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太子被两立两废的原因(两神童陪太子读书)

太子被两立两废的原因(两神童陪太子读书)后来,宋真宗要求太子写文章。太子不会写,就指名晏殊和蔡伯俙给自己当枪手。晏殊拒绝了太子的无理要求,蔡伯俙却忙不迭就写好文章署上太子名递上去了。结果宋真宗看出这篇文章的见解不像是儿子的手笔,就把两个陪读给找了来。蔡伯俙顾左右而言他,晏殊老老实实把真话都说了。好在蔡伯俙只是个小孩子,宋真宗只是斥责了几句。至此太子更加讨厌晏殊,觉得此人不仅情商不高,不会讨人欢心,思想上简直顽固得像块石头!宋仁宗 图文无关中国历史几年后,蔡伯俙被选为皇太子赵祯的陪读。赵祯为真宗皇帝第六子,后来的宋仁宗。宋真宗为儿子物色优秀的伴读,一个是超级神童蔡伯俙,另一个则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晏殊,5岁就能创作诗词被誉为“神童”,14岁被赐了同进士出身,他的年龄要比太子和蔡伯俙大一些。皇太子赵祯对于左右两个陪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喜欢蔡伯俙讨厌晏殊:年长的晏殊总是啰里啰嗦,不停劝自己念书很讨厌;而比自己小三岁的蔡伯俙就顺眼多啦

我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解读中国古代出现过的很多神童,你会发现历史竟惊人相似:这些神童99%下场悲惨,不得善终。究其原因:神童智力发展迅速,情商却普遍低下,不会与人打交道。战国著名神童甘罗,年仅十二就被秦始皇拜为上卿(宰相),竟趁下棋间隙偷偷捏皇后脚玩儿,最终被杀。

除此之外,中国宋朝还有神童因为情商太高太会做人,同样不得重用的例子......

太子被两立两废的原因(两神童陪太子读书)(1)

中国古代史

此人名叫蔡伯俙(1013~1100) ,北宋时期人,三岁就被点了进士。蔡伯俙自幼聪颖,四岁(实际为三周岁)就参加了童子科考试,一路劈关斩将杀到了廷试,因他年纪实在太小了,其父不得不背着他去考试,被好事者嘲笑说,“子骑父马”,机智过人的蔡伯俙反驳说,“父盼子龙!”

中国历史

几年后,蔡伯俙被选为皇太子赵祯的陪读。赵祯为真宗皇帝第六子,后来的宋仁宗。宋真宗为儿子物色优秀的伴读,一个是超级神童蔡伯俙,另一个则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晏殊,5岁就能创作诗词被誉为“神童”,14岁被赐了同进士出身,他的年龄要比太子和蔡伯俙大一些。皇太子赵祯对于左右两个陪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喜欢蔡伯俙讨厌晏殊:年长的晏殊总是啰里啰嗦,不停劝自己念书很讨厌;而比自己小三岁的蔡伯俙就顺眼多啦,为人圆滑得就像成年人,整天陪着太子闲逛。

南宋《挥尘录》记载过这样一件小事:太子赵祯年幼(宋仁宗登基时也不过十二岁),皇宫的门槛跨着很费力,又爱跑着到处玩。蔡伯俙为了讨太子欢心就伏在门槛边,让太子踩在自己背上过门槛,活脱脱把自己当成畜生。两宋时期读书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个个都有三分傲气。蔡伯俙一个小孩子为了拍好皇储马屁,倒把读书人最宝贵的脊梁都献出去了

太子被两立两废的原因(两神童陪太子读书)(2)

宋仁宗 图文无关

后来,宋真宗要求太子写文章。太子不会写,就指名晏殊和蔡伯俙给自己当枪手。晏殊拒绝了太子的无理要求,蔡伯俙却忙不迭就写好文章署上太子名递上去了。结果宋真宗看出这篇文章的见解不像是儿子的手笔,就把两个陪读给找了来。蔡伯俙顾左右而言他,晏殊老老实实把真话都说了。好在蔡伯俙只是个小孩子,宋真宗只是斥责了几句。至此太子更加讨厌晏殊,觉得此人不仅情商不高,不会讨人欢心,思想上简直顽固得像块石头!

宋仁宗登基后,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对二人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蔡伯俙一度认为自己的春天来了,起码也得当个大官啊,不料宋仁宗只重用晏殊。最后晏殊一直做到了宰相,文学方面成就也很耀眼,光词就创作了一万多首。宋仁宗评价晏殊说,“我年幼时不懂事,晏殊总是向先帝告状让我觉得很讨厌,如今才知道治国就得用这样的正直大臣啊!”

太子被两立两废的原因(两神童陪太子读书)(3)

北宋

至于蔡伯俙这个曾经智商和情商并举的超级神童,宋仁宗对他的评价则是四个字“不堪大用”。昔日名声大噪的蔡伯俙,成年后就是一个普通人,学问和人品都是一抓一大把的那种。宋仁宗觉得蔡伯俙太过圆滑,不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都让他做着无关紧要的小官,而政绩一直都保持平平。蔡伯俙文学方面贡献则为零,最大的优势就是寿命长,83岁退休87岁去世,熬死了四五个皇帝。不过,宋仁宗和蔡伯俙的私人感情还是不错的,蔡伯俙经常和官家要恩惠,皇帝也是每次都给了,毕竟是当年光屁股的兄弟。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四位神童,下场都很惨!最后一位更是连命都丢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