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能力试卷(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能力试卷(教师资格证考试)A.师生共同参加的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2.( )被称为“心理学之父”。A.弗洛伊德 B.冯特C.华生 D.马斯洛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 )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A.弗洛伊德 B.冯特
C.华生 D.马斯洛
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学生自愿选择
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
4.学生的“向师性”所决定的教师职业特点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5. 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关注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10分)
2.如指导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2分)
3.设计针对生字“瀑”“疑”的写字指导过程。(18分)
27. 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4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5 :CBBCA
6-10:DDCDD
11-15:ADCCA
16-20:CCBBB
二、 简单题
21.(1)受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2)受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3)受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4)受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2.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除此之外,激发需要、明确目的、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竞赛、教师的期望、教师自身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1)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3)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 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4)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5)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6)提问后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 材料分析题
24.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25. 陈某的心理问题属于学习疲劳。因为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过于紧张,学习持续的时间过长,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产生疲劳。我国部分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短,很少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进而导致产生学习疲劳现象。学习疲劳是指学生长时间高度紧张学习,使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现象。它包括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主要源于肌肉与神经系统生理能量的消耗,代谢物的积累,表现为动作失调、感觉迟钝、力不从心等。心理疲劳是由心理因素,如缺乏兴趣、厌烦、懈怠等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陈某的症状显示其生理和心理均处于疲劳状态,故判断其问题为学习疲劳。
对陈某的心理辅导需要家长、教师共同配合,家长应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减少培训班的学习;老师也应降低对她的期望值,即使退步也可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努力。心理辅导老师则对陈某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游戏疗法,教她自我放松如肌肉放松、呼吸放松等方法。
四、 教学设计题
1、教案的基本内容(即教案的基本格式)包括:
(1)课题;(2)教学目标;(3)课型(新授课或复习课等);(4)课时(第几课时);(5)教学重点;(6)教学难点;(7)教学方法;(8)教具准备;(9)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等);(10)作业处理;(11)板书设计;(12)教学反思(上完课后再写)。
2、教案的编写要求
(1)以课标、教材、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3)设计教学的流程和教学方法。
(4)写明如何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详略得当,书写工整,项目齐全。
3、教案设计的要点
(1)要准确定位整个教学。
(2)编写要规范、完整、合理。
(3)确定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4、板书的设计:提纲挈领,简明清晰。写好粉笔字。
5、教学反思的课后书写:内容有分析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感受、教学的得失及今后需改进和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