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无聊怎么打发时间(陪读老母亲们都GET到什么考试技巧)
陪读无聊怎么打发时间(陪读老母亲们都GET到什么考试技巧)02氮素,作为一个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陪读老母,我是不会被任何高难度题目吓退的——尤其是高考唯一能看懂的作文题!我伸出食指,默默点了个赞……当然,纵观全国各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上海卷的“中国味”还不算特别变态,网友们已经手动评选了C位胜出的江苏卷,大家感受下其猛烈的气息只想说一句:高三的孩儿们,辛苦了!
今年端午 高考日,友圈一早就被“高粽”霸屏,搞得我以为误入了“拼搏到感动自己”的衡水中学高考圈……
01
当天中午11点前后,我剥了一只五芳斋的肉粽,一边吃一边想着等到第一场语文交卷后官方晒了考题,小试身手,写篇800字小文练练笔,结果……我现在决定吃完后,洗洗睡了好好想想,11年后,等到我儿子走上高考考场,我还能咋呼些什么
我真没本事装逼说这篇文章不难写,当我看到一90后小友在友圈发表感慨说:“要不是6年前我已参加完高考,不然今年一定直接昏倒在考场了……”
我伸出食指,默默点了个赞……
当然,纵观全国各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上海卷的“中国味”还不算特别变态,网友们已经手动评选了C位胜出的江苏卷,大家感受下其猛烈的气息
只想说一句:高三的孩儿们,辛苦了!
氮素,作为一个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陪读老母,我是不会被任何高难度题目吓退的——尤其是高考唯一能看懂的作文题!
02
作为一个低龄版教育号,我为何那么关心高考?!
伊森妈名言:
一切不看灯塔航行的船,
最终都要翻船!
我们鸡娃鸡半天,标杆是啥?高考呗!——所以我今天斗胆用一个娃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陪读老母亲、职业文字工作者、高考作文写作业余爱好者的……三重身份,来分析一下,这场面宏大、充分展现娃文化素养的高考作文,该咋整?
由于本娃坐标上海,目测11年内不会发生剧烈位移,所以,今天就以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为蓝本,从而举一反三,辐射全国……
首先,审题!
上海卷的题干中,有一段酱紫的文字: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我看着眼熟,去度娘哪儿逛了一圈,果然是有出处的
可以戳此链接,看原作者“最完美标准答案”
辛丰年:《耐人寻味的中国味》
这么生僻的老文章,一般押题是肯定押不中的,而且我敢说,读过原文的考生也一定凤毛麟角。所以,文章拼的,应该就是平时的文化素养积累了,如果有一定的音乐素养,那肯定就完美了。不过鉴于现在小孩10个里面6个小时候学过乐器,也不算很艰难的一件事儿。
所以,单从“审题”这一块儿,我们这些“后备部队”鸡娃爹妈们需要get到的技能,有以下几点:
1.培养娃的艺术素养,不容马虎。
别看今年考了音乐,大家都一溜儿学弹琴去了,说不定哪天就考美术了呢?
另外,艺术素养就只有音乐美术吗?naieve了吧!艺术素养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对艺术的欣赏、感受、认知、表现能力上的综合体现。
2.补充娃的知识结构,力求完备。
所以,从小给娃挑一门艺术类的兴趣,尽量学得精一些之外,还得从完整的知识构架上去补充小孩欠缺的知识点。
怎么补充呢?可以选择看书:
可以选择观看各类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甚至带着娃去旅游,到艺术之都身临其境地感受……#游学中介悄咪咪笑了
3. 培养娃有“国际眼”,但更要有颗“中国心”。
纵观一下2019的高考作文题,一眼就能发现,“中国味儿”很浓啊!现在崇洋媚外早就不流行了,“中国心”才是硬核内容。用世界的、多元的、融合的、创造的眼光去观照本民族的文化与艺术,才是咱“鸡”娃的重中之重啊,同志们!
