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感受到的有命运的萧瑟和人生的残忍。人终究是会变成熟的,直到这本2022年《斑马》问世,文笔和内容都似乎变了模样,常常让我返回扉页,看看到底作者还是不是那个曾经快意江湖,为了爱和梦想踏遍万水千山的女子。所有的艺术,从本质上都是对情绪的表达,无论是文学、摄影、绘画、音乐,如果能从中得到情绪的共鸣,作品只是一个媒介,哪怕你的感受与作者完全不同。如果这是一部摄影作品,应该是夜幕下曼谷湄南河畔暗流涌动的星光点点的霓虹灯。如果这是一曲乐曲,应该是低沉的大提琴背景中偶尔的鼓声隆隆。

知道傅真,是从《藏地白皮书》开始的,青涩的笔记记录了一个大四学生懵懂爱情和西藏湛蓝的天空。

6年前在书店邂逅了她的《泛若不系之舟》,为她笔下缅甸蒲甘瑰丽的日落所震撼,也被她的的才情和经历所惊艳,写过一篇笔记(《<泛若不系之舟>读后感》 )。而后看到的《最好金龟换酒》记录了他们在南美的旅行故事,如果说《藏地白皮书》是绕床弄青梅,欲语还羞的爱情日剧,《最好金龟换酒》则是仰天大笑出门去、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青春洒脱。《泛若不系之舟》则像书名一样,取自《庄子》中“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如美国的公路片,波澜壮阔、自由自在。

那时的故事,一半是才情和风景,一半是热情和勇气,年轻真好,无所畏惧!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1)

叔本华说年轻时候感受到的喜悦往往是因为人们正处在一个上坡的阶段,还没有看见死亡。当走过了山顶,人们才真正跟死亡打了照面。

人终究是会变成熟的,直到这本2022年《斑马》问世,文笔和内容都似乎变了模样,常常让我返回扉页,看看到底作者还是不是那个曾经快意江湖,为了爱和梦想踏遍万水千山的女子。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2)

所有的艺术,从本质上都是对情绪的表达,无论是文学、摄影、绘画、音乐,如果能从中得到情绪的共鸣,作品只是一个媒介,哪怕你的感受与作者完全不同。

如果这是一部摄影作品,应该是夜幕下曼谷湄南河畔暗流涌动的星光点点的霓虹灯。如果这是一曲乐曲,应该是低沉的大提琴背景中偶尔的鼓声隆隆。

感受到的有命运的萧瑟和人生的残忍。

推广文案中这样说:

——————————————————————————————

在河流与陆地之间,在北京与曼谷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找寻丛林之中隐约可见的斑马,奔赴一场跨越三千二百公里的治愈之旅。

生活的真相,就是学会珍惜每个不完美的当下。

32岁的苏昂在经历三次先天复发性流产后,与丈夫平川在生育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对生育的渴望和对自我的探寻,促使苏昂独自上路,来到泰国寻求PGS技术的帮助。旅途中的相遇与重逢,为她打开了一个充满奇观与未知的斑斓世界……

——————————————————————————————————

终于看完了全书,似乎有些冗长压抑,却又意犹未尽,才发现所有的压抑,所有的彷徨苦痛、所有的恣意放纵,似乎都在寻找一条路,这条路荆棘密布又惊心动魄,幸运的是她终于找到了通往内心的那条路,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途径。

木心说: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最令人畏惧的道路是通往自己内心的道路,但它也是最值得走一回的道路。

有人说:读书,你可以体验1000种人生,而不读书,你只能活一次!

很难说这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日记,我知道顶级的说书人总是可以不动声色将人物代入,但这本书不是,很难分清哪个是主角“苏昂”哪个是作者“傅真”,但是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掩盖作者思想的光芒。

01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3)

这本书有对无法融入海外生活的痛苦

异国的生活像是一场眼花缭乱又永无止境的学习,一种为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和新的社会阶层所必须完成的自我再教育。

无论是同学还是同事,他们总会在闲聊时提起年少时看过的某某电影或情景喜剧,默契十足地笑得前仰后合;他们会聊起曾经组过的乐队、玩过的运动(滑雪、攀岩、皮划艇)、看过的音乐剧、撞坏的车、稀奇古怪的亲戚、糟糕的夏令营、某个荒唐可笑又昙花一现的政客……那是他们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对苏昂来说却是毫无共鸣的经验、全然陌生的文化里程碑。她努力掩饰自己的种种匮乏,跟他们一起大笑、点头、附和,默默在心里记下所有的新事物,但她也很清楚,他们都能一眼看穿她是个冒牌货。

