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学教育颠覆者(大学教育颠覆者)

大学教育颠覆者(大学教育颠覆者)在中国,上美国斯坦福的课程MOOC,真的成了当前大学教育的颠覆者?网络上,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视作MOOC“三巨头”。这三处网络平台集结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全球优质大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免费提供课程。随后,一些中国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加入其中。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在卸任前曾说过:“希望所有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的学生。”MOOC或许正在将这变为可能!在这里,只要你愿意,世界名牌大学任你挑选!如果不喜欢,你也可以随时炒教授们的鱿鱼!

大学教育颠覆者(大学教育颠覆者)(1)

网络上,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视作MOOC“三巨头”。这三处网络平台集结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全球优质大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免费提供课程。在MOOC上,只要你愿意,世界名牌大学任你选,不喜欢的话,也可以随时炒老师们的“鱿鱼”。

《环球》杂志实习记者/刘浩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吴恩达正在和父亲逛街,父亲突然说:“到点了,我得回去做作业了。”

父亲着急回去,是为了去儿子吴恩达创办的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Coursera上完成杜克大学的《思维与推理》课程作业。

网络上,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视作MOOC“三巨头”。

这三处网络平台集结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全球优质大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免费提供课程。随后,一些中国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加入其中。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在卸任前曾说过:“希望所有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的学生。”MOOC或许正在将这变为可能!

在这里,只要你愿意,世界名牌大学任你挑选!如果不喜欢,你也可以随时炒教授们的鱿鱼!

MOOC,真的成了当前大学教育的颠覆者?

在中国,上美国斯坦福的课程

大学教育颠覆者(大学教育颠覆者)(2)

2011年,刚升入北京邮电大学的胡兆华无意中获悉,斯坦福大学要在网上开设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对该领域抱有兴趣的他赶紧报名,没想到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MOOC上学习,感觉就像追电视剧。”胡兆华这样向《环球》杂志记者描述自己“追课”的感觉,因为课程内容主要是依靠国际知名大学的名师进行直接讲授,视频会像美剧一样每周定时更新,所以对娱乐不怎么感兴趣的他也亲身过了把“追星”瘾。

“这是一个让你会上瘾的课程。”同样犯“课瘾”的浙江工业大学的王永跃,说起第一次上台湾大学吕世浩老师开设的《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时便异常兴奋。

王永跃告诉《环球》杂志记者,他最喜欢的课是北京大学开设的《艺术史》。他曾经连续写过3封电子邮件,与开课老师畅谈自己的学习感悟,“没想到老师居然回复了!当时就懵掉了,太不可思议了!”

在MOOC上,为博得学生喜爱,授课老师们也费尽心思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除了授课老师们的渊博知识和风趣的授课风格,MOOC的魔力还在于,这是一个能够尽情讨论、发挥的地方。

一天夜里,为15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上设计电路课的edX创始人阿南特·阿加瓦尔,正准备敲击键盘为一位巴基斯坦同学解疑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位来自埃及的同学已经回复了一个答案,但是不完全正确。

当他准备补充时,又发现有一个来自美国的学生回复了一个答案,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有同学参与留言讨论。阿南特·阿加瓦尔决定不再敲键盘,直到凌晨4点,学生们经过讨论,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说:Good Answer(好答案)。”阿南特·阿加瓦尔说。

有作业,还能互相监督

如果仅认为在MOOC上听完一节课就意味着结束,那就错了。

在MOOC上,每门课程在结束时,老师都会以作业或考试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学生互评环节作为最终评估的一部分。

痴迷于物理课程的张宇鹏就曾在互评环节出现过问题。“那篇论文我花了很长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却拿了零分。”张宇鹏猜测,可能是因为论文中专业术语过多,同学没有看懂,后来他向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并将文章公布,最终得到了中肯的评价。

目前这种互评的水分比较大,因为评定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去认真阅读论文,而很多人很不负责,随便打分敷衍了事。

“当然也有特别认真的人。”张宇鹏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有一次我的论文里引用了别人的观点和资料,但是没有注明出处,就有人很认真地告诉我哪些是需要引注的。”

浙江工业大学的MOOC“达人”陈杭杰也分享了一次在MOOC做作业的经历。为赶进度交作业,他“抄袭了一小段”,结果论文刚进入互评环节,就有同学“不留情面”地指出文章中的抄袭部分。

“同学们的评论都是很客观的,这对自己也是一种监督。”陈杭杰说,有时候并不完全因兴趣去学习一门课程,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也能感受到开放与自由。”

新模式,改变现代教育?

依靠MOOC,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已能够传送到地球的偏远角落,但要实现最初的“光辉理想”,MOOC依旧有许多现实的问题。 在MOOC上的授课老师,多采用英语授课,这对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挑战。

大学教育颠覆者(大学教育颠覆者)(3)

“尽管兴趣是原动力,但因为是英语教学,很多人仍然不适应,所以现在MOOC的门槛还是比较高。”果壳网MOOC学院运营人张穆君说。

张宇鹏告诉《环球》杂志记者:“第一次在MOOC上听课,是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经典力学》,因为当时词汇量不够,我几乎听不懂在讲什么。”但是,随着自己英语的提升,语言障碍逐渐消除,现在张宇鹏已经能够用英语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

为解决这一难题,果壳网MOOC学院有专门的翻译小组将国外课程翻译成中文,为那些英语吃力的人提供方便。

然而,困难不仅仅局限于此。

“你知道康乃尔大学最热门的课是什么吗?品酒。像这种能在网上做吗?现在是有点困难,但未来也说不准。说不定,味道也可以被打印出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峥曾这样在媒体上公开表示。

MOOC最火热的时候,网络上一度有过MOOC将取代现实教育的舆论。

“现在有人说教育革命,我们虽然是做MOOC的,但不觉得它可以完全取代现代教育,而是会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与现实课堂形成互动。在国外,这叫做‘翻转课堂’或者‘混合式教学’。”张穆君说。

在她看来,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关系形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不仅仅在传授知识,而是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教学关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吴恩达就特别推崇“混合式教学”模式,他认为单纯的线上教学效果比线下课堂效果要差,线上和线下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他认为这也是MOOC最有价值、最有可能对现有高等教育予以改变的地方。

对MOOC学习经历的认定,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

在美国,已有多所大学的MOOC课程学分得到了美国教育委员会的认可。17岁的印度男孩阿莫尔·巴韦,曾在edX上《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中取得了前3%的优异成绩,他也因此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而在中国,还没有官方机构对MOOC学习证书给予肯定。在找工作时,MOOC的学习证书也仅仅带来印象分。

未来MOOC究竟能走多远,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势必对大学教育模式产生影响。

吴恩达就认为,通过在线学习获取学分的模式,因为受困于传统高等教育领域的既有内容和形式,难免遭遇到一些障碍,“MOOC真正的前途,在于与职业培训、就业等相结合,弥补高等教育与实际工作领域的知识技能鸿沟,而这一部分恰恰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所欠缺的。”

大学教育颠覆者(大学教育颠覆者)(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