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6.非物质设计的定义与探讨5.设计的五个原则2.中西方对“设计”的定义3.设计的历史发展及理念的转变4.设计的意义?

很多同学想考艺术设计,但作为跨考生,或者小白,不太明确艺术设计具体是做什么的?

或者说考上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是朝哪个方向去深造学习的?艺术设计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考这门专业,需要看哪些书呢?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小编搜集了一些资料,大致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去探讨:

1.参考书目

2.中西方对“设计”的定义

3.设计的历史发展及理念的转变

4.设计的意义?

5.设计的五个原则

6.非物质设计的定义与探讨

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个较为清晰的解答。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后,同学们就该全力以赴复习啦!

一、参考书目

我们首先从考试入手,先了解需要看哪些入门书籍:

(1)《艺术设计概论》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砚祖

(2)《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2)

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尹定邦

(3)《为人的设计》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3)

作者简介:亨利·德莱福斯(1904-1972),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师,他在40年的从业生涯中,参与设计过无数美国现代经典产品,如电话、电视、火车、轮船、飞机等。他坚持以人为本,外观服从于功能的设计理念,在人体测量学和人类工程学方面提出革命性见解,赢得了全球客户和设计所的钦敬。

(4)《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4)

作者简介:维克多·帕帕奈克(1927-1998),美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设计理论家设计教育家之一。帕帕奈克一生主要在大学和艺术学院任教,获得过许多重要的设计奖项。他曾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做过大量的设计工作,堪称“世界公民”。帕帕奈克勤于著述,他最重要的著作包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人的尺度设计》和《绿色律令》。其中尤以《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影响最大,该书已经被翻译成23种多语言。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奈克提出自己对于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维克多.帕帕奈克对绿色设计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他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即设计为什么?在“波普”设计运动的一片喧嚣的浪潮中,开始有人从设计理论的角度严肃提出“设计目的”的问题。这对于现代设计的伦理、现代设计的目的性理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正因为有这个起点,日后的设计理论才出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5)《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设计学考研有必要吗(设计考研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5)

黛比·米尔曼,在设计领域工作已逾20载,是美国最大的品牌顾问公司sterling brands的合伙人,并担任设计部门主任。黛比主持网络脱口秀“design matters”——极受欢迎的提供评论和对话的视觉文化论坛。她是设计报道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设计师协会委员,常在设计类博客“speak up”中发表文章。此外,她还是视觉艺术学院的讲师,并定期为《印刷》杂志供稿,现居纽约。

二、中西方对“设计”的定义

现在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设计?

“设计”概念中外的异同?

  1. 中国“设计”文本含义

①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词义是设想与计划(几乎包含了所有含义,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

②设: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有安排、建立、构筑、陈列、假设等含义。

③计:作为动词有计划、策划、计算、审核。

④《新华字典》:“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

⑤汉语中,设计最早有计谋的意思。

⑥从字面意思解释:指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⑦杜甫赠给曹霸将军的《丹青引》中有“诏谓将军拂素绢,意匠惨淡经营中”,曹霸是唐代画家,天宝末年诏写御马及功臣,这里的意匠指绘画开始时的设计。

⑧宋代陆游《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意匠与设计同义。

2. 西方“设计”概念

①从词源上看,design来源于拉丁语。

②数百年间的design一词,词义内涵和重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③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即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

④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仍然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词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同义。

⑤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确立起来,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而趋于宽泛,其概念犹如《韦伯斯特大辞典》对design的解释分为名词和动词两大部分,作为名词的语义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的。

⑥1974年第15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design又有了更加全面的解释design的语义,核心强调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义。不仅设计的范畴拓展到一切创造性为相关目的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如人造物的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致方针等诸方面决策和方案等。

只要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策划等都可以说是设计,即如赫伯特.西蒙所说“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三、设计的历史发展及理念的转变

(一) “设计”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1. 20世纪初,“design”概念引入中国,受日本影响,被翻译为“图案”、“工艺美术”、“美术工艺”等词。

2. 俞剑华在其编撰的中国第一本设计技法专著,《最新图案总论》,当时所谓图案包括平面的饰纹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3. 20世纪20年代,工艺美术一词开始使用,最早提出的是蔡元培。

4. 1920年《美术的起源》,一文中写道“美术有狭义、广义;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像、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5. 他还注意到当时西方设计的发展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近如莫里斯痛恨美术与工艺的隔离,提倡艺术化劳动,倒是与初民美术的境象,有点近似”。

