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坐标:北京清华大学 材料学院毕竟选一个好专业,不仅关于未来的四年。更有可能影响一个人大半辈子。在这,道哥为你推荐部分材料相关专业的优秀院校!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日

十年寒窗,为一朝飞鸿

高考在即,祝君成功!

高考结束后,填志愿是头等大事。

每一个环节都绝对不可疏忽大意,尤其是选专业。

毕竟选一个好专业,不仅关于未来的四年。

更有可能影响一个人大半辈子。

在这,道哥为你推荐部分材料相关专业的优秀院校!

清华大学 材料学院

坐标:北京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3年4月26日成立。新成立的材料学院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原机械工程系材料学科部分组成,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3个二级学科。

建设成果:建设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的材料学科在最新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均被评为A 。在2022年最新发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0名。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1)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类课程、物理和化学类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基础 、材料化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基础、X光衍射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系列、低维材料制备技术、冶金质量控制 、金属材料加工学基础、精细陶瓷工艺学、复合材料工艺学、金属材料学功能陶瓷材料及应用等。

未来从业方向:材料研发、材料投资类的金融领域、科研、大学教育等。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坐标: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9月。成立的冶金与生态学院由钢铁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系、物理化学系、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两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构成。冶金工程是北科大优势特色专业学科,其下设的冶金物理化学和钢铁冶金两个二级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有色金属冶金学科。

建设成果:过去五年,学院科研经费合计3.3 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 项,其中重点基金11 项,优秀青年基金3 项;5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297 篇、其中SCI 论文1038篇;授权专利202 件,其中33 项实现落地转化;出版专著12 部(1 部国外英文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省部级奖项61 项。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2)

主要专业课程:有物理化学、金属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无机化学、金属学及热处理、冶金基础理论、冶金工艺学、冶金设计基础、计算机在冶金中的应用、冶金实验基础等。

未来就业方向:新能源、冶金、材料、汽车等行业的研发,生产设计、工业制造、项目管理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

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

坐标:长沙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是始建于1952年,后于2013年5月将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名为冶金与环境学院。该设有冶金科学与工程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现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博士点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建设成果:学院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冶金工程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200余项、省部级项目16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100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5项,其中国家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技“三大奖”21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部级奖12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7项;2000年以来发表的SCI检索论文593篇、EI检索论文1072篇。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3)

主要专业课程:金属学、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金属学及热处理、冶金学、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工程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等

未来就业方向:环保、化工、冶金、能源、交通、轻工、医药、农业、军工等行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坐标: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2001年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

建设成果:承担了国家及国防“973”重点项目、“863”高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重大项目、国防预研等多项课题,“九五”期间经费额度超过了3800万元。“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9项,部委级(省部级奖)一等奖、二等奖40余项。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4)

主要专业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现代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材料设计与计算机应用、纳米材料、金属与陶瓷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控制与仿真、材料腐蚀与控制技术、复合材料学等。

未来就业方向: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

坐标: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源于1956年的西北工学院第四系。材料学院1998年首批被批准为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的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院现设有3个系:材料学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复合材料系。含3个本科专业,包括7个专业方向。

建设成果:材料学院拥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摩擦焊接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科研项目240余项,年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基地。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5)

主要专业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现代研究方法、金属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电子技术与控制、计算机系列课程等。

未来就业方向:研究所、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应用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坐标: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有关专业系科,1983年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为基础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4月8日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开设1个本科专业;材料系、材料成形与控制系及复合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设成果: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研机构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截至2021年11月,学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获得了以Nature、Science论文和三类国家科学技术奖为代表的重要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等多项奖励。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6)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研究方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等。

未来就业方向: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

坐标:沈阳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15日,由原材料与冶金学院(成立于 1996 年 10 月)的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热能与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资源与环境工程和工业生态学等研究所组建而成。学院设有4个系,开办有5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系、热能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建设成果:“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1项),“973计划”项目9项,“863计划”项目19项,累计科研进款3.3亿元;获各类科技奖47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28项);授权发明专利247项;发表学术论文28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1部。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7)

主要专业课程:化学类、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普通生物学、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生态学、环境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学、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学及热处理原理、材料成形力学、材料成形机械设备、微机原理与计算机应用、材料成形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理论等。

未来就业方向:在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认证机构、规划设计部门、环境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类等工作;在环保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坐标:上海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4年11月学院下设材料工程系、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微结构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等部门。学院主要承担材料和钢铁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学科的本科专业。

建设成果: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项专项、973子项、863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0余项;承担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38项以及大量横向合作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总量近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多项 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 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论文1700余篇 授权专利200余项。

家有高考生的看过来(高考生们看这里)(8)

主要专业课程:材料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工艺与设备、功能材料应用;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合成工艺、特种复合材料;电子检测、传感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RM嵌入式系统。

未来就业方向:在新型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行业和相关部门从事生产技术、材料开发、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质量检验、商检等部门从事材料科学方面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最后祝各位学子考得都会,答得都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