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想独立,离家远,不能让父母突然跑学校就能来找我。(排除掉东南沿海)最好在北方,冬天会下雪,因为没见过,想玩。来源:乱翻书 张一鸣的实证理性选学校张一鸣在回母校南开的演讲里面提到,为什么他这个福建娃会来天津上学:

人一辈子真正重要的决定不多,选大学填志愿绝对算是关键的一个。

重大的决定需要更多维度的参考,这里这里选取几位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实践,供年轻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亲友参考。

他们最大的选择依据就是选择热爱和选择未来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能够保持热情扛住困难,选择新兴专业有利于跟这个时代发生更好的交互。

1.字节跳动 张一鸣

来源:乱翻书 张一鸣的实证理性

选学校

张一鸣在回母校南开的演讲里面提到,为什么他这个福建娃会来天津上学:

  • 最好在北方,冬天会下雪,因为没见过,想玩。

  • 想独立,离家远,不能让父母突然跑学校就能来找我。(排除掉东南沿海)

  • 综合性大学,不要像中科大那样偏专科。

  • 男女比例不要太失调,方便找女朋友。(排除掉工科院校)

  • 靠海,因为喜欢吃海鲜。(只剩下渤海湾)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1)

几个维度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会下雪的,有很多漂亮女生的,冬天会下雪的,滨海大都市。

多数学生都是高考完了才会想着去选学校填志愿,张一鸣说他在高二就都把这些事情都给想过一遍了,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往他想要的地方去,不浪费时间。所以填时很干脆,没问老师也没跟家长商量。

换专业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2)

张一鸣在年初清华跟钱颖一的对谈中,提到2001年他考入南开大学,最初报考的是生物专业,因为分数不够高入校时被调剂到微电子专业(即电子工程),后来自己转专业到软件工程(即计算机)。

至于为什么报考生物系?张一鸣说的是

“当时都说生物是21世纪的领头羊,所以非常热。我自己也感兴趣,高中的时候参加生物竞赛,看了一本北大老师写的《普通生物学》,对我影响很大。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这对于你设计系统或者看待企业经济系统,都会有很多可类比的地方。”

至于后来为什么从微电子转到软件工程,张一鸣给出的理由是:

我花很长时间,才能在面包板上做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还经常不能。学了一年多,却没有看得见的效果,让我很焦虑。但软件工程比较快,你写个程序马上就能跑起来,发挥作用,甚至还能在校外兼职,所以我就转到软件工程。

张一鸣选专业的出发点是希望是能够面向未来,同时能够获得快速反馈。软件工程是一个理论实际结合的非常好的一个学科,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张一鸣在大二做完这个选择之前,并没有跟家里人说过。

2.陆奇给年轻人的话

来源:头条科技采访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3)

头条科技:怎样看待互联网公司的高强度工作?

陆奇:工作是个人选择,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其次,每个人的体能、家庭环境、职业生涯追求都不一样,我推荐的是每个人按照个人情况来选择。你要设计的是一种时间管理方式,可以让你走得快,也能走得远,这特别重要。

我打个比喻,一辆车要想跑得快又跑得远,你可以把车速调到基本速度,比如平均在80公里一小时,偶尔冲刺一下,但是冲刺完以后,马上回到均匀速度,这样汽车的损耗很低。你需要避免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透支的话,偶尔可以,持续透支肯定不行。我个人有自己的方式,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去学别人。

头条科技:对年轻人有什么的建议?推荐几本最近看的书?

陆奇:如果你现在是上大学的话,建议你至少修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一定要学,另外是脑神经科学。对于将来新一代的计算体系而言,如果我们对人的大脑理解更深,会有更大的突破。如果你还有时间,我会建议你修经济学,如何琢磨出人与人之间的结构化的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学是相当不错的学科。如果你还有时间,建议你学心理学,因为我们对个人的认知,目前来讲还相当浅,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加深对人的了解。

最后,我比较推荐作者而不是推荐书。第一个作者叫大卫·克里斯蒂安,他所写的一本书叫《大历史》,研究人类历史和研究自然历史是分不开的,起点必须要从大爆炸开始,看物理生态、化学生态、生物生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人类社会。

另外我会推荐是杰弗里·摩尔,他的书在商业生态上比较行之有效,他写过几本书,一本叫《跨越鸿沟》,一本叫《逃离速度》。

我还会推荐弗雷德·考夫曼(Fred Kofman),他曾经是我的导师,我推荐两本书,一本书叫《有良知的商业》(《Conscious Business》 ),最近一本叫《社会需要意义》。为什么每个人在企业里面都做得很多,都觉得很焦虑,因为没有充实的意义,如果每天去上班,你都觉得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生活很充实,会给每个人带来很大好处。

3.拼多多 黄峥

来源:乱翻书 《黄峥思维切片: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4)

