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陈庆华简介(西安交通大学陈永华)
西安交通大学陈庆华简介(西安交通大学陈永华)因为在工作中的细致、投入,陈永华总是能敏锐捕捉到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走出困境。小迪是一名2009级的维族学生,直到大四也还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面临延期毕业的压力,她紧张焦虑,经常失眠。陈永华了解情况后,在帮助小迪补习英语的同时,与教务部门积极沟通。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小迪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她激动地给陈老师打电话报喜。小艾同学有毕业后留西安工作的想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同学一直没有在西安联系到合适的单位,临近毕业很是着急,于是他开始求助于陈永华,并说自己本来已经向西安某三甲医院投了简历,可是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陈永华了解情况后,直接打电话给该医院主管人事工作的副院长并大力推荐小艾,副院长听了陈永华的介绍与推荐之后,让小艾同学尽快拿着简历直接到医院找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小艾终于如愿以偿地留在该医院工作,现为泌尿外科的一名大夫。定
精勤育人 筑梦引航 提升自我 培育英才
——西安交通大学辅导员陈永华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陈永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学生专职辅导员,现任2014级临床、预防专业的辅导员,兼任启德书院团工委书记及红十字协会指导教师,同时担任《形势与政策》、《课外通识教育》等课程主讲教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当选为陕西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常务理事,并兼任陕西省性学会大学生健康教育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二、工作情况
1.关注重点群体,做学生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陈永华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着真挚的关爱走进学生中间,走入学生内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定期走访学生宿舍,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背对背”、“一对一”模式的深入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情感中存在的问题……他的办公室24小时对所有学生开放,他的手机号码向所有学生公布,全天候开机。九年来,他累计走访学生宿舍5000余次,召开例会、班会300余次,与学生深入谈话5000多人次……
因为在工作中的细致、投入,陈永华总是能敏锐捕捉到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走出困境。小迪是一名2009级的维族学生,直到大四也还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面临延期毕业的压力,她紧张焦虑,经常失眠。陈永华了解情况后,在帮助小迪补习英语的同时,与教务部门积极沟通。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小迪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她激动地给陈老师打电话报喜。小艾同学有毕业后留西安工作的想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同学一直没有在西安联系到合适的单位,临近毕业很是着急,于是他开始求助于陈永华,并说自己本来已经向西安某三甲医院投了简历,可是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陈永华了解情况后,直接打电话给该医院主管人事工作的副院长并大力推荐小艾,副院长听了陈永华的介绍与推荐之后,让小艾同学尽快拿着简历直接到医院找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小艾终于如愿以偿地留在该医院工作,现为泌尿外科的一名大夫。
2.注重实践育人,做学生的领路人
陈永华所带的学生均为医学专业,他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与医学专业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提升职业精神。他多次带领全院学生深入山区开展慰问艾滋病人、举办大型义诊等具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帮助残障儿童、帮扶晚期癌症患者等数百人,并先后在西安、山阳、商洛、武功等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7个,受到当地政府、群众的好评。2014年,他所指导的20多个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他本人也被评为2014年度陕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作为校红十字协会的指导老师,他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具有医学特色的公益活动,先后搭建宁养义工、心心助残等5个志愿者队伍,为2000余名志愿者提供了实践与奉献的平台,先后有近10名同学被评为全国、省级优秀志愿者,指导学生红十字协会先后获得全国百优社团、陕西省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陕西省慈善服务优秀团队、西安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受到媒体关注和报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心心助残-用爱弥补残缺》项目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接续实施该项目达10年之久,累计服务约3000人次,培养大学生志愿者1000余名,服务时长约5万小时。该项目在2014年首届中国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中从全国参赛的5000多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金奖(由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颁发),这是陕西省高校唯一获得金奖的项目,也成为了全国27所高校获得金奖项目者之一。该项目在广州展示期间,受到民政部副部长宫浦光及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宫浦光副部长表示该项目有两大优势:第一,这一项目的志愿人员多数是有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学生,他们能够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的医疗和心理帮扶;第二,这一项目能够将志愿服务与学生培养相结合,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项目持续实施1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残障儿童帮扶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化的服务人员。
