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患者腕带佩戴位置(核对腕带的安全隐患)

患者腕带佩戴位置(核对腕带的安全隐患)护士每天面对繁忙的治疗、护理,再忙也不是忽视腕带核对制度的理由。儿科护士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大多数是年幼的患儿,他们不能自我表达,我们常常是间接的和陪护核对患儿信息,而有些陪护不是家人,是月嫂、看护,他们甚至不知道患儿的姓名,年龄。有效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做好双人核对尤为重要,确认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治疗、护理。也许护士不经意的一次核对不到位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常怀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护理安全无小事,腕带是患者24小时的随身标识,小小的腕带承载了无穷的生命力,每时每刻传递着护士的细心、耐心、责任心,24小时呵护着稚嫩的小生命们。

腕带成为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住院期间腕带就像患者临时身份证。而有些护士对腕带识别制度重要性认识不够,并不是非常重视,常常核对不仔细,不到位。而家长对佩戴腕带依从性不够,安全意识不强,甚至不把它当回事,带来不少护理安全隐患。

患者腕带佩戴位置(核对腕带的安全隐患)(1)

记得一次病房来了一对双胞胎患儿,分别住在7床、8床,正准备为双胞胎患儿做输液治疗的是责任护士小王,一惯做事细致认真,按常规同孩子家长仔细核对身份信息后,发现家长又把两个患儿的位置对换了,小王护士有点后怕的告知家长,你家双胞胎体重不一样,大双病情轻点,用药剂量也不同,如果按现在你放的位置,给孩子输上液体,那可就麻烦了。家长听护士说的在理,忙说“好好,我现在就把他们的位置换过来。”

在万物复苏、婀娜的柳枝摇曳的三月的一个早晨,病房来了一个患儿叫王宝宝,随后又来了另一个叫汪宝宝的患儿,一个年资不高的床位护士把她们安置在同一个房间,质控护士小李及时发现后,向家长说明情况,忙把她们调开,分别放在不同组的病房里,郑重其事的对那位护士说:“这种情况遇到的很少,可姓名相近、读音相近的患儿安置的床位这么近,核对不到位,治疗很容易搞错,以后要安排床位时要特别注意。”护士长在晨会上又再次强调了这件事,并让护士分组讨论,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还有几年前的一天,也让我记忆犹新。早晨8点多是雾化吸入集中操作的时候,而4床患儿哭闹的厉害,孩子奶奶说:“我孩子现在不做雾化,不等他安静,没有办法做雾化,等他不哭了,我再叫你们来做。哭的厉害时,做雾化的效果也不好”。做雾化的护士就对她说“那孩子不哭了,你及时和我说,我再来给你家宝宝做雾化。约莫30分钟过去了,4床宝宝终于安静下来,孩子奶奶又到了护士站要护士做雾化,床位护士在忙,别的床位的护士过来帮忙,奶奶是外地人,说话不太容易听得懂,护士误以为是10床,就说“是10床吧,我来给你家宝宝加雾化药,你先回去。”孩子奶奶似乎听清楚似的,也答应了。可到了床位,一核对就发现不对。而这次护士光口头核对床位,姓名忘了核对,也没有对腕带信息,就开始准备药物,雾化药也准备错了。

患者腕带佩戴位置(核对腕带的安全隐患)(2)

护士每天面对繁忙的治疗、护理,再忙也不是忽视腕带核对制度的理由。儿科护士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大多数是年幼的患儿,他们不能自我表达,我们常常是间接的和陪护核对患儿信息,而有些陪护不是家人,是月嫂、看护,他们甚至不知道患儿的姓名,年龄。有效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做好双人核对尤为重要,确认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治疗、护理。

也许护士不经意的一次核对不到位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常怀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护理安全无小事,腕带是患者24小时的随身标识,小小的腕带承载了无穷的生命力,每时每刻传递着护士的细心、耐心、责任心,24小时呵护着稚嫩的小生命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