小时候谈不上贫穷,但比较拮据,小时候经常要穿妈妈同事或者是亲戚家小孩的衣服。很多消费习惯和前期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跟现在拥有的财富没太大关联。比如我妈到现在都舍不得打车,她会觉得时间又不值钱,太浪费了。这个对我一直有很大影响,包括影响我思考做商业,我脑子里一直都记着我爸妈这样的普通家庭,他们是怎么思考的,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我的小学很一般,但考上了杭州最好的中学之一,杭州外国语学校。相比于其他中学,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更早,程度也更深。杭外毕业后被保送到浙大混合班,也就是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

我在上学时就意识到几个事。一是寒门出贵子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富二代,尤其是官二代非常优秀。二是田忌赛马,在整体资源劣势的情况下可以创造出局部优势,进而有机会获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基于此,平凡人可以成就平凡事。第三是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我在上学时有一个较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目标导向太明确,在追求第一、努力做个好学生上浪费了过多时间,损失了逆反、捣蛋的青春时光,后来才慢慢悟到“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

福布斯中国:您为什么决定就读于麦迪逊分校? 黄峥:我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读了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同学一样,我申请赴美国读研究生。我之所以选择了威斯康星,是因为赢得了芝加哥商人(钢铁大王)唐仲英先生的奖学金。唐先生说,威斯康星较近,我可以到麦迪逊,到他家中过圣诞节。圣诞节时,我可以免费吃上饺子和烤鸭(笑)。唐先生为人和蔼。尤其是头两个冬天,他的家庭让我有家一般的温暖。这就是威斯康星的故事。当地天气挺冷,我很喜欢,因为没有那么潮湿,与潮湿的杭州不同。我在那边读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本来,我想继续读博,但是后来找了工作,甲骨文和微软表示愿意雇我。我还向jobs@google投了简历,谷歌来了个电话。我通过了面试,也拿到了谷歌的聘用通知。我选择了谷歌。

4.滴滴程维&快的陈伟星

来源:猎云网 洒脱陈伟星、隐忍程维,一场高考异途命运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5)

18岁那年,走出老家,怀着一番雄心壮志的陈伟星走上了高考考场。在21世纪初纳米技术狂热的年代,造出拥有特异功能的新材料,赶上时代的创业风口,是陈伟星读大学的动力。但是由于高考前的严重失眠,在考场上睡了50分钟的陈伟星,第一志愿落榜,上了北京化工大学。梦想的破灭一度让陈伟星很难过,他不愿意委曲求全,3个月后选择了退学重考。 而就在那一年,在陈伟星梦想破灭、选择离开的时候,与陈同届的程维也在抱怨自己的命运。因为没注意到高考数学试卷反面的三道题,程维被调剂到了北京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他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我当时很不明白一个化工大学为什么会有行政管理专业”,程维觉得懊恼,这不是他想来的地方。 不过,与陈伟星的选择离去不同,出生在算得上是小康家庭的程维(父亲是政府官员,母亲是数学老师),血液里并没有太多的叛逆。懊恼过后,程维没有冒着风险去退学重考,他选择了留下。 程维比较隐忍,他说“当时很不明白一个化工大学为什么会有行政管理专业”,这不是他想来的地方,虽然觉得懊恼,但还是选择了留下。在江西小镇长大、读大学之前甚至从未离开过小镇的程维,早在高中时期就反复地告诫自己:出生在哪儿无所谓,但必须在一线城市奋斗。 退学后的陈伟星选择了重新高考,在失败了一次后,他考上了老家的浙江大学,在那儿开始了新的折腾。而远在北京的程维在短暂的懊恼之后,选择了接受,并开始了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日常地学习,日常地踢球,日常地恋爱,普通而平静。 上了浙大之后,从农村走出来的陈伟星不愿意回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他需要出人头地,而且是尽快。 于是,进了大学不久后的陈伟星就想利用科技搞创业,不管新科技多么专业,离自己的本专业有多远,他都不怕,“学透它们,再设法把科技成果化作财富。

5.大疆 汪滔

来源: 凤凰科技 马晓宁 留学遭拒,研究生"留级"三年,他如何成为身价百亿的无人机第一人?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6)

高中毕业后,汪滔考入了上海本地一家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电子系,但是,循规蹈矩的大学课程让他十分不适应。 上到大三汪滔就泄气了,“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他一气之下退了学。 此后,汪滔向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的大学递上了申请。 遗憾的是,当时美国的面试官没有发现这个来自中国内地的小青年有什么特别,更看不到十年后汪滔的成就,所以果断拒绝了汪滔。 唯独香港科技大学慧眼识珠,给汪滔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使得他得以进入了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继续就读。 在港科大读书的汪滔对机器人设计充满兴趣,这门课程他选了两次,并且决定将从小的梦想——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为此汪滔找了两位同学一起说服老师同意他们的研究方向。 拿着学校给的经费1.8万元港币,汪滔团队奋斗了5个月,经常要在凌晨四五点才能睡下。然而废寝忘食的努力,换来的结果却是在最终的演示阶段,本应悬停在空中的飞机掉了下来。 这次失败的毕业设计得了一个C,这个很差的成绩甚至让他失去了去欧洲名校继续深造的机会。 但收之桑榆的是,前文中机器人设计课程的老师李泽湘教授对汪滔青眼有加,他因此获得了在港科大师从李泽湘读研究生的机会。