说白了,就是——
别以为钢琴考了10级,张口闭口勃拉姆斯施特劳斯,你还得知道宫商角徵羽、箫笛瑟琴埙。
别以为看过野兽派,了解印象派,闭着眼能讲解构主义,你还得知道中国画的道道,熟知“扬州八怪”的才是真-金刚钻。
03
氮素,这毕竟是高考语文卷,不是艺考,光把point放在艺术素养上,肯定是跑偏了。
现在流行一个“大语文”的概念,说白了,就是把文史哲融汇贯通在一起,今年这题拿“听音乐”说事儿,也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讲的是寻找“不同”、探求“真味”。
音乐的“中国味”难在哪里?一些考生,平时不熟悉音乐的,一定看到题目就懵逼了。但其实,好的文章,切入点可以是A,扩出去就能变B,最后落点可以是C——当然,A和C是需要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不能瞎叽歪。
所以,作为语文卷,而不是音乐卷,出这样的题,能给我们的启示是:
1. 思路不要纠结在一个狭窄的地方。
比如,训练自己娃写作文,拿到的题目是娃不熟悉的topic,娃一定炒鸡紧张,觉得考试肯定完蛋了——这种思想绝对不能有。什么话题不能衍生出去讲?尤其是语文作文。
只要过渡做得好,没有彼岸到不了。
就拿“音乐”说事儿。这篇题干虽然只涉及音乐,但它的题眼是“中国味”,音乐里有中国味,美术里也有啊,美食里更有啊!只要开篇综述一下,来一句“何止是音乐世界需要寻找‘中国味’,哪儿都需要寻找‘中国味’”,就可以成功扩出去了嘛!
这就是写作要写自己熟悉领域的最佳技巧!
2. 从小培养“文化比较”思维。
“文化比较”其实是个很BIG的议题,其中兜兜转转,写篇耗完人头发的博士论文都完全可以。高考作文用800字探讨一下“比较”,其实也就是蜻蜓点水。
但,这水必须得点,而且还最好从小有“涉水”的经验。教娃写作文,主题当然要紧扣,但围绕主题,写点横向比较的东西,就能加深层次感,作文必然得高分。中外比较、古今比较都可以。
比如,娃去动物园,要写一篇观察动物类的文章,文章最后来一段:“动物园里现在能看到的动物,都是物竞天择进化而来的,很可惜恐龙已经灭绝了,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化石了,如果他们还能活下来,有个‘恐龙馆’,该多美妙啊!”——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这就是写作要写触类旁通的东西的最佳技巧!
04
再多讲几句其他技能get:
1. 名人名言的积累
别不信,来一句与题干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醒目地放在开篇的位置,保准能震住阅卷老师。
今儿我就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大家感受下
考生应该是考的全国卷I的内容:
网传的段子长这样:
这个,没啥好多评论了……大家名人名言好词好句本还是老老实实准备起来吧~~等到我们的小家伙们上考场的那一天,这本子,说不定可以有新华字典那么厚了呢
2. 谋篇布局的把握
写作,关键在于谋篇布局。这个以后我有空具体写一篇。
今天提到这个,是想强调一下,就音乐的“中国味”这个题目来说,很容易让一些熟悉音乐的娃,洋洋洒洒写多了音乐界的各种“不同”,而忽略了“中国味”的特色。
现在我们身边的娃娃们,虽然也就写个小作文200字顶多了,但其实文章布局的概念是一样的,不能写了一大半了,大腿一拍,啊呀,拉不回来了!
又不是写博客写推文,又臭又长顶多没人看,考试作文都规定了字数和时间,最经济高效地表达中心立意,给文章搭好框架,才是拿高分的基本要素之一。
05
最后说几句。
能够看到这里的盆友们,一定会觉得我实诚吧!咱不玩虚的,吐槽吐完,昏倒昏完,日子照样还得过,鸡娃也得鸡对路。
题目再难,也是人出的,也得人来做。以我多年关注高考语文作文的经验来看,2019的高考作文题,总体是偏难的,但我还是要给出题的老师点个赞
不怕你出难,就怕你简单——不然,咱辛苦备考那么多年,差距都拉不开,这不是白费了努力,拼搏到无法感动自己了么
anyway,在此祝愿各位少年,考试顺利,给依然身处童年的小朋友们一个好的榜样。
全部都考进985,那只是梦;但年轻时不做梦,不去为梦努力,那人生也只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了。
但愿多年以后的这一天,
我们爹妈都在考场外等待梦想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