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骂不冷战(不吼不骂不冷战)
不吼不骂不冷战(不吼不骂不冷战)不管用是为什么?这些办法管用吗?硬碰硬?打冷战?顺着他(她)?……
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父母们若不吼不骂、不冷战、不讨好搞定孩子的情绪化,一会比拿下十座城池的将军还要伟大!
情绪化的熊孩子
熊孩子闹情绪了,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讲道理?
硬碰硬?
打冷战?
顺着他(她)?……
这些办法管用吗?
不管用是为什么?
真正管用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 看看下面的这三个熊孩子怎么闹情绪,他们父母的应对方式管不管用。
丽丽
小学五年级从小性格开朗,好强又独立,她想干的事就一定要干,不想干的事就拗着不去干,妈妈讲道理不听,说多了嫌烦,还依然要对着干。每每这个时间爸爸就特别生气,常用强制与怒吼逼丽丽听话,三年级之前比较管用,但升入五年级后这招越来越不管用了,而且丽丽特别逆反爸爸,很少和爸爸正面说话。
明明
小学三年级,从小性格内向,但心思细腻,会关心人,就是一有点委屈,就哭上没完,或总生闷气,问死也不说话。刚开始,妈妈还耐子性子问呀,哄啊,后来看到他那没出息的样子,干脆就不理他,心里想让他自己冷静冷静,长大点了就会好些。可是,妈妈渐渐发觉明明好像哭鼻子次数是少了,但对妈妈的态度却变得越来越冷漠了,妈妈好伤心。
淘淘
幼升小,从小由奶奶带大,倍受全家人宠爱,因家里奶奶说了算,爷爷、爸爸妈妈都听奶奶的,奶奶又听淘淘的,只要淘淘一发脾气,全家人就都顺着他,要么哄、要么抱,要什么赶快给。可他还是不开心,从来不把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放眼里,脾气很坏,非常自我,在幼儿园没有一个朋友。
看来,父母用强势、冷战、屈从等办法根本搞不定孩子的情绪化,亲子双方还都被情绪绑架了。
情绪化导致亲子双伤丽丽,有愤怒情绪,妈妈讲道理、爸爸用强制怒吼方法前期勉强管用,后期完全失控,亲子间信任危机产生了。
明明,有委屈和悲伤情绪,妈妈用冷战,处理他的情绪,结果明明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悲伤和委屈中,而且人也变得冷漠了。
淘淘,内心有焦虑和不安情绪,家人越是顺着他、讨好满足他,他内心越没有安全感。满足不是理解,顺从讨好更不是真爱,在家里被骄纵溺爱的孩子,到了外面没有人待见,淘淘内心也极委屈,爸爸妈妈则伤心、失望。
心理学大咖高源老师说过: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期待,父母只有读懂并满足了那份期待,孩子的情绪才能被化解,甚至可以转化为巨大的成长动力。
丽丽,渴望独立自主,父母只要走出“孩子不听话”的主观认为,尽可能多给她自主空间,孩子会回馈父母更多的正面情绪。
明明,渴望妈妈能懂他的感受,允许他宣泄自己的情绪,并教会他如何处理情绪,妈妈光让孩子冷静,不面对发生,心结会越积越重,孩子因此变得冷漠。
淘淘,希望被父母理解,而不是被一味地满足和讨好,家里与幼儿园两重天地,淘淘不知所措,渴望爸爸妈妈能帮帮他。
大自然教育创始人朱宝义老师曾说:医生给病人开药,药不对症,病治不好,药还会毒害身体。教育同理,施教方法对症了是爱,不对症就是害,教与被教的双方都受害。
搞定熊孩子,去除亲子双伤,对症方法只需这三步:
一停:停止“我认为”!”
停止做为父母对孩子情绪发生的一切“我认为”!没有经过了解、询问、调查等实际验证之前的所有“我觉得、我以为、我猜想……”统统全部停下来。
比如:关于丽丽,丽丽爸爸若放下了孩子“不听话”这些认为,了解一下孩子的个性,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就能挽回丽丽的基本信任。也就是一个核心要点:父母放下主观认为,就是不带情绪来处理孩子的情绪。
二复:“重复问题”
父母亲不带情绪,回到客观的发生中,重复确认孩子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孩子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希望爸爸妈妈怎么来帮他?这个过程爸爸妈妈需要用心观察孩子,耐心聆听孩子,全心接纳孩子的情绪,理清孩子内心渴望解决的最核心问题。重复核心问题,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关于明明,如果明明妈妈先允许孩子哭或不说话,等孩子情绪宣泄的差不多了,再细细去聆听到底发生了什么,明明只是需要妈妈陪陪,还是希望妈妈帮他分析一下,以后怎么做才能少受委屈?先能准确地搞清楚孩子的问题,重复问题,重视问题,孩子的心结才有可能化开。
三教:“合理指导”
当爸爸妈妈们帮孩子澄清了问题,了解了来龙去脉后,针对孩子的问题,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指导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面对每天的发生。
比如:关于淘淘,假如淘淘又和父母提无理要求时,爸爸妈妈不带任何情绪,也澄清了淘淘的问题是:渴望被理解,用发脾气来呼唤真爱。那么淘淘的爸爸妈妈第一:在淘淘发脾气的时候,不再顺着他,只静静陪着他待发脾气累的发不动了,能听进话了再说话。
第二:淘淘能听进话时,告诉他发脾气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干小家务,干好了,有奖励;比如说每天阅读美德故事,坚持多久可以得到等等……
第三:让淘淘通过自己的改变和努力尝到甜头,眼里有了别人,懂了规矩,不再用情绪化牵制他人,渐渐也会有小朋友找他玩了,淘淘内心就会越来越安定和快乐,发脾气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藏着一份未被满足的期待,这份期待,不是在呼唤爱,就是在表达爱。
聪明的父母们,面对孩子的情绪化,坚持使用“一停二复三教”法,满足孩子对真爱的期待,搞定自己与孩子的情绪,也解决育儿中的实际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关注微信公众号【父母世界Parents】精选欧美顶级育儿杂志内容,每天育儿干货喂饱你。
点击下方卡片,进入父母世界圈子,欢迎各位爸爸妈妈进群交流育儿心得~~~