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早恋的普遍心理(小学生都开始有)
关于青少年早恋的普遍心理(小学生都开始有)其实,现在的小孩越来越早熟,与三点原因分不开。与现在的小朋友相比,真的相差太多了。可是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早熟了?无论是思想早熟,还是性早熟,都要比曾经的青少年提前好几年。听完女孩儿的话,同伴低着头快速跑开人群,一溜烟儿功夫就看不到身影。即便短暂的聊天中没有说出事情的核心,但从跑开女孩儿的神情中,还是感受到了那份青春懵懂的悸动与不好意思。造成孩子早熟的三个因素望着她们的胸前的红领巾,我脑子中不断地浮现出几个字:现在的小孩儿都这么成熟了吗?从一帮小孩儿的身高来看,大概只是三四年级的学生。记得我们小时候,十来岁思想都傻乎乎地,就像是贪玩的小孩,整天没有“头脑”。
- 文|全文共2067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下班的地铁上上来一帮小学生,嘻嘻哈哈瞬间让整个车厢充满了活力。他们叽叽喳喳聊着只有他们彼此能听懂的话,耳边除了觉得吵闹,还多了一份羡慕,那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小时候啊!
下地铁后,其中的两个小女孩也一并到站。出站的路上,听到她们两个在聊天。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女孩儿问同伴:“你跟某某是什么关系?”
同伴回答:“我们只是朋友。”
蝴蝶结小女孩一副八卦地表情笑嘻嘻说道:“我不会跟他们说的。”
听完女孩儿的话,同伴低着头快速跑开人群,一溜烟儿功夫就看不到身影。即便短暂的聊天中没有说出事情的核心,但从跑开女孩儿的神情中,还是感受到了那份青春懵懂的悸动与不好意思。
造成孩子早熟的三个因素
望着她们的胸前的红领巾,我脑子中不断地浮现出几个字:现在的小孩儿都这么成熟了吗?从一帮小孩儿的身高来看,大概只是三四年级的学生。记得我们小时候,十来岁思想都傻乎乎地,就像是贪玩的小孩,整天没有“头脑”。
与现在的小朋友相比,真的相差太多了。可是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早熟了?无论是思想早熟,还是性早熟,都要比曾经的青少年提前好几年。
其实,现在的小孩越来越早熟,与三点原因分不开。
原因一:与营养过盛有关
如今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平时家里会置办许多有营养的食物,也会经常带儿童到外面吃汉堡、可乐、奶茶以及一些零食,殊不知这些食物当中含有激素,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刺激,导致孩子早熟。
原因二:与父母日常言行举止有关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年轻化,思想也相对开放,平时与宝贝的聊天或者在穿着打扮上,都会比较偏成人化。
这种现象有利有弊,好处是爸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进了,可以无话不谈,坏处是大人的言行举止,小朋友会模仿,行为举止以及思想上也逐渐变得成熟化。
原因三:与过早的接触网络有关
前段时间我妈去她的老姐妹家做客,一回家就说老姐妹2岁的孙子聪明。“你不知道那孩子多聪明,才2岁,那小手在手机上一划一划就打开了。自己还能找到要看的视频,真是厉害。”
这是现代生活常见的一个现象,小小年纪的儿童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学着大人刷短视频。一些词汇,话语,行为也会跟着网络上面来学。
与很多年前的小孩相比,现在的青少年聪明,有见地,因为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可相对的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就是小小年纪思想、行为举止就变得成熟,这也是很多小学生也会出现“早恋”的原因。
保护好孩子的“小心动”
我看到网上很多家长倾诉烦恼,说自己的孩子出现“早恋”,要么是孩子收到别人的纸条,要么就是自家娃给被人写纸条,而且有些小孩从四年级就“动心了”,总之这种情况让爸妈如临大敌,感到头疼不已。
该怎么办呢?面临孩子早恋的问题,有的家长担心害怕,怕自己引导不好,给儿女留下阴影;有的家长则强势阻断,用家长权威制服孩子。
一旦涉及到自己宝贝的问题,父母们就会紧张兮兮,小心翼翼,毕竟处理不好,真的是会给孩子造成影响一生的伤害。
如何处理青少年的“小心动”呢?三个方法爸妈可以尝试一下!
第一个方法,正确认识“小心动”,不乱贴标签
有时候不是孩子早恋,而是大人给他们贴上了标签。同事张姐四年级的女儿,有一个要好的男同学,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张姐突然要求女儿,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和男孩玩。在她看来,两个孩子打打闹闹的关系太过亲近,怕因此产生感情,影响学习。
其实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彼此的喜欢是好朋友,是家人,甚至对彼此还不分男女呢!还达不到“小心动”的阶段,作为大人不该给孩子乱贴标签,会影响他们正常情感发展。
第二个方法,保持畅通交流,掌握孩子心里动态
沟通是人与人增进了解的桥梁,一旦没有交流,自然是无法了解青少年心理的,因此多换位思考,站在宝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保持畅通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喜欢谁,为什么喜欢……
第三个方法,从身边实际案例,帮助孩子分析利弊
青少年对某一位同学产生“心动”很正常,这种懵懵懂懂情感,是孩子长大的一种标志。可是他们未来的很长,该怎么去面对这种懵懂的“心动”呢?
爸妈可以像朋友一样,帮助孩子去分析。比如跟宝贝说:妈妈当年怎么会跟爸爸结婚,是因为他身上有很多好的品质,针对性地说出爸爸的优点。进而再问女儿,你有看到他身上有这些品质吗?儿子也可以用同样地方法,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孩子有对比、参考。
通过朋友交心的聊天,让青少年知道,现在可以喜欢一个人,但是彼此都需要成长。只有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
青少年内心产生懵懂,喜欢一个人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作为父母首先必须有这个认知,且接受宝贝可能会发生的“早恋”情况。接下来就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明白什么事情是当下最紧要的。
育儿小贴士:不要因为强烈的干预,会与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破坏他们的“心动”,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业。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不久后,也许我家哥哥和妹妹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曾经的孩子,如今的母亲,我会换位思考,曾经作为孩子的感受,与如今长大后的经历去影响他们,一切的前提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1:恋爱脑是天生的?源于童年“依恋关系”,爸爸影响女儿择偶观
相关链接2:钟丽缇被批"恋爱脑",婚后生活惹人怜,如何教育你的女儿避免?
相关链接3:冲刘亦菲看《梦华录》,却被宋引章的“恋爱脑”气到,养女儿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