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的类型和举例(阅临教育的教育观点)
教育评价的类型和举例(阅临教育的教育观点)受教育者的身份是学生、孩子和每一个接受外界影响教育的人;各级各类教育都包括最基本的两个元素: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狭义讲,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内涵是指教育者(教师)根据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机制对受教育者(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影响与干预,按照教育者的意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活动和行为。狭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技术教育、文化教育、终身教育等等。——教育的二元性
现在是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懂教育,闹得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不敢或不愿公开谈论教育。为了不枉“阅临教育”这个自谓,今天又斗胆说几句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目的是给执着教育的同人提供一个另类谈资,给有缘的朋友带来一点思考,欢迎朋友指教。
——我理解的教育?
广义讲,凡是增进人类的知识、技能、思维和智慧,影响人类情绪、情感、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各种活动与行为,都是教育。
依据教育自主性与否来划分,广义的教育可分为受教育者自我主动教育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强制教育两种,简称为自我教育和强制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般实施的都属于强制教育,因为并非是受教育者意愿与兴趣的自主求知行动。
狭义讲,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内涵是指教育者(教师)根据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机制对受教育者(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影响与干预,按照教育者的意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活动和行为。
狭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技术教育、文化教育、终身教育等等。
我的观点是:学校教育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教学大纲》《课堂标准》《教学用书》等严格规范,家长和学生的自主权很有限;而家庭教育适宜突出“阅临”两个字,多阅读,多观察,多亲临,多实践;家长仅提供部分精选教育资源,就可大胆放手让孩子自我教育。——教育的二元性
各级各类教育都包括最基本的两个元素:受教育者和教育者。
受教育者的身份是学生、孩子和每一个接受外界影响教育的人;
教育者的身份是教师、家长和每一个主动对他人施以影响教育的人。
依照教育二元性,自我教育,其受教育者是自己,教育者还是自己,自己所关注的一切事物都是教育资源;强制教育,其受教育者是广大青少年,教育者是教师、家长和有教育他人欲望的强势人群,教育资源是经过教育者筛选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有限资源。
我的观点是:家庭教育资源的选择,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的意愿与兴趣爱好,是真正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家长的诱惑、诱导、下套。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学坏,更不用担心孩子会自学很多“用不着的东西”,因为孩子们接触到的家里的教育资源是家长花钱精心挑选的,家庭以外的教育资源,孩子又很少接触到。——教育的平常性
教育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理直气壮担当教育者,任何人都自然拥有受教育者的身份。因此,教育真不神秘,日常生活而已;教师并不高尚,普通职业而已。每位年轻家长,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有担当教育者的资格。“参谋不挂长放屁也不响。”家长,家长,挂了“长”,家里说话能不香?可教育真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我的观点是:当教师的,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尽职尽责即可,因为自以为懂教育的多了去了,你的任何感觉良好的做法都可能被聪明的家长诟病;当家长的,你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教育的事情,你可能真不专业,真需要虚心学习体会悟道。——教育的利己性
自我教育符合人的天性,首先是利己,考虑家的因素也确实存在,利他人、利社会和国家的客观价值取向更是后话;最尊重的是自己的意愿,目的是吸收和获得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本领,以便成就更好的自我。如,许多自学成才者,他们的自我教育,就是通过自己自觉的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历程,而不是被他人强制的教育。
强制教育,首先是利己和利自己的集团、组织、社会和国家,其次才是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与价值;最尊重的是教育者集体的教育意愿,目的是通过输出和给予的方式,成就符合自己意愿的人。例如,教师教育学生,首先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规定,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其次才是更好的关爱学生的个性意愿。教师是按照自己的教育意愿塑造学生,教师的意愿有些与学生相同,有些难免与学生不同。
我的观点是:正确理解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个体意愿的尊重程度,宽容教师的强制行为,因为那是其职责的必然行为。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时,要适当甄别或选择教育者,尽量降低小圈子的负面影响,更多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因为孩子的自我教育机会,实在是非常稀少而珍贵。——教育的教化性
国家政府教育是强制教育,并用立法的形式突出其教化性,其首要目的就是教育受教育者服从并维护自己的统治,其次是培养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劳动者和接班人,最后才是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这样,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首先要清楚工作的性质是为国家育人,因为你拿的是国家的工资。您脱离了这个教育的立脚点和出发点,就肯定找不到自己教育的方向、目标和动力,那你的教育,就很可能是自以为是的瞎教育。
我的观点是:一线教师,一定要弄清“我是谁、为了谁、成就谁”的问题,避免感情用事,费力不讨好。——公立教育姓“公”
公立学校,教师的教育方向和目标,受国家教育方针规范,您按照教育方针的规定完成好自己的教育任务就属于尽职尽责,就没有辜负你的出资人和委托人,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或是吃里扒外。
——私立教育姓“私”
私利学校,教师的教育方向与目标依法也应该是国家意志,但因为姓“私”,就不得不考虑私营老板的个人私利,努力实现老板利益的最大化,脱离了这个“私”,光说为了受教育者的漂亮话,那就是骗人,就纯属扯淡。
——家庭教育为“家”
家的组成是家长和孩子。家庭教育一定会对家长和孩子负责,并竭力维护和提升家庭现在和将来的幸福指数。因此,满足虚荣和攀比的急功近利教育,当属正常,家长内卷更是自然的现象,尊重孩子意愿有时也只能是自欺欺人,因为家庭教育主旋律,同样是强制教育。
——比较好的教育
学校教育,在教育方针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从尊重人的个体意愿出发,尽最大努力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历程快乐幸福,切实关爱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与价值,尽量接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向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