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名师公开课一等奖(陕西省教学能手刘波文)
部编小学语文名师公开课一等奖(陕西省教学能手刘波文)教师备课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定位,在与教材要素一致的前提下,适度降低本班课时目标或者略微拔高课时目标未尝不可。完全借鉴教参或他人的教学设计,抄他人设计的目标,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目标与学情不符;目标过低,学生不学也会,造成低效教学、重复教学;目标过高,学生消化不了,造成超前教学、深度教学。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均属于低效教学。需要牢记的是,课时教学目标决定课时教学重点,不只是写在教案里,更重要的是记在心上,落实在教学行为上。例如: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觉得应该这样找依据:一是研究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其中,"学习写读后感"是单元习作要素,是建立在"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基础之上的。二是研究教材内容,选择课时教学内容。针对《草船借箭》一课的阅读教学,我主要是深入研究课文内容,联
课时目标决定语文课时教学走向和教学侧重,是衡量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程度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水平。课时目标出了问题,教学重心就可能错位,教学方向就可能走偏。对此,笔者对部编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定位问题有一些思考。
本文作者:陕西省教学能手、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宝鸡市渭滨区宝桥小学语文教师刘波文
目标定位要有依据大而空泛是语文教学课时目标常犯的错误。大而空泛的课时目标使得教师过分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恰当选择,造成教学过程中没有主次,缺乏明确的教学训练点,学生谈起课堂收获时可能只是理解了课文内容,而关于语文知识点,一问三不知。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认真研究教材、没有精准理解编者意图;没有精心研究课例、课型特点和单元语文要素,找不到目标来源和教学依据。
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需要有根有据。教师应该联系单元要素、课文内容、课后习题,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不精准分析研判,做到一备教材,二备学情,三备单元要素、课后习题,就不会有具体的课时目标。
例如: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觉得应该这样找依据:一是研究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其中,"学习写读后感"是单元习作要素,是建立在"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基础之上的。二是研究教材内容,选择课时教学内容。针对《草船借箭》一课的阅读教学,我主要是深入研究课文内容,联系课后问题: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说故事内容落实能力目标;抓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感受人物形象,落实情感目标;联系"阅读链接"教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落实"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方法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草船借箭》一课第二课时目标为:1.感悟课文运用人物对话及细节描写等方法描绘场景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基本结构。2.紧扣"借箭"过程,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时目标的定位要和部编教材阅读教学新理念相吻合,教师个人理解要和编者意图相吻合。课时目标是单元总目标体系下的文本目标、阶段性目标。
需要牢记的是,课时教学目标决定课时教学重点,不只是写在教案里,更重要的是记在心上,落实在教学行为上。
目标定位要看学情教师备课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定位,在与教材要素一致的前提下,适度降低本班课时目标或者略微拔高课时目标未尝不可。完全借鉴教参或他人的教学设计,抄他人设计的目标,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目标与学情不符;目标过低,学生不学也会,造成低效教学、重复教学;目标过高,学生消化不了,造成超前教学、深度教学。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均属于低效教学。
课时目标的定位,如果仅从教材内容出发,忽视学情分析,教师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借鉴教学参考书,甚至眼中只有教材和教参。如果教师不依据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制定属于自己的课时目标,就会出现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教学生态就被破坏。
目标定位要简单实用课时目标越多,教学重心就不清晰。没有教学重心,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部编教材整单元选文系统的课时目标需要分阶段、分课型,要注意教学目标定位的简单实用。一节课不要指望面面俱到,不要指望整单元的目标集中在一课、一课时来落实。什么能力都想培养,什么目标都想实现,最终结果只能是什么目标都落实不到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一点一滴做起,一堂课哪怕掌握一个、两个知识点并且运用自如就很不错了。这就是"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模模糊糊一大片,不如清清楚楚一条线。
简洁实用的课时目标是教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开展语文教学的保证。那么,简单实用的课时目标怎么来?我觉得要有"两个意识":
一是单元整体目标意识下的阶段目标意识。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对每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都通过单元导语来阐述,而这种阐述是整体而宏观的隐性概括,作为教师要认真揣摩每一句话的意味,把它分解到每一课例、每一课时。在课时教学中将隐形描述转变为显性行动。
比如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语中提到: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特点。本单元选文均侧重于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而具体落实到每一篇课文,目标就各有侧重。那么,在不同的课例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立足课文认真分析,哪些内容所呈现的描写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抓住哪些语段描写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加以运用,这就形成了简单实用的课时目标。
单元整体目标意识下的梯度发展意识。在明确单元整体目标基础上,教师应有梯度发展意识,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掌握到运用,实现教学整体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与层递性。
比如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单元整体目标是: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选文中《自相矛盾》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田忌赛马》不仅要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还要推测孙膑当时的思维过程;《跳水》不仅要求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还要推测船长是怎么想的,要说出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是在课例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滚动提升,对学生来说也是梯度发展,体现了梯度目标理念。
总之,课时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有利于落实整体目标。作为教师,每一节课都要"精打细算",通过课堂上扎扎实实的目标教学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目标是否有依据,是否贴合学情,是否简单实用,应该也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准。语文难教,难在教什么、怎么教,归根结底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目标准确,后续教学行为才有方向,教学效果才可能好。
延伸阅读: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作文体系”的思考(上)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作文体系”的思考(下)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陕西省优秀教师刘芳:“快乐读书吧”板块可以这么教丨统编教材初体验
宝鸡市宝桥小学刘波文:五年级《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依据单元价值取向实施整合教学,语文课堂因此而高效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编辑:关中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