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游西池

晋·谢混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在清华大学里

悬有一块“水木清华”的牌匾

据记载,这块牌匾为

康熙皇帝御笔

而“水木清华”这四个字

出自东晋文学家谢混的《游西池》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三位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卢庚戌、缪杰、陈秋桦

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上

将这首诗改编成了一首

献给母校的歌

“每当琴声落,每当歌声起

厚德赋新曲,自强在我心”

传唱人“水木年华”用歌声传递

母校清华之美

也讲述着他们的青春回忆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1)

水木年华重回母校

找寻各自的清华之美

今年26岁的陈秋桦

是水木年华这个老牌乐队的新成员

他在清华建校百年的庆典上

正式加入水木年华

提起对卢庚戌、缪杰的初印象

陈秋桦笑言

“两位唱校园民谣的风度翩翩的大叔”

但加入后却发现——

“他们在音乐创作时

比我想象的更加年轻、有热情”

而了更好地展现清华之美

三人还专程回了趟母校

跟随他们的脚步

人们似乎可以窥见

清华大学是如何

一步一步发展至今天的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2)

位于清华校园西侧的

近春园遗址

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变迁

它原本是圆明园时期的皇家园林

因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从一片繁囿之地沦为荒岛

荒废了一百二十余年之久

1958年以后

荒岛逐渐改善

重新建起了荷塘月色亭

让近春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如今它不仅是校园里的风景

更在提醒同学们

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3)

于2011年竣工的新清华学堂

是完全由清华人

设计、建造的综合性学堂

如今,它已经成为

新时代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次“重返校园”后“水木清华”坦言

有种“从未离开”的感觉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

“槛外山光

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

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4)

“精神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

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

当时正值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际

清华师生把自己的命运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系

梅贻琦——清华大学第十任校长

在他的就职演讲中

要求清华师生:

“紧紧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

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

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

“华北之大,

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是清华人发出的

振聋发聩的呐喊

他们成为了当时

中国学生运动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英勇地站在了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前列

毕业于1932年的沈崇诲

放弃了绥远优渥的工作

决心投笔从戎

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

1937年,年仅26岁的他

在上海吴淞口

驾机撞沉日本海军旗舰

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对清华大学开展的

革命活动十分向往的张甲洲

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

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

东北全境沦陷

张甲洲原本握笔的手端起了枪

建立了由中共领导的

第一支工农反日义勇军队伍

自此走向战场的他

牺牲时

年仅30岁

……

清华学子秉承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清华校训

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5)

今天

“水木年华”想用这首《水木湛清华》

告诉所有的清华学子:

“知识只是书本上的

但是精神,却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它传承的不止是风景

还有值得人们世代铭记的先人”

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典礼歌:清华毕业生 水木年华(6)

水木不老,清华常新

我们眼前的大美中华

离不开长长久久的

文化积累与历史底蕴

少不了推陈出新的勇气

以及一代又一代

无私奉献的美丽青春

当代的年轻人

应该把握好时机

创造美好,不负韶华

来源: 央视综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