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平险理赔多久到账(半个月发生两起)
儿童学平险理赔多久到账(半个月发生两起)目前孩子已经出院经过后续治疗不慎栽入家中水桶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家长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溺水不一定只在户外发生
家里也可能引发溺水事故
6月13日下午4点多
宝安区一名1岁半的男童
不慎栽入家中水桶
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家长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经过后续治疗
目前孩子已经出院
据男童乐乐的父亲傅先生说,乐乐当天一个人在阳台玩耍,趁家人不注意,从阳台爬到厕所玩水。几分钟后,夫妻俩才在厕所发现乐乐头朝下、脚朝上,倒栽在厕所的水桶里。因为水龙头漏水,水桶接了大约三分之一容量的水。矮小的乐乐恰好栽入水桶动弹不得,喊不出声。据傅先生回忆,当时他把乐乐从水桶抱出来的时候,乐乐双手捏得紧紧的,面色发绀,呼吸、心跳都停止了。
报警后,傅先生持续对乐乐进行胸外按压,并由乐乐奶奶进行人工呼吸。两分钟后,乐乐终于有了反应,心跳和呼吸都恢复了。“我把孩子放地上一直按一直按,等救护车快到的时候,他已经会哭了。”傅先生说。
宝安区人民医院急救科班组长张体浩表示,正是孩子家属采取了心肺复苏,把握了急救的黄金时间,为孩子赢得了生的希望。宝安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刘坚表示,乐乐送到儿科时病情已经相对稳定,考虑到孩子可能吸入一部分水进入肺部可能导致感染,可能引起肺水肿,医院将乐乐收治入院进行观察。6月13日,记者了解到,经过住院临床观察,乐乐病情稳定,已于当天出院。
刘医生提醒家长,婴幼儿骨骼与运动神经协调能力尚不成熟,如果不慎跌进有水的容器内,可能因无力起身而发生窒息。家里的桶、盆等各种水容器在不用时,家长要及时倾倒干净,盖好马桶盖。如必须储水时,则需将存水的容器放在孩子无法碰到的地方。此外,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看护,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有浴盆、浴缸、水桶的卫生间玩耍,确保孩子安全。
天气渐热
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游泳
但安全不可忽视
就在半个月前
一名4岁女童在泳池溺水
5月29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筛查中心护士谢桂玲在游泳馆抢救了一名溺水的4岁女童,该女童被救上泳池时,已经脸色发紫、意识不清,颈动脉也摸不到了。谢桂玲紧急实施心肺复苏,在她的抢救下,女孩呛咳了一声,随后便哭出了声音。家长紧急将她送往医院,最终平安无事。
当天,谢桂玲陪孩子到附近的游泳馆游泳,正当她在游泳池边等孩子时,岸上传来了一个女人的求救声。
身为医护人员,谢桂玲意识到可能有人出事了。她拨开人群冲到刚刚女人求救的地方,只见地上躺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脸色发紫,已经没有任何反应,谢桂玲检查她的颈动脉,也没有摸到脉搏。
这个孩子应该是溺水了,现在有生命危险!谢桂玲立刻对她实施心肺复苏,因为不知道小女孩溺水时间多久,现场条件有限无法更好施救,谢桂玲还一直向周围的救生员和围观人群呼救:“快打120!”
巧合的是,当时的游泳馆内还有谢桂玲的同事,同样是陪孩子来游泳的深圳市三院门诊护士钟燕琴。在谢桂玲给小女孩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钟燕琴也来到了女孩身边,准备和谢桂玲接力施救。
好在谢桂玲实施心肺复苏的几分钟后,小女孩复苏成功。此时120还没赶到,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将女儿抱起送往医院。
炎热夏季来临后,游泳需求上升。深圳市三院急诊内科主任彭登高提醒市民,游泳最好选择配备了救生员和急救设备的标准游泳场所,小孩应该在家长陪同下,自觉身体不适者以及癫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游泳。在游泳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同时可以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能量饮料,避免电解质紊乱造成手足抽搐。
彭登高表示,游泳过程中万一发生了意外情况,不要慌乱,要抓取救生设施或赶紧靠岸,并第一时间呼救。如果溺水者已经丧失意识,施救人员应立即将溺水者放置在泳池岸边的平地上,清除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同时呼救,立刻拨打120并简明扼要说明情况;对心跳已经停止的溺水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以上措施未能使其快速好转,还需要在保证溺水者气道通畅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呼吸。
谨防儿童溺水 家长要知道这些
广东省教育厅发布防溺水警示片
家长们要注意
不同年龄组儿童
溺水发生高危地点也有不同
除此之外
儿童防溺水“六不准”
溺水者的迹象等知识
请牢记!
今年4月份,
深圳市教育局向各位家长
发了一封关于预防学生溺水的信↓↓↓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预防学生溺水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深圳市教育局
2022年4月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世伟罗莉琼
综合|深圳教育@广东应急管理
来源: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