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输液后不幸离世具体过程(高考少年遇车祸)
高考生输液后不幸离世具体过程(高考少年遇车祸)虽然至今没有一例失败的案例,但面对18岁的小豪,姜主任团队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团队认真分析了小豪的病情及影像资料,姜主任与麻醉医师冯昌栋主任及负责神经监护的韦医生反复沟通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制定了一个适合小豪病情的个体化麻醉方案,决定在神经监护下为小豪实施O臂机导航下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团队还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据了解,正常人体颈椎由两部分组成:上颈椎(第一第二颈椎)和下颈椎(第三至第七颈椎),其中,第一与第二颈椎(又称寰椎与枢椎)椎管内就是人体中枢:延髓,是主管人体生命(如呼吸、心跳等)功能的指挥部。创伤、先天畸形等病变均可破坏寰枢椎稳定性,小豪所发现的齿状突游离小骨是造成寰枢椎不稳的先天畸形之一,它是指正常齿状突尖被具有光滑完整皮质骨边缘的小骨取代,与下方的枢椎椎体间没有骨性连接,从而导致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手术是这些患者的根治手段,由于手术难度
“今天可以起床了,慢慢起来,不要着急,加油……”,在苏大附一院骨科姜为民主任医师亲切和蔼地鼓励下,18岁的小豪(化名)戴上颈托,在妈妈和护士姐姐的搀扶下,慢慢地从床上站了起来,“一步,两步,三步,好,很好!继续保持……”,在大家的鼓励下,小豪的步子越走越稳,久违的笑容终于再次浮现在这个花季少年的脸上。
上学路上突遭横祸意外确诊严重疾病
6月11日,小豪一如往常,在家吃好早饭便骑电动车去学校上课。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高考推迟一个月,小豪不敢有丝毫懈怠,抓紧每一分钟复习功课。只是,经过一个路口时,突然一辆失控的汽车径直撞向了小豪的电瓶车,躲闪不及的他瞬间被撞倒,头部着地,当即陷入昏迷……
小豪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当地医院,CT检查结果显示:右额部头皮下血肿,先天性C2游离齿状小骨畸形。车祸造成的皮下血肿问题并不大,小豪的父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是,会诊的骨科医生却告诉他们:CT上发现的C2游离齿状小骨畸形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漏诊率高,这类疾病就像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如不及时“拆除”,可能会导致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等严重后果。通常情况下,患有此类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人遭遇车祸一般很难有生还的可能,小豪这次经历车祸而没危及生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小豪的父母当场呆立,又惊又怕:“医生,还有救么?该怎么办?”由于治疗难度极大,当地骨科医生建议小豪转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进一步治疗。
图1 颈椎张口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片提示C2齿状游离小骨畸形合并C1-2不稳
图2 颈椎CT及MRI提示C2齿状游离小骨畸形
妙手仁心精心医治,花季少年重获新生
据了解,正常人体颈椎由两部分组成:上颈椎(第一第二颈椎)和下颈椎(第三至第七颈椎),其中,第一与第二颈椎(又称寰椎与枢椎)椎管内就是人体中枢:延髓,是主管人体生命(如呼吸、心跳等)功能的指挥部。创伤、先天畸形等病变均可破坏寰枢椎稳定性,小豪所发现的齿状突游离小骨是造成寰枢椎不稳的先天畸形之一,它是指正常齿状突尖被具有光滑完整皮质骨边缘的小骨取代,与下方的枢椎椎体间没有骨性连接,从而导致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手术是这些患者的根治手段,由于手术难度大且风险极高,过去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医院才能完成。苏大附一院骨科在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唐天驷教授指导下,在骨科主任杨惠林教授的领导下,脊柱外科首席专家姜为民教授团队于上世纪末开始向这个禁区发起进攻。20多年来完成了数以百计的上颈椎畸形手术,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疗效。“姜主任,拜托您一定要救救我儿子,他还那么年轻……”,面对忧愁满面、近乎哽咽的小豪父母,姜为民主任安慰道:“小豪这次大难不死,真的非常幸运,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不辜负这份好运气,也有信心让小豪顺利康复出院!”小豪父母紧张焦虑的心情这才渐渐放松了下来。
虽然至今没有一例失败的案例,但面对18岁的小豪,姜主任团队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团队认真分析了小豪的病情及影像资料,姜主任与麻醉医师冯昌栋主任及负责神经监护的韦医生反复沟通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制定了一个适合小豪病情的个体化麻醉方案,决定在神经监护下为小豪实施O臂机导航下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团队还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
图3 麻醉科和神经监护保驾护航,姜主任精心实施手术
6月17日,手术如期开始。“切开、显露......”手术室内气氛严肃,整个团队配合默契,一切按计划进行。颈椎手术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躺在床上的患者才只有18岁。好在姜主任对该类手术已是驾轻就熟,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然于胸。
经过无影灯下2个多小时的战斗,小豪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姜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为他安排了康复训练计划,帮助他、鼓励他循序渐进开始康复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术后三天,小豪已能佩戴颈托下床自行活动,术后一周,顺利出院回家过端午节了。
图4术后复查摄片,C1-2稳定性得到完美重建
图5术后三天,小豪在颈托保护下起床活动锻炼
薪火相传不断创新保驾护航人民健康
姜为民主任介绍道,齿状游离小骨畸形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大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症状。但若任其发展,会造成延髓受压,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该类手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已经愈加成熟。后路固定融合手术被公认为治疗的金标准,早期的手术方式包括:寰枢椎椎板下钢丝固定 植骨融合、椎板钩固定、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等,但都存在各自的缺点,近年来,随着内固定器械及手术方式的发展,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逐步成为治疗寰枢椎疾病的主流术式。与既往的术式相比,后者固定强度更可靠,并发症低,融合率更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作为江苏省骨科界唯一的双重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从上世纪末起,就在老一辈专家董天华教授、唐天驷教授等的带领下,以杨惠林主任与姜为民主任为首的团队开始了寰枢椎疾病的研究及手术治疗。薪火相传,创新发展,如今,苏大附一院脊柱外科在寰枢椎疾病的诊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治方案,并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创新手术方式:如O臂机导航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Hangman骨折、前路导航下微创治疗齿状突骨折,C1后弓单开门减压术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借助于3D打印和术中导航等新型技术的帮助,正朝着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等方向大步前进,能为更多的包括寰枢椎疾患在内的脊柱病人解除病痛,造福百姓!
7月7日,小豪即将迎来人生的高考,祝福这位刚刚经历生命大考的00后少年,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