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当代尴尬网络文学之双重人格(戴着镣铐能不能翩翩起舞)

当代尴尬网络文学之双重人格(戴着镣铐能不能翩翩起舞)我回复她—— 上一篇圈文《教育学生要掌握好宽严的分寸》的评论区有这样一句留言:“方老师,教师头上悬着成绩的剑,有时候不得不严厉!” 我们的失望乃至绝望,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欲打碎“镣铐”(彻底改变教育体制)而不得。其实,这里应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者,无论校长还是教师,要打碎“镣铐”是不可能的,这也不是我们的任务与使命;既然“镣铐”不可能打碎甚至卸下,那我们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镣铐”的束缚之下把舞跳得相对自如一些甚至优雅一些——同样是在我们学校,同样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学校不少老师不一样从容不迫地这样“舞蹈”着吗? 无论是你作为一名教师,还是我作为一名校长,我们有着共同的无奈,但是我们完全是可以超越这种无奈的。考试制度无法改变,教育评价无法改变,教材无法选择,学生无法选择,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手段、方法、技巧以及你走进学生心灵的路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和选择的。给你一

当代尴尬网络文学之双重人格(戴着镣铐能不能翩翩起舞)(1)

一位青年教师给李镇西校长写信诉苦——

七八年前我刚踏入这个行业时还怀着无限憧憬,很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我看见了教育的“枷锁”,明白有些事力不可及,并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到的。每每到这儿,我的心都凉了半截,周围曾经让我感到美好的一切也黯淡起来。不是我没有理想,而是现实太让人失望,甚至绝望!

李校长首先推心置腹地告诉他:“虽然你很年轻,但是我感觉你的心已经开始老了……八年前你第一次来到学校,迎面而来的学生叫你‘老师',向你问好,你会有怎样的激动?你会有一种自豪感:‘哦,我是老师了!' 这份温馨而又纯真的感觉,是什么时候失落的呢?……在我看来,持之以恒乃至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第一次踏上讲台的那份纯真与激情,是任何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第一条件,也是我们获得教育职业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像你爱上一个人,结了婚,你爱上的就不只是爱人的优点,包括爱人所有的缺点也接受了——甚至爱上了。从来就没有一个抽象的只有优点的爱人等待着你去爱。”

接下来,李校长重点谈了“戴着镣铐跳舞”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他说——

我们的失望乃至绝望,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欲打碎“镣铐”(彻底改变教育体制)而不得。其实,这里应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者,无论校长还是教师,要打碎“镣铐”是不可能的,这也不是我们的任务与使命;既然“镣铐”不可能打碎甚至卸下,那我们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镣铐”的束缚之下把舞跳得相对自如一些甚至优雅一些——同样是在我们学校,同样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学校不少老师不一样从容不迫地这样“舞蹈”着吗?

无论是你作为一名教师,还是我作为一名校长,我们有着共同的无奈,但是我们完全是可以超越这种无奈的。考试制度无法改变,教育评价无法改变,教材无法选择,学生无法选择,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手段、方法、技巧以及你走进学生心灵的路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和选择的。给你一个班,作为班主任,在不违背上级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如何让这个班充满生机,富有特色,尤其对孩子富有吸引力,给孩子的未来留下温馨而富有人性的记忆?在这些方面,你都不是一点创造空间都没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真正的教育艺术,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在与应试教育的“周旋”(“周旋”就包括了应对与超越)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就是我们的教育大智慧。

小寒概括一下:不因环境仄逼而放弃理想,更不向“野蛮教育”缴械投降。在自己戴上“镣铐”时不给学生也戴上“镣铐”,在别人甘于平庸时自己追求优秀,这就是李镇西校长想要告诉我们的。

上一篇圈文《教育学生要掌握好宽严的分寸》的评论区有这样一句留言:“方老师,教师头上悬着成绩的剑,有时候不得不严厉!”

我回复她——

是啊,老师们压力山大!提高教学成绩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严厉好比速效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偶尔使用,千万不要形成药物依赖,严厉成瘾。再说严厉是把双刃剑,伤害学生也伤害教师。成天板着脸甚至气呼呼地工作,快乐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只能怨自己选错了行。

如果不喜欢教育这个“爱人”了,也不是不可以“离婚”,不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重组家庭”的麻烦大着呢。

当然也有本事大的人。几十年前,临汾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教了几年学以后改行去了政府机关,临走时向学生撂下一句狠话:“你们以后谁要是当了教员就别来见我!”

后来这位曾经的教师在政府里当了不大也不小的官。人各有志,我只是不理解他为什么对教育有这么大的怨恨。

我对现在的教育也有失望,也经常摇头叹息,但是对它对却一点也恨不起来,有时甚至把“镣铐”也看成“爱人”的必须接受的一部分,就像本文配图中这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女孩。

2022.4.19. 小寒于奋蹄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