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贾宝玉和林黛玉不巧的是,这个人正是他的父亲大人。贾父本来就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他已经习惯了别人的点头哈腰,唯唯诺诺。人到中年,全身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不成想,这个仅有的嫡系儿子,并不想按照他的教导来行事。1.打击嘲讽,极难满意一个人出生之时就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宝玉的身边出现的人更是无数,在平日里的相伴里,同龄人较多,相比之下,比他们年长的人对其影响更深。他不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陪伴,所以这两个人的言行在孩子童年时期能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子。他从小就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他不愿意遵循各种规矩,一旦犯错,总有人出来包庇他。所以贪玩的个性一日比一日强,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旁边打击他,那他就会更加反着来。

《红楼梦》里面展示的是大千世界,从细节处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个性成因,以及家庭环境给一个人产生的影响。

大众喜欢的男孩子贾宝玉,身边人对他的态度和做法能侧面反映出他本人的性格特征,而且大家会发现他独一无二乖张的行事作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从出生之时就受到身边人的强烈影响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父亲贾政

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长群体,史老夫人在他身边的场景最多,每一次都是满满的溺爱,但是宝玉身上反映出的教育问题,仅仅是祖母一个人所致吗?其实对他思想形成冲击力最大的是他的父亲。

一、自幼父亲便对其语言暴力

1.打击嘲讽,极难满意

一个人出生之时就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宝玉的身边出现的人更是无数,在平日里的相伴里,同龄人较多,相比之下,比他们年长的人对其影响更深。

他不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陪伴,所以这两个人的言行在孩子童年时期能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子。他从小就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他不愿意遵循各种规矩,一旦犯错,总有人出来包庇他。所以贪玩的个性一日比一日强,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旁边打击他,那他就会更加反着来。

不巧的是,这个人正是他的父亲大人。贾父本来就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他已经习惯了别人的点头哈腰,唯唯诺诺。人到中年,全身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不成想,这个仅有的嫡系儿子,并不想按照他的教导来行事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2)

贾宝玉和林黛玉

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他所受的教育中,儿子生来就要受父亲的管理,让他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就算不服气也要憋着,他从小就是这样干的。轮到自己做老子的时候,他发现儿子并没有让他满足虚荣心。所以就动用父亲身份应有的威严来镇压儿子。

宝玉从小就不是他想象的样子,“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所以从小爸爸就没有给过他温柔的话语。他每次提起儿子时,总夹杂着无奈心痛的语气。

面对面和儿子交流的时候,总是一副嫌弃的表情,三言两语充满着对儿子的失望。只要看到儿子,他开口就是辱骂,不管他在做什么事情,爸爸先打击一通

有时候宝玉在某一方面表现得挺好的,爸爸心中也是对他有肯定的,但是说出来的话,从来没有表扬。他把最难听的话对儿子脱口而出,而那些鼓励的话语像是能烫舌头一样,生生地吞到肚子里面。

2.贾政封建,宝玉逆反

贾政从心里面是疼爱孩子的,但是他对别人都是恭敬有礼,较为体面,唯独把不好的词句用到孩子的身上。儿子本身有一定的逆反性格,稍微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

基于父亲的语言,他从小就习惯了,所以每次见到父亲时,本来晴朗的天气立刻转为阴雨。

他自动把父亲的声音屏蔽,内心已经关上了一把锁,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会向这个人有丝毫的透露。关于这个人的希望和寄语,他是一概不听的,已经形成了自动免疫。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3)

《红楼梦》

长期下去,父亲越是希望他怎样做,他越是要反着来: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本来很好的一个苗子,距离当时男儿的宏图越来越远,不务正业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不管是哪个时代,一个男性如果没有事业心,长期不专注于此,总是要被人诟病的。宝玉本身有极高的学习条件,就算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只要肯听从父亲的安排,他的结局就会像人们心目中应有的成功男子一样,可能为国,为天下百姓做出一番事业。

他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如果父亲能像其他女性一样耐心地劝导儿子,倾听他的心声,也许能让宝玉的才华更好地挥洒。

