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是市场教师不是商人(学校不是利益场)
学校不是市场教师不是商人(学校不是利益场)乱象的背后是利益驱使。据媒体披露,有的工厂缺人,给劳务公司报价25元每人1小时的费用,劳务公司找到学校相关人士,给学校22元每人1小时的费用,学校给学生15元的工价,差价7元就是提成。假如学校组织300人,一个人工作1个月,每天10小时,那么学校就能提成63万元。乱象也折射出监管的失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而职校实习的诸多乱象,明显有违相关规定。回归教育初衷,让职校实习回归本位,才能呵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学校不是利益场,对于职校实习“卖人头”歪风要及时刹止。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督促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能让职校实习流于表面、坑害学生。
□曾淇(西南科技大学)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但一些职校仍向企业或劳务中介机构输出学生工。原本意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技能,让职校专业和产业密切接轨的职校实习,在少数地方演变为向流水线工厂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卖人头”交易。(4月14日 《中国青年报》)
前段期间,云南一职业院校17岁学生实习“劳累病死”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职校将学生作为“学生工”,收取人头费的乱象也被曝光。整治实习乱象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职校实习,本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专业实训,加深对课堂和书本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现实中,有的学校随意安排学生去与专业不相关的岗位实习,有的将学生送进工厂“流水线”,甚至以学分、学位证书为要挟,强迫学生参加实习工作,不仅让实习失去了意义,也严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乱象的背后是利益驱使。据媒体披露,有的工厂缺人,给劳务公司报价25元每人1小时的费用,劳务公司找到学校相关人士,给学校22元每人1小时的费用,学校给学生15元的工价,差价7元就是提成。假如学校组织300人,一个人工作1个月,每天10小时,那么学校就能提成63万元。
乱象也折射出监管的失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而职校实习的诸多乱象,明显有违相关规定。
回归教育初衷,让职校实习回归本位,才能呵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学校不是利益场,对于职校实习“卖人头”歪风要及时刹止。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督促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能让职校实习流于表面、坑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