数几何”的课程。
老广是国际知名的数学大牛,许埈珥感觉天赐良机,他正在为毕业论文素材发愁呢。于是慕名去“蹭课”,想从中挖取些新闻报道素材。
这个课特别难,一开始来听课的学生很多,其中不乏数学专业的学神学霸。但没过多久,学生们就渐渐知难而退,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少。许埈珥却一直坚持着,因为他本来就是抱着写新闻稿的目的,不求全懂。
为了收集更多的素材,许埈珥课后还常找老广搭讪聊天。
独在异乡的老广看到这么热情的学生,自然心生欢喜,对他也多几分留意和指导。
渐渐地,他发现许埈珥虽然基础薄弱,但有潜质、有悟性,想法没有套路,时不时还能冒出新颖的角度。于是俩人建立了很好的师徒关系,老广鼓励许埈珥尝试申请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
尽管有数学泰斗的推荐,但因为专业不对路,基础又薄弱,最后,只有一所学校给许埈珥发了offer,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国内的同学可能对这所学校不熟悉,它是美国传统理工牛校之一。
从此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开挂
可能是有高人带路,又可能是美国高校里自由的学术环境和许埈珥的个性一拍即合,他很快就在数学的某个分支上小有成就,受邀到别的大学做学术分享、演讲。
那些曾经拒绝过许埈珥的数学家们听了他的演讲后,悔不当初。密歇根大学赶紧发来offer,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数学家Eric Katz、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数学家Adiprasito也纷纷加入了他的研究项目。
2015年底,他们的研究有了大突破,解决了几十年来悬而未决的Rota猜想,在数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也为许埈珥冲击菲尔兹奖打下伏笔。
如今,39岁的许埈珥拿下了这个国际数学最高奖项,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他的数学研究之路。
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真不晓得该说“屌丝逆袭”好,还是“藏不住的天才”好。
反正菲尔兹奖宣布当天,北美家长群里不少父母感叹被“打脸”了。
原来,真正的牛娃不需要鸡。
原来,牛娃的起跑线不是4岁,也不是14岁,而是24岁。
原来,诗和远方的终点是数学。
许埈珥是很特别的个例,但依然引人深思。
作为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亚裔,很难得。
亚裔总体给人聪明、努力、成绩好的印象,尤其是我们华人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培训、练习,拿下数理化奥赛所有奖项,在已知领域玩得翻天覆地,炉火纯青。总之,你能出的题,我就能答得上。
却极少问津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这种突破未知领域的奖项。因为在这里没人给你出题,你得自己给自己出题,自己突破边界。
我们的科技之所以能往前发展,正是因为有人在不断地探索边界、突破边界。
其实,如果再zoom in一下,细看许埈珥的成长,你会发现,他早就起跑了,只是不以常人所熟悉的方式而已。年少的他已经自由地在数学思维的边界上探索。
这里我不得不说回开头提到的,许埈珥小时候琢磨过的这道国际象棋题目,“怎么把左图中的‘白马’和‘黑马’换个位置,变成右图。”
我给你掰一掰小许埈珥的思路。
有点儿小烧脑,大家请跟紧每一步。
首先了解一下“马”的走法,马走“日”字的对角,国际象棋里没有“别马脚”的说法,所以不用考虑“日”字里有没其他子:
比如下图中间的马,可以一步走到所有的红色格子里。
明白这一点后,回到题目,我们给图中每个格子标上数字,其中1、5、7、9对应的,就是马所在的地方。
根据“马走‘日’字对角”的规则,你会发现,
1能走到5,5能走到1;
5能走到7,7能走到5;
但1走不到7,7也走不到1;
9既走不到1、也走不到5、也走不到7;同样的,1、5、7也走不到9。
注意,下一步是精髓。
我们把1、5、7抽出来,画成这样一个图,两个数字之间有连线,表示它们可以相互走;没有连线,表示没法相互走。
想一想,是不是对应着刚才所说的:
1能走到5,5能走到1;(1和5之间有连线)
5能走到7,7能走到5;(5和7之间有连线)
但1走不到7,7也走不到1;(1和7之间没有连线)
好,如果理解了,我们继续往下走,这次我们把整个格子图,
都转化成这样的连线图(在刚才的基础上,补充上:7能走到2,2能走到9,2又能走到6,6能走到8,8能走到3,3能走到10,10能走到4),
再把马放回去,1、5是白马,7、9是黑马:
那么,“把白马换成黑马”的问题是不是可以简化成,把上图变成下图?
这就是非常简单的华容道游戏了,想办法先把白马退出来别挡路,再把黑马推进去,搞定
妙不妙?!
数学功底比较好,或者有计算机背景的同学估计在“拍案叫绝”了,呀,这不都用到“图论”的思想了吗?
是的,后来许埈珥研究的Rota猜想问题,就是起源于图论。看似天才腾空而来,实质一切都在冥冥中有所安排。
图论是我上大学本科时,学了整整一年的课程,我略知其中的奥妙和难度。
所以说,人家的起点哪是24岁?早在孩提时就埋下种子啦。
天赋秉异是肯定的,但不要忽略的是,少年许埈珥可是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来琢磨这件事,如果他的时间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如果他每天都奔赴在补习班、作业;如果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刷熟练度、刷准确率、刷速度的题目上;哪有精力做这样的深度思考?
许埈珥的爸爸说,“小时候,在教育许埈珥的过程中,有时会因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而感到郁闷沮丧,但又想最大限度地重视儿子的自主性和创意性,结果自由思考成为了他的优点。”
是啊,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给孩子精心安排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哪些该花时间哪些不该花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局限,局限于家长的认知,甚至局限于社会当下的认知。
幸好,许埈珥的父母突破了这种局限,给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位卓越的数学家。
那回到咱们普通家庭的普娃家长们,有什么启发?
我想,反正牛娃也不是鸡出来的,不如就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留白探索空间吧。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