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之符号意识(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之符号意识(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乘法分配律: (a b)c=ac bc 乘法交换律: ab = ba 2. 典型案例二:用符号代表数 四年级下册陈述运算定律时,除运用语言外,还用了数学符号语言,即是: 加法结合律: a b = b a
英国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是符合加逻辑”。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方法。
1. 典型案例一:6 的认识
2. 典型案例二:用符号代表数
四年级下册陈述运算定律时,除运用语言外,还用了数学符号语言,即是:
加法结合律: a b = b a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分配律: (a b)c=ac bc
这里的a、b、c不仅可以表示1、2、3,还可以表示4、5、6……
还有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等。
3. 典型案例三:用符号化语言表述的方程
例如:小营村有棉田75公顷,是全村耕地面积的60%,求全村耕地有多少公顷?
解决这道题时,首先进行代数假设,用字母x 代替全村耕地面积,这就是用字母代替未知数与已知数平等参与运算;其次,是进行代数翻译,把题中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已知条件转化成用符号化语言表述的方程: x × 60% = 75。最后把字母看成已知数进行四则运算,达到求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