但是父亲的眼光受封建环境的限制,在他眼中,成功只有做官,一个人不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所研究,他认为除了前一种是大家关注的,其他方面,大家根本就不关心。这种狭隘的思想正是宝玉所厌恶的,身边的浊水一次次地冲击他,让他更加下定决心远离污秽虚假。

二、父亲于其态度冷淡,缺乏父爱

1.关系紧张,感情畸形

宝玉父亲每一次出现都给他留下深深的心理伤害,他反抗不得,只能躲起来。“教随我,学随他”,督促功课是大多数家长会做的事情。

由于两人每次碰面交谈都不顺利,父亲想要知道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他有时候懒得亲自过问孩子的学业,当面质问的次数越来越少。

有时候会向其他人询问,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可能是表面上的,能明确的得知。但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如何,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是需要仔细观察的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4)

这位父亲是一个只管结果,不管孩子学习过程的人,长期下去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世界。他们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拉锯战中逐渐疏远。年幼的宝玉以为,只要远离自己的父亲,就不会被他可怕的思想所控制。他的心和身体做到了远离,行为上就更加肆无忌惮,无规矩在他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距离父亲的期望越来越远。

2.教育不健全,人格存缺陷

对任何性别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共同陪伴才能让他有更大的机会获得健全的人格。两者的正确教导一般呈现出互补的特质,孩子从全面吸收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宝玉从来没有缺失过这两方面的教育,但是吸收的并不是营养,相反对他的成长造成了负担。在我国传统的家长教育中,这种方式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适用,但是对贾家这个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是在坑害他。

三、宝玉教育所存的其他影响因素

1.女家长纵容,母性之束缚

宝玉在父亲这里感受不到温暖,但是转身到其他地方处处都是温软。当他犯错的时候,母亲首先想到的不是追究他的责任,而是先拿和事件有关的下人质问。

不管这些人有没有错,是否是自愿的,最后的结局免不了一场责罚,他们负这起事件的主要责任。而对儿子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就算有责怪也是苦口婆心的却说,心疼的体谅,而不是严厉的制止。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5)

贾母

他的祖母,对他的态度是另一个级别,她本身是家族里面的大家长,大家都生活在她的布置之下,所有人都必须对她恭敬

但是这个孩子可以在她身边随意的撒娇,可以任意地提出要求,就算犯了规矩也不会被批评。在父亲那里受了满腹委屈的他,喜欢呆在这里,两边极端的态度让他的性子更加骄纵。

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是怎样都拗不过的,而他想做的事情,是不会考虑后果就直接行动的。

对于母性展现出来的好,这个孩子是懂得做出回应的,这些人耐心劝阻的话语,他是愿意聆听并且做出改正的,只是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根本不会为以后做打算。他这样任性的生活方式完全出自一个人的自由之态,可能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样子,没有被世俗教化污染,否则也会变得规矩从众起来

他心性单纯,尽管爱闹,但是不至于做出给他人带来巨大危害的事情,从这一方面来看,这正是他身边人对他无限宽容和喜爱的原因。

2.教育方式传统,弊端漏洞频出

书中展现的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千万家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国人影响极深。而宝玉的父亲只是众多中国家长的一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把自己的身份凌驾于孩子之上,不管是出于关心还是训诫,始终没能和孩子保持平等的位置

造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的原因(严父慈母传统教育的失衡)(6)

《红楼梦》大观园

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在孩子知道家里有规矩,到了外面的世界更有知道服从规则。但是它的弊处要更多,它让孩子始终不愿意向家长吐露真实想法,容易承受过多的负担,可能会更加叛逆,更难以管束,如何与孩子相处是家长一生的功课。

结语:

宝玉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是一个正常家长的反应,但是他从来没有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平等友爱的环境才是人类所向往的,更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所需要的。

自信快乐的孩子,幸福感比较强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纷纷扰扰,才能更好地坚守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书中,我们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子,这些人物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在书中体验的时候联想到身边的人和事,就是我们最好的反思机会,这也是书籍的宝贵之处

参考资料:

《红楼梦》

《贾政的现代教育启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