6.赶集&瓜子 杨浩涌

来源:人民网 赶集网CEO杨浩涌校友做客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7)

他首先谈了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话语之间略显激动,他打趣地将自己形容为一个“不安分”的人,不太爱上课,也常常有逃课的现象,曾经在军乐团当过萨克斯手,拿到过卡拉OK比赛的第一名。他同时也坦言自己读硕士时,第一次感到了恐慌。谈到国外的留学生活,杨浩涌说自己从约翰霍普金森大学到耶鲁大学时,只掌握了3门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每天学电脑,从下午两点到第二天天亮,“我有时会号啕大哭,不是因为委屈,只是学习太辛苦,想发泄一下”,他还回忆起自己在中科大求学时倒卖电影票的经历,也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的兴奋,他最后总结道:“学习,就要全身心投入!”

7.知乎 周源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公众号 成理人周源:创建知乎的体验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8)

在周源读高中的时代,计算机专业很热门,他和周围不少同学很自然地对学习计算机产生兴趣。虽然周源当时对于学计算机意味着什么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但总体觉得这个行业很新兴,以后应该会有前途。高中毕业填报志愿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考生主要的参考依据都是来源于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招生资料,或是请教老师和身边比较有见识和阅历的人。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影响到周源的选择,令他至今记忆犹新。在看成理的招生资料时,周源留意到学校介绍有很漂亮的图书馆和湖,特别是水上图书馆很有特点,还提到学校的藏书有100多万册。这对当时的周源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套用知乎社区现在比较流行的表达方式来说:“我觉得在这样的地方看书和学习知识肯定是特别美好的一种体验”。就这样,周源与成理结缘。数年后的今天,周源成为了成理的一张名片,知乎的名头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中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他的事迹也因一种天然的血缘亲近感倍加鼓舞学弟学妹。

8.网易 丁磊

来源:甬帮平谈:兴盛中华,网易有责——访网易公司创始人、CEO丁磊

张一鸣成功(张一鸣和黄峥们是如何填报大学志愿的)(9)

总是碰到许多大学生问我毕业 以后是怎么取得成功的,我说很遗 憾,我大学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 欢的。我很喜欢电脑,高中时就在 苹果电脑上开发游戏,并且自学完 了 BASIC 语言。1989 年我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很想选计算机专业, 但因父母说计算机辐射大,对健康有害,我就填报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专业,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微波通信,一个系只有 30 个人。 据说这个系的学生毕业后历来是最难分配的,而且会被分配到山沟沟里去, 所以我大一挺郁闷的。我想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步,它现在就这个样子了,你还 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呢?不如读下去。 不过我一直没有放弃辅修计算机,我那时经常跑到图书馆去看计算机方面的 书,还去计算机系蹭课旁听。当时我有两个困惑,第一,书本上的知识为什么要 老师教才会?第二,这么多的学生,七点半起床,八点上课,很多人眼睛还没睁 开,这样听课是不是有效率?这两个问题困扰我一阵子后,我毅然决定每天从第二堂开始上起。 因为我没有听第一堂课,又不得不做作业,所以我会努力去看老师上一堂讲的东西,也会很努力地去想老师想给我传达什么信息。很快我掌握了一种思考的 技巧:完全不听别人讲,就看书本,我竟然可以在两三个星期内掌握一门功课。后来接触到互联网的时候,我才知道这种技巧对我是多么重要。我从 1997 年开 始搞互联网,那时没有几个人能教你互联网是什么,关于互联网的书也非常少, 要请别人吃饭才能借到,而且看书的时候要不停做笔记。所以那时候我每天去网 上输入各种各样的关键字查找,然后把这些信息打印出来,放在脑袋里去组合, 去搅拌。大学的学习过程对我后来创业影响非常大。可以坦诚地说,我在大学学 到的知识在后来的工作中基本没有用到过,但我在大学四年培养出了思考的能力 和学习的能力。我现在看书很快,一般都从后面往前看,看关键字,不懂就到前面去看这个关键字的描述。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两年时光。我不喜欢电信局的环境,论资排辈很严重,年轻人没有什么机会,每天做的工作重复又枯燥,没有一点创新性、开拓性。1995 年,我一个人离开宁波去了广州。到广州后,我在一个美国的数据库公司找了份编程的工作。工作之余,我开始寻思创业的问题。当时没有人可以教我怎么创业,也没有一本书教你怎么当个老板。尽管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一直想开一个公司,但人生太难了,要做一件事情会碰到 太多的挑战,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不过,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我把我毕业以 后开发软件赚的 50 万元拿去创办了网易。创业之初,有点辛苦。我们在一个只 有 8 平方米的很小的房间里工作,没空调,夏天很热。但想起大学四年,每年两次往返宁波和成都,都坐 72 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又脏又挤,那样都熬过来了, 创业时遇到点困难算什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