6.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工业设计有了更为迫切的认识。

7. 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此种技术的结果世人称为工艺美术品或工艺美术品与寻常又简易粗笨的工艺制品相对立”。他在文中认为当时欧美等工业产品大量倾销我国,主要原因是他们注重设计,即注重产品的形式和质量,价格低效用大,而我国的产品则形式丑陋。这很明显的完全是由于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业美术之中国重要,不以工艺美术为商品竞争之必要工具。”

8. 张德容在1935年创刊的《美术生活》上撰文指出“工艺美术是一个新词,其实并非一种新事业,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所以工艺美术与日常人类生活,是有密切的关系’”。

四、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使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她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诚如每个人都能做出一定设计一样,几乎每一个人都能给予一个关于设计的定义。

1. 一种针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阿切尔《设计者运用的系统方法》1965)。

2. 是在特定情形下,向真正的总体需要提供的最佳解答(玛切特《创造性工作中的思维控制》1968)。

在万宝路创业的早期,万宝路的定位是女士烟,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天气一样温和。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当时美国吸烟人数年年都在上升,但万宝路香烟的销路却始终平平。万宝路改变其定位为男子汉香烟,变淡烟为重口味香烟,增加香味含量,并大胆改造万宝路形象: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盒盖技术并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

3.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想象跃迁(佩齐《给人用的建筑》1966)。

4.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而有教益的东西(李斯威克《工程设计中心简介》1965)。

5. 一种复杂的,半科学性的,有功能作用的实践模式(罗杰.斯克鲁登《建筑美学》)。

6. 作为一种专业活动,反映了委托人和用户所期望的东西;它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通过它便决定了某种有限而称心的状态变化,以及把这些变化置于控制之中的手段(雅克斯《设计.科学.方法》1981)。

7. 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以共同的学术途径、共同的语言体系和共同的程序,予以统一的一类学科。设计像科学那样,是观察世界和使世界结构化的一种方法。因此设计可以扩展应用到我们希望给以设计者身份去注意的一切现象,正像科学可以应用到我们希望给以科学研究的一切现象那样(阿克《设计研究的本质述评》)。

8. 设计史论的研究,设计与社会学、人类学等的交叉。

五、设计的五个原则

提出者: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

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

提出地点:在中国讲学期间

意义:反映了西方现代设计在当代的一些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

1. 完整性原则:

一件产品不仅局部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 变化原则:

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人的需求、欲望也在不断改变,设计师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满足消费者。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能源、工具运输等;另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是整个设计活动中的资源,要量力而行,不断补充自己。

3.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

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oronment) 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 reuse 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地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4. 综合原则:

即充分了解市场、消费、人的需求、工业技术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设计不是一个独立行为,而是一个多样的综合行为。

5. 服务原则:

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艺术与设计的区别

A.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所以创作内容可以完全来自于艺术家本人 而设计是面向使用的,其内容源自于产品目标及其服务的对象,这些来源都是外在的。

B.尽管设计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主观上的行为,但实际上,随着我们对于目标、内容来源及实现方式的理解的日益成熟,设计实践已经逐渐走上客观行为的正轨。通常情况下,当设计以产品为载体提供到目标用户手中,我们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客观指标来判断设计的成功与否。而对于艺术来说,这种逻辑并不成立,艺术永远是主观行为,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C.艺术具有探索性。艺术家会将自己置身于险境,盲目却勇往直前的探索着新的概念、风格或信念,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捉摸。而设计则在于谨慎的观察与迭代,在于对解决方案的验证及持续改善。它会充分利用和优化已有的模式,以此为基础进行选择性的创新。

D.艺术用于欣赏。艺术作品可以供人们赞赏、思考或鄙视。好的作品都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能反映出艺术家自身的特质。设计则关乎功能性,用来帮助人们完成目标任务。好的设计来自于设计师对目标用户的深刻洞察与理解,它能反映出用户自身的现实需求。

E.艺术是关于艺术家的;设计是关于产品和用户的。

六、非物质设计的定义与探讨

20世界90年代,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设计界对环境得进一步关注,使设计从关注人与物的关系转向关注人与环境以及环境自身的存在,出现了关注生态环境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潮流,电脑以及网络的翻转使设计在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上存在。

非物质设计的概念:非物质主义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性是由人决定的,离开了人,物质就没有意义了。

设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问题)--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设计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某个固定的产品,它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一种程序、一种制度或一种服务,因为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的,这正是“非物质主义”设计观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