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真假老师的爸爸演员是谁(春晚小品真假老师)
小品真假老师的爸爸演员是谁(春晚小品真假老师)不仅如此,放寒假回家他不带寒假作业,在学校又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还有一些肢体上的冲突,造成了比较不好的影响。老师说得虽委婉,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小明其实就是和同学打架,这影响肯定还不小。综合看来,想必小明平时大概让班主任感觉焦头烂额的。依据小品中小明的自身表现和班主任老师反映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小明其实是名“问题学生”。小品一开始,小明就绞尽脑汁进行欺骗:以“投诉”为要挟强迫贾玲在班主任面前让扮演自己的母亲,在父亲面前欺骗说贾玲是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却成了家政服务工作者。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下小品《真假老师》:这是一个“乌龙家访”的故事。小品中贾玲饰演一位家政服务工作者,因雇主小明的父母常年在国外忙于生意,极少回家而来到1006室来做家政。不料恰巧赶上小明的班主任即将上门家访,情急之下小明让贾玲假扮自己的母亲接受老师的询问。家访进行到一半时,小明的父亲却意外归来,贾玲又假扮起小明的班主任来。假
今年央视春晚的第一个小品是贾玲团队带来的《真假老师》。一方舞台、四名演员、多重矛盾、笑料频出,观众们看得是乐不可支。小品在让人捧腹大笑之后更是引人深思。作为家长,您真的看懂了这部家庭教育的小短片了吗?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谁轻谁重?
二者关系又是怎样?
小品到底想要传达哪些道理呢?
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下小品《真假老师》:这是一个“乌龙家访”的故事。
小品中贾玲饰演一位家政服务工作者,因雇主小明的父母常年在国外忙于生意,极少回家而来到1006室来做家政。不料恰巧赶上小明的班主任即将上门家访,情急之下小明让贾玲假扮自己的母亲接受老师的询问。
家访进行到一半时,小明的父亲却意外归来,贾玲又假扮起小明的班主任来。假扮被识破后,贾玲有感而发,评论说“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引发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依据小品中小明的自身表现和班主任老师反映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小明其实是名“问题学生”。小品一开始,小明就绞尽脑汁进行欺骗:以“投诉”为要挟强迫贾玲在班主任面前让扮演自己的母亲,在父亲面前欺骗说贾玲是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却成了家政服务工作者。
不仅如此,放寒假回家他不带寒假作业,在学校又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还有一些肢体上的冲突,造成了比较不好的影响。老师说得虽委婉,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小明其实就是和同学打架,这影响肯定还不小。综合看来,想必小明平时大概让班主任感觉焦头烂额的。
再来看看小明的父亲:他和妻子两人一直在国外忙着做生意,忙到家务起居都要靠请家政。由此可见,小明的父母不仅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更别说关心和教育小明了。而当他当听到贾玲假扮的班主任老师反映说小明在校打架时,作为父亲,他的第一反应竟是愤怒地大吼:“你看我一会儿怎么收拾你!”
不难推测,家访结束后,小明是免不了被父亲狠狠地揍一顿了。更有意思的是:当小明父亲听到小明介绍贾玲是班主任老师时,态度恭敬热情、彬彬有礼,又是招呼入座,又是要挽留吃饭。而当他误以为班主任是保洁员时,先是吐槽保洁不专业,然后数落人家“刚到别人家里边,什么活儿都没干先上了个厕所,没有礼貌”。
待老师出来后,小明的父亲坐在沙发上不顾老师的握手,声色俱厉地批评指责,态度傲慢、言辞激烈。小明父亲对老师和保洁员有着天壤之别的态度。
抛开小品因舞台效果的需要对人物进行的夸张设定,我想说,小明和他的父亲,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都并不理想。
正如小品里引用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之言:“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把教育孩子的职责一味地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是不可取的,更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自我的教育。这句话也不是我说的,著名教育家、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对为人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的教育。”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作为父母,我们应当首先反思下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问题。正如小品中的小明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又何尝不是他那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打人的父亲的映照呢?当贾玲发人深省地反问:“孩子是撒谎了,可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变成这样啊?”
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反思一下,孩子为什么变成了我们不喜欢的样子。不要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父母与孩子间的隔阂越来越厚,甚至是孩子完全关上与父母沟通的心门再痛苦万分、后悔莫及。
我曾经在路上听到这样一句话,印象深刻,时时警策着自己。那是五六个孩子穿着校服背着书包一起走着。其中一个孩子略带骄傲地向其他人大声炫耀道:“我每次一换新手机号,第一件事情就是拉黑我爸妈!”
说实话,我真的很难理解。我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觉得自己倾尽所有地去“爱”孩子,自己努力打拼,让孩子衣食无忧,最后却换来被孩子毫不留情地拉黑。从恩人变仇人,这样的情况一定不是个例。
作为父母,我们肯定是爱孩子的,可是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了吗?这“爱”又是以何种方式表达的呢?
再来回顾下小品中那些叩响心扉的句子。
班主任说:“您平时在国外工作忙吗?是用什么方式关心和教育您孩子的呢?我想说的呢,是无论您工作多忙,教育孩子还是首要目的。”
小明的父亲说:“我们当家长的在外边努力打拼,就是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将来。没想到,却忽略了孩子的现在。我反思,从今往后,爸一定改。”
家政工作者说:“没想到留守儿童在城里也挺普遍的。我认为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
答案不言而喻。身为家长,无论我们的工作多么忙,都无法取代我们为人父母这项“工作”。忙碌不是借口,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当然,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但有那么多优秀出色的父母在前方引领指导着我们。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要努力同孩子一起成长。为人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想把自己的一点浅见分享给大家:
第一、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每一分钟都要陪伴孩子,而是陪伴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应有效。工作之余,我们可以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即便是经常出差的父母,也可以在休假时多陪陪孩子。在专属你们的亲子时光中,不要玩手机,不要惦记电视或者游戏,就尽情享受这段时光吧。
第二、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让我们觉得不高兴、不满意的言行举止时,先不要发脾气责骂孩子,更不要动手打孩子。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伤人。当大人急躁起来对孩子又是大吼大叫,又是一顿暴打,事后却后悔得不行时,伤害却无法消除。冷静才能反思自己,处理好问题。
第三、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最擅长的便是模仿身边的人。在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孩子出现了让家长头疼的坏毛病,先反思自己或者其他家人身上是否有类似问题。当我们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会做好。一次实际行动胜过千百次的言语说教。
第四、做一个终身学习型的父母
我们害怕的是害怕本身,而不是孩子出现的问题。如果当我们能够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掌握科学的育儿工具和方法,我相信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就不会因为害怕而惶惶不安,因为无知而不知所措。《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孩子:挑战》、《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捕捉儿童敏感期》等等,都是口碑极好的育儿书,愿你有所得。
爱孩子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愿我们能给孩子更多的陪伴,而不是金钱。
愿这个小品教会我们的,是去做真正的父母、合格的父母。也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中成长,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小橙子妈 教育工作者 医来er趣亲子共读达人
声明:原创作品,文章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欢迎来医来er趣公众号与医生交流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医来er趣,长期邀请三甲医院妇产科、儿科、疫苗、皮肤科、营养科和心理方面的医生为您做专业的科普课堂和在线答疑。旨在让女人更健康,怀孕更容易,育儿更加科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