3.加强理论学习,做学生教育专家
“辅导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做学生教育管理的专家,才能培养和造就杰出的人才。”陈永华这样看待辅导员工作并努力践行着自己的理念。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充电的机会,先后参加了教育部、陕西省高教工委和学校组织的各类辅导员培训活动。作为《形势与政策》的授课老师,他平日里关注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创新理论,不断积累沉淀,力争在课堂上传递最新资讯,传达党的声音,加强思维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因此,他所讲授的《形势与政策》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陈永华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辅导员。他重视学生工作研究与创新,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各种课题5项,在多家国家核心期刊及学校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一篇论文入选2011年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一篇论文荣获全国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第1作者);一篇论文荣获2014年第12届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第1作者)。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4年,陈永华成为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批被聘为副教授的一线专职辅导员,也是学校书院中首个被聘为副教授的一线专职辅导员。这是对他9年育人工作坚定、坚持和坚守最好的肯定。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对于学生党建、学风建设、人文素质培养和科技竞赛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陈永华积极运用研究成果促进工作科学发展,成绩斐然。他完善了团支部推荐与党支部提名相结合的推优入党制度;他时常组织学生以“医疗体系改革背后的博弈”等为主题进行讨论学习;他组织开展“与梦同程·知行天下”系列讲座,邀请名家名人讲授做人做事的道理;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他指导2009级医学党支部在2011、2012连续两年以复赛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学校第十二、十三届“十佳党支部”,他所带年级先后有10个班级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2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他指导1个团队在全国本科生医学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近百名同学获得各类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奖项表彰,10余名同学在国家核心期刊或国外SCI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10篇;他组织书院团队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最佳创意奖、最佳创新奖、国家级特等奖及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等多项科技大奖。
4.用心付出,赢得学生似海深情
数年如一日的用心付出,换来的是学生们由衷的感恩和尊敬。
翻开毕业学生纪念册,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是这样称呼陈永华的——“尊敬的恩师”;有人写,在生日的时候能够收到老师的短信,心里充满感动;有人用诗歌抒发自己的离别之情和感念之心……这些发自内心的毕业留言,一笔一划,皆是感恩;字里行间,均是不舍。
2014届毕业生小艾在西安工作,中秋节那天特意来探望他;已经在新疆医科大学读研的学生小古时常联系他,提醒他注意身体;临别前,有藏族学生送他哈达,以示对他的尊重感念;“陈老师,您是我的第二父亲!”有学生这样对他说……
离别多潸然,藏族学生小洛毕业赠言如是说:敬爱的恩师,我大一挂科比较多,您每次都不厌其烦的找我聊天、谈学习、谈生活,使我最终成功摆脱挂科,还有当我家里发生变故时,您当时对我说的那些鼓励我、安慰我的话,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如父如兄,亦师亦友,这是学生对他的定位;真心以待,师恩永怀,这是学生对他的感情。
三、获奖情况
2014年 荣获首届中国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国家级金奖(由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颁发)
2014年 荣获陕西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4年 被评为陕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
2014年 荣获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作者)
2014年 荣获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2014年 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者
2014年 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军训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 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度招生宣传先进个人
2013年 荣获西安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2012年 荣获陕西省十佳辅导员称号
2012年 荣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服务标兵称号(终身荣誉称号)
2012年 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辅导员
2011年 1篇论文入选第四届全国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第一作者)
2009年 被评为全国医学教育系统优秀辅导员
2009年 荣获全国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第一作者)
2012、2013连续两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者
2008、2010、2011、2012先后四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辅导员
2007、2008、2009、2010、2011连续五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
2010年12月,荣获西安交通大学2009—2010年度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2008年12月,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2007—2008年度优秀新闻报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