02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4)

有对邂逅重逢的喜悦:

多奇怪啊,某个场景深埋在记忆里,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直到一道现实的光照亮了前尘往事,你想,啊,原来它一直就在那里,

他们是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在两个世界的分界线最为稀薄的时候相爱,却误以为彼此是命中注定、完美弥合的另一半。相爱的故事往往无可比拟,不幸的故事却总是大同小异。她的心中有苍茫生起,不知是为Alex还是为自己感到苦涩。

03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5)

有对奋不顾身的爱情憧憬

他对Joy的爱源于对失落自我的追寻。有些人会爱上自己的影子,他却身不由己地被那些他不具备的东西深深吸引——她的异国风情,她的狡黠机灵,她的野性难驯。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身体里有某处缺失,遥不可及,深不可测,无法言说,但它无疑就在那里,仿佛正是为了等待她的出现。

可是与此同时,他试图解释,她又有种鲜活的生命力,像熊熊大火一样照亮了身边的人,常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愉悦。她就像……就像一个陌生的国度,和她在一起时,他也如同置身异国,变成了和平时迥然不同的人。

04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6)

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警醒

这一刻有这一刻的自由,下一刻有下一刻的命运。

人到老年的感觉,鲍勃曾经向她形容,就像在异国他乡的最后一天。你终于找到了所有的好地方,知道该去哪里坐地铁、喝咖啡、看展览、吃东西……可是你却必须离开了

他(主持)真的知道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吗?他可曾有对死亡的恐惧?还是说,他的世界其实是一个网络游戏般的仿真世界呢?苏昂有些赌气地想,一个给人诵经祈福和拨弄念珠的平静世界。他不知道普通人生活的庞杂、社会的要求、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账单的紧迫。他不需要面对爱好和温饱的矛盾、梦想和现实的落差、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他只用穿着他的僧袍,安详地打坐、看书、抽烟、喂狗……过着这样的生活,他又怎会不平静、不快乐?

对死亡的修行。记住死亡和分离随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他的声音很坚定,就像在演讲一样,“而当你准备好了,就会明白它只是一个过渡而已,好像出生一样。就会带着乐观和希望继续生活,还有你从过去经历中学到的所有东西。” 她有点明白他的意思。也许在佛教的世界里,对于死亡的思考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是因为人类害怕死亡,更因为我们真正害怕的是面对死亡的恐惧。

05

课外阅读散文的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经历的春夏秋冬)(7)

有对人生的憧憬和反省

他觉得电影和小说总是在误导人们,甚至新闻也是。你以为生活里会有某种戏剧性的转折点,某种魔法时刻,你以为只要你做到某件事——比如说,如果你决定出国读书,或者把辞职信拍到老板桌上,或者和不爱的伴侣离婚,或者爱上某个特殊的人——一旦那样的魔法时刻到来,你就会得到自由,得到幸福,一劳永逸。王子和公主打破了魔咒,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对吧?穷光蛋买中了大奖,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但真实的世界不是那样的,生活远比那些复杂。你可能会有一些暂时的休息期、小高潮,但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幸福不是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不是放在那里等着被找到的宝藏。现在他觉得它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天赋,你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而且不管你做什么都没有用

但剧烈而真挚的感情中似乎总蕴含着某种生而荒谬的东西,就像人们严肃表达内心感受时却总不免被人讥笑。

那些沉浸在异国温柔乡中醉生梦死的男人。他们真的只是在买春吗?还是在买一个梦、一场幻觉、天堂的一角?也许都不是。他们买的是逃离,很可能是逃离从前的自己。

“归根结底,我们就是我们。”

“即使我们幻想离开自己,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成为别人。

“这人生是一所医院,”波德莱尔曾写道,“里头每个病患都渴望换张病床。”绝望会把一个人推向极端,一个念头开始无限膨胀:假如我能放弃一切,卸下肩头的重负,删除此前的错误,那么,或许,我可以作为另一个人重新开始,像明天的日出一般